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第191章 “家属随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启禀郎君。”

    周庭当先起身作揖拜道:“自王传平一案以来,时至今日,‘虎威军’、‘虎啸军’区分精锐与老弱业已完成。”

    “精锐统一划归倒了左厢,并且也已经磨合完成!另外,新兵招募之事,也已经开展了数日。”

    杜昭大喜,对有功之人当场做了奖赏,而后沉着道:“精锐划归一处,统一操练,只是我门的第一步。”

    “我的想法是,大营,就只能是纯粹的大营,除了将士兵卒外,其余人等最好一律撤出营帐!”

    众将面面相觑,久久没有人出来说话。

    五代军制,颇为混乱,将士的家属都居住在大营中,这叫做“家属随军”。

    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几乎形成了定制,轻易不可更改,要不然极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郎君,据贫道粗略预估,牙军大营、两军大营、水军大营中,未被划分到精锐左厢的老弱,多达二十余万!”

    “这二十余万人无财、无亲、无靠、无能,若贸然将他们赶出营帐,只怕……牙军、两军、水军将士当场就会哗然……”

    “是啊郎君,此举万万不可!”

    “郎君请三思!”

    “……”

    众将纷纷站起劝阻,颇有种众臣良将劝谏昏君的模样。

    杜昭面色如常,两手虚压。

    众将停止劝谏后,杜昭才说道:“我自然知道贸然将大营中的老弱妇孺赶出大营,是个莽撞之举,不可为。”

    “但,家属随军,极大消耗了粮饷供给,使得全军上下臃肿不堪!”

    “我们想要在这乱世中脱颖而出,那么便需要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而我们的粮饷看似虽多,但也要用在刀刃上。”

    “大营中的老弱妇孺,搬离大营,势在必行!”杜昭语气坚定,而后又说:“但是,贸然将他们一股脑赶出营帐,却也万分不妥。”

    “这便是我找诸位来此的目的。针对此事,诸位可有良策?”杜昭问道。

    “呃……”

    众将面面相觑,他们有个屁的良策。

    诚然,周庭、侯仁矩等人,都是乱世之中的才能之士,但唐末五代以来,涌现的才能之辈也是层出不穷。

    这些人难道不知道“家属随军”的危害吗?

    自然是知道的。

    那他们曾想过如何革除这个积弊吗?

    肯定有人想过。

    那最后成功了吗?

    答案是没有,如果成功革除了这条积弊,现在杜昭和牙堂中的众将也就不会头痛。

    在原来的历史中,也是这个时期,其实有人已在着手改革军中积弊。

    此人正就是北方周朝第二任皇帝郭荣。

    至于他究竟是如何革除军中积弊的,史书上只有寥寥数笔,反正杜昭是不知道。

    杜昭有意夺取整个天下,那么首当其中便是养出一支能战善战的大军,杜昭也正是这样干的。

    他先是扳倒叛军在两军中的王传平,将大军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然后区分军中的精锐与老弱,再重用周庭,加强对精锐的操练,同时着手革除军中其他较小的积弊。

    诸如将兵矛盾、兵骄将惰等,在周庭上任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相信假以时日,必然将会全部消失。

    对此,杜昭相信周庭的能力。

    但是唯独这个“家属随军”,牵扯太大,那可是二十余万人的身家性命,而且这些人还是精锐将士的家属。

    若一个处理不好,精锐家属们恐怕得当场哗然,甚至聚众造反,也不无可能。

    就当下来说,除了“家属随军”的问题难以解决之外,“募兵”的问题也同样突出,只要表现在募兵的同时也接纳了兵卒的家属,此举无疑加重了“家属随军”的危害。

    所以说,当务之急,是彻底根治“家属随军”的问题,然后募兵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待甩掉了这二十余万人的包袱,杜昭便可将有限的粮饷用在刀刃上,逐步操练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大军。

    牙堂中,一时安静下来。

    这个问题的确棘手,周庭、侯仁矩等虽自负有才,但也不能提出良策,因为那么多前人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此事从长计议吧,我们时间充足,倒也不用着急。”杜昭最后说道。

    接下来,杜昭与众将又聊起了北方的战事。

    华夏大地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北方的后周与南方的吴越,相距谣言,隔着重重山河,但后周与、北汉、辽国的战事,却能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而来。

    毕竟当世的国家就只有这么几个,无论是谁出了什么乱子,诸如战争啊,哪个官吏被抓了啊,甚至各国君主与后宫妃子的花边新闻,都能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周围的国家。

    就当下来说,天下就只有后周与北汉、辽国之间这一场战争,自然格外引人注目。

    这次从北方出来的确切消失是,后周在三月七日大赦,然后郭荣在三月十一日御驾亲征了。

    古代战争其实非常耗时。

    遥想杜昭从蜀国返回,路经南平江陵城,当时就曾在讨论这一高平之战。

    结果现在三月份了,双方只是集结好了人马。

    杜昭知道历史轨迹,知道这场大战将持续好几个月,直到六月份还没结束……

    郭荣这个人每遇战事必身先士卒,就连做了皇帝也没改掉这个习惯。

    这也正是郭荣短命的一个重大因素。

    牙堂中,众将热烈商议着此战,杜昭也多次发表自己的看法,言谈间,似乎对北方的战场颇为渴望,他想丢下一切北上!

    “郎君,万万不可!”众将吓了一跳,忙集体劝阻

    “我中吴军也才稍稍安定,不可一日没有郎君!”

    “对呀,主要是南方杭州胡景思,一直觊觎湖州之地……”

    “……”

    “诸位请安心,我也就随口一说而已,我比你们预想中的还要理智,就当下的情况来说,我是不会轻易离开苏州的。”

    无奈,杜昭只得如此解释,苦笑摇头。

    众将听了这话才作罢。

    杜昭虽然对北方的战场颇为向往,但现阶段的确不能轻易离开苏州。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