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诡秘边界的探求者

章节目录 第一百五十七章 循环 (8)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确实如同警方的说辞一般,他们这些人,要么只看到了我的长子,要么连我的长子也没瞧见。”

    “此外并未看到有相似之人经过,他们没有看到有任何拿着桶或者背着包,或是带着钓竿的青年经过,一个也没有。”

    看着我的背影,我想说些什么,但那些话语终究无从出口。

    看着我的背影,我想说些什么,但那些话语终究无从出口。

    为什么呢?是因为我的自卑,还是因为我的犹豫?亦或是我的软弱?

    而我又想说些什么呢?

    当时的我也不太清楚,现在的我也是如此。

    只记得话语卡在喉咙里,终究是没有说出口。

    我目送着他的背影,目送着他的离去,接着独自坐在条凳上发着呆。

    但于此刻,我并不感到孤单。

    因为我看到了那些追忆,那些幸福和爱的瞬间。

    我也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命运与我相似之人或许并不少数。

    或者说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段无可避免的悲伤,亲属的离去,爱人的身亡,友人的逝世,总是难免的事情。

    但是……雨总是会停的,而人也总会继续向前走。

    我能回头看,但我明白我不能一直回头看,倘若一味地沉溺于过往,我就无法走到人生的新阶段,去看更前方的新风景。

    所以,我只需要一个瞬间,一份追忆,这就够了。

    是时候回家了。

    其实,今天并没有这么糟糕嘛。

    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我还得感谢这场雨,注定了这段必然。

    ……

    公历年三十八年,七月十一日,晴。

    今天是一个难得的晴天,我拉开窗帘,迎接着拂晓。

    看着悬于群峦边际之上的骄阳,我忽然感觉昨天的暴雨仿佛一场幻梦。

    但我记得很清楚,而日记本也记得很清楚。

    我不会忘记,日记本也不会忘记。

    窗外的明媚阳光,驱散了我心中余有的阴翳,这是充满活力和新生的一天。

    我打算在今天下午再去一趟布棉森公园。

    我想找到那个绅士,感谢他的开导。

    但我有些忐忑,毕竟公园不小,而他也不一定会来公园。

    我与他之间更未有过任何约定,到最后……我甚至还不知道他的名字。

    我不了解他的身世,也不了解他的背景,只知道他是一个……古怪的年轻绅士。

    因此,昨天的下午的那一幕,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或许是最后一次见面。

    但无论如何,我在冥冥之中,能够感到那一份莫名的期冀,即便已然错过,但在这样的好天气,去公园里,沐浴着微风,感受自然的气息,在斑驳的光影下阅览着我感兴趣的书籍,不也是一件有趣之事吗?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换上一件蓝色连衣裙,携着一本《诸岛文化考究》,来到了公园,在现实与记忆之间,寻觅着昨天我所停留的条凳。

    天气好了,自然公园人也多了起来。

    在我前进的路上,途径走过各种各样的人。

    我平静地扫视着这些人。

    虽然只是简单一瞥。

    但我却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出显而易见的情感——或是怜悯,或是畏惧,亦或是许些嫌恶,这些都缘由于我那半毁容的脸。

    人的神态、姿态,总能够暴露其内心的真实思想,出于某种锐利的直觉,我总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这些情感。

    不过对于这些情感,我总是以忽略对待,毕竟他们无非只是我人生中的过客,怜悯也罢,厌恶也好,都对我而言,没什么特别的意义。

    我不在乎。

    但……并非全然如此,至少,在此时此刻,我有些在乎他的情感。

    为什么呢?是因为我的自卑,还是因为我的犹豫?亦或是我的软弱?

    而我又想说些什么呢?

    当时的我也不太清楚,现在的我也是如此。

    只记得话语卡在喉咙里,终究是没有说出口。

    我目送着他的背影,目送着他的离去,接着独自坐在条凳上发着呆。

    但于此刻,我并不感到孤单。

    因为我看到了那些追忆,那些幸福和爱的瞬间。

    我也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命运与我相似之人或许并不少数。

    或者说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段无可避免的悲伤,亲属的离去,爱人的身亡,友人的逝世,总是难免的事情。

    但是……雨总是会停的,而人也总会继续向前走。

    我能回头看,但我明白我不能一直回头看,倘若一味地沉溺于过往,我就无法走到人生的新阶段,去看更前方的新风景。

    所以,我只需要一个瞬间,一份追忆,这就够了。

    是时候回家了。

    其实,今天并没有这么糟糕嘛。

    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我还得感谢这场雨,注定了这段必然。

    ……

    公历年三十八年,七月十一日,晴。

    今天是一个难得的晴天,我拉开窗帘,迎接着拂晓。

    看着悬于群峦边际之上的骄阳,我忽然感觉昨天的暴雨仿佛一场幻梦。

    但我记得很清楚,而日记本也记得很清楚。

    我不会忘记,日记本也不会忘记。

    窗外的明媚阳光,驱散了我心中余有的阴翳,这是充满活力和新生的一天。

    我打算在今天下午再去一趟布棉森公园。

    我想找到那个绅士,感谢他的开导。

    但我有些忐忑,毕竟公园不小,而他也不一定会来公园。

    我与他之间更未有过任何约定,到最后……我甚至还不知道他的名字。

    我不了解他的身世,也不了解他的背景,只知道他是一个……古怪的年轻绅士。

    因此,昨天的下午的那一幕,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或许是最后一次见面。

    但无论如何,我在冥冥之中,能够感到那一份莫名的期冀,即便已然错过,但在这样的好天气,去公园里,沐浴着微风,感受自然的气息,在斑驳的光影下阅览着我感兴趣的书籍,不也是一件有趣之事吗?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换上一件蓝色连衣裙,携着一本《诸岛文化考究》,来到了公园,在现实与记忆之间,寻觅着昨天我所停留的条凳。

    天气好了,自然公园人也多了起来。

    在我前进的路上,途径走过各种各样的人。

    我平静地扫视着这些人。

    虽然只是简单一瞥。

    但我却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出显而易见的情感——或是怜悯,或是畏惧,亦或是许些嫌恶,这些都缘由于我那半毁容的脸。

    人的神态、姿态,总能够暴露其内心的真实思想,出于某种锐利的直觉,我总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这些情感。

    不过对于这些情感,我总是以忽略对待,毕竟他们无非只是我人生中的过客,怜悯也罢,厌恶也好,都对我而言,没什么特别的意义。

    我不在乎。

    但……并非全然如此,至少,在此时此刻,我有些在乎他的情感。

    “我挨个在伊洛韦恩区和侦探一起打听着情报。”

    “其中我打听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我从一位这里在这里住了十来年的当地居民口中知道,出现在这种偏僻的街区的,多半是一些中老年人。”

    “如果有几个年轻小伙子结伙来到这里,那多半是去弗莱恩湖钓鱼的,那里风景优美,环境良好,鲜有人涉足,确实是一个钓鱼的好地方,应该是几年前有哪个路人偶然来到了这个湖,把湖的消息的传达了出去,那在之后就经常有人来这里钓鱼。”

    “但当地人不会去那个湖里钓鱼,从来不会,甚至不会试图去靠近这个湖。”

    “实际上,在附近居民的眼中,那个湖被认为是一个受到诅咒的地方……我在卡斯里安府工作多年,对于弗莱恩湖或多或少有些了解,算是听过差不多的传闻,实际上,就我所知,勒克文的长子也是溺亡在那一片水域之中。”

    说到这里,他又突然沉默了下来,举目注视着房间里唯一的光源——那盏挂在墙边的汽灯,平静地发出明亮的白色光。

    面对着光芒,他沉默不语,这回沉默了很久,以至于约恩都想催促一下的时候,他才重新开口言道: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那片宽阔而美丽的水域,是祂的诱惑。”

    祂?一个相当古怪的词语,似乎事关着超凡之物,对此约恩并不太理解,于是看了眼旁边的人,而他们依旧不动声色,只是脸上的神情愈发的严肃。

    “我询问这位老人,“祂”是什么。”

    “而他告诉我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很长的故事。”

    “在三四百年前的开拓纪元,罪祸者审判在德兰洲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当时的亚维兰,不过只是一个沿着弗莱河建起来的小村落罢了。”

    “随着时过境迁,这个村落越来越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最后发展成城镇,建立了自己的教堂,一切都在走向繁荣。”

    “直到那一场病,一场怪病在这个小城镇上爆发,让这个城镇的发展顿然止步。”

    “在开始,发病者都是些孩子,他们并非像是发烧或是感冒,更没有上吐下泻,而是像变了一个人一般,有的时候没有精神,有的会像发烧一样意识模糊,但额头一点也不烫,更有时候会全身痉挛。”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症状,诊所里的医生按照以往的经验开出的药方完全起不到作用,有的病人在用药之后甚至会呕吐不止。”

    “面对面前的可怕景象,一个荒谬却唯一能够解释面前图景的想法从医生的脑中浮现——邪灵附身。”

    “在开拓纪元,人们尚未完全从迷信中走出来,邪灵附身的观念,在当时极为常见,面对逐渐在孩子间扩散开来的怪病,教堂里的牧师也认为是邪灵附身所导致的,因此,他叫上这些孩子,不断询问他们,谁是在黑夜和阴影里,不断纠缠着他们的邪灵?而那些邪灵,又长着怎么样的一张脸?”

    “当时人们普遍是这么认为——邪灵从充满罪孽和血腥的地狱诞生,以寄生在宿主的灵魂里得以在现实世界里存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不断在人们的灵魂之间转移,而寄生在宿主灵魂里的时候,邪灵能够以宿主的面目作为自己的形体,在世间以蛊惑、作祟他人,给世间带来罪孽、苦难和恐慌作为壮大自身力量的手段。”

    “其中,邪灵只能寄宿在罪恶之人或是被蛊惑之人的灵魂之中,以他们的心底的邪恶作为养料,因此这些被寄生者一般被叫做‘罪祸者’。”

    “很快,孩子们指认了三个所谓的‘罪祸者’,神父对着这些人进行了多次驱邪仪式,但是,孩子身上的病依旧没有好转,反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一些老弱病残,也逐渐患上了这种怪病,一时间恐慌四起。”

    “而能够直接干掉邪灵的办法,就是杀掉罪祸者。”

    “但考虑到邪灵可能会在杀死罪祸者的那一刻,钻进他人的沾染血腥的灵魂之中,暂且苟以存活,”克劳利露出一个让人心里发毛的微笑,接着说道,“而水,往往被教会视为净化的手段,圣教也罢,圣环教也罢,都是这么认为的。”

    “清除污渍,洗涤灵魂,这是教典里能够看到的句子。”

    “但是,水也能够用来杀人。”

    “他们找到了一处远离城镇区域的水域,那时候不知道被叫做什么,但现在叫做弗莱恩湖。”

    “三位无辜者被处于溺刑,溺毙在弗莱恩湖之中,这样,他们身上的‘邪灵’就会在水中永远地被净化。”

    “正当人们开始侥幸的时候,他们发现孩提身上的疾病没有消退的倾向,而疾病依旧扩散了开来,并未因为‘罪祸者’的死,而有任何的变化。”

    “而在那之后,疾病依旧肆虐,恐慌也随着疾病一同蔓延,而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往常的和睦,看向对方的眼神也带上了一丝畏惧。”

    “对于罪祸者的审判依旧在这里持续着……越来越多的人被投入弗莱恩湖中。”

    “这个镇子的前景变得支离破碎了起来。”

    “直到三个月后,最后一位来自外地,来此进行调查的医师,指出了是受到一种病菌污染的小麦所导致的问题,终于拯救了镇子的苦难之人,但这时候,终究还是太迟了,在这个时候,已经有数十人,溺死在了水中。”

    “而这些被溺死的无辜之人,他们的怨灵融合在了一起,化作了祂,而祂满怀着怨念,试图用各种手段,吸引着无辜之人来到湖中,最后蛊惑着这些无辜之人,重演祂曾经上演过的命运。”

    “对于他说的一切,我只不过只是笑笑,并未当做一回事……”

    “但我错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