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理想与孽缘

章节目录 第一百九十章、初一大拜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爆竹声声祛年兽,笑语欢歌通宵明。

    翁前子后孙扶坡,纷纷跪地道岁除。

    辞旧迎新,快乐的春节,浓浓的乡情,追逐着空气中弥漫着的爆竹烟火的味道儿,浩浩荡荡流进了家家户户,幻作一片片灰蒙蒙的云气,好像好奇的孩子在调皮地瞧着大街上一群群,一队队的走街串巷第拜年的人。

    鲁西北平原的乡村,春节的气氛非常浓郁,不管你是功成名就,还是在外漂泊穷困潦倒,这要过大年了,凡是你在家乡有长辈的游子都会克服艰难险阻,一路辗转地回到自己的家人身边,这就是亲情与乡愁啊!

    一时间,村里的人口好像忽然一下子多了很多,除了那些平时就习惯在大街两旁靠着墙根太阳底下晒太阳的老人们后,几乎在每个胡同口处都会站着三五个,甚至七八个彼此寒暄交谈的中年男人或青年后生。

    他们这时候都已经穿上了过年的新衣服,男人手上的亮晃晃的腕表,有意无意之间也露出来了,滴滴答答地响着,似乎敲击着每个人兴奋而羡慕的眼神。

    这过年的新衣服也是质地不同,风格各异的。有的中年人穿上了皮夹克,黑亮黑亮的晃人的眼;有的人穿上了臃肿而鲜亮的羽绒服,双手惬意地插进口袋里,脚后跟还不时地有规律地踮起来;有的人呢则在自己娘们亲手做的新棉袄外套上一件新的时髦的大衣,显得不伦不类,但满满的幸福感,是实实在在写在脸上的,他们有一个疼自己的婆娘,看来今天收成还是不错的……

    这时候女人都是在家忙碌着的,只有初一拜年的时候,她们才会穿上新衣服,围上新围巾,登上新买的高跟皮鞋,好像新娘要出嫁的样子,一个个都出来了。

    男人们和女人们拜年是不在一起的。辈大的男人们带着各自的子孙按照与自己关系的亲疏依次去拜年,如果路上遇到不同家族的人也都相互拜年,小辈们就听长辈的指挥,随时随地地趴在地上磕头,这就热闹起来了,有的人听见了早一点就赶紧跪下了,有的人看到别人跪下了,他们也跟着跪下了,这有起来的,有刚下跪的,有已然站在那里东张西望的……这情景如果你见过了,你就会明白“男儿膝下有黄金”这句话,真的是不适宜用于春节拜年的。

    因为初一拜年是不分年龄辈分的,乱哄哄的人群有序而又混乱地交叉在村里的大街小巷里,就像被一股神奇的力量吸引着的鱼群一样,窜来窜去。

    这等天已大亮了,拜年的活动也就接近尾声了,有回家补觉去的,也有男人们相邀喝酒的,也有组织牌局的……春节快乐的生活状态还体现在人们众多的娱乐节目之中。毕竟农村的春节是处于农闲阶段,自然就没有假期限制,这是农民们最快活的日子啊!

    有好吃的,好陪玩的,有捧场的,还把外面的世界吹得天花乱坠的……

    女人们也是一样的情况,一起拜年后,就各找各的乐子去了。

    我随着婆婆及本家院里的婶子们拜完年后,赶紧回家去看孩子了。

    大人起得早,三个月大的儿子自然是不用去拜年的。

    按照我们的习俗,这一过年我的飞儿就两虚岁了呢!

    爷爷笑呵呵出现在我的屋里,我赶紧给他老人家拜年。

    他笑着说:“话到了,这头就不用磕了!我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春节给我磕头的人,我就缺真正疼我的人啊!你啊,就是一个啊!”

    我笑了。

    “爷爷你说笑呢,我们都很疼你的啊!”我赶紧补充说。

    “从你进来家门,我才知道有人给做饭吃的滋味,以前都是我做饭给别人吃!这人老人也有了人疼,我很满足了啊!”爷爷感慨万千地说。

    “爷爷咱们是一家人嘛!我这是应该的。”

    “志刚一岁多就跟着我们,现在他奶奶也走了好几年了,志刚让我惯坏了,他不知道疼人。这都怨我自己啊!”

    说着说着爷爷好像有些伤感似的,我赶紧说:“爷爷,这大过年的,咱想点高兴的事情儿,你老人家赶快洗洗脸洗洗手,吃饺子吧!我都给你温在锅里了呢!”

    “好好。”爷爷又高兴地笑了。

    在农村大年初一拜年的时候,辈大的老人大都是不出去磕头拜年的,他们这时候就守在自己家里,准备好一个地垫子,铺在供奉家神的供桌前,等着别人来磕头!

    1993年初一拜年的热闹场面,对我来说有着很多惊喜与感动,有着人间烟火最美好的记忆,就如天上的星星般灿烂绽放,闪烁,迷失……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