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

章节目录 第6章 第一场拍卖,白砂糖冰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明昊元年,12月1日。

    蓝鑫创建的佳士得拍卖行举行第一场拍卖会。

    拍品一共二十八件,蓝鑫提供了其中十五件拍品,另外十三件拍品是从外面征集来的。

    “各位来宾,大家好,佳士得拍卖行首次拍卖会就要开始了,拍卖规则,我就不多介绍了,告示上写的很清楚,如果没有看过告示的,现在可以去那里看。”

    拍卖师指了指贴在墙上的告示,“第一件拍品是有德仁皇上提供的的一把宝剑,无底价起拍,现在开始拍卖,请叫价,每次加价不得低于百分之十。”

    “一千圆。”

    “一千五百圆。”

    “两千百圆。”

    “两千两百圆。”一个波斯商人高举拍卖牌高喊道。

    “两千两百圆,现在有人出价两千两百圆,有人加价吗?”拍卖师环视众人,“德仁陛下提供的宝刀无比锋利,造型优美,来自仙界,价值连城,可以作为传家宝传给后人。”

    “三千圆。”一个阿拉伯商人举起了拍卖牌。

    “四千圆。”波斯商人再次出价。

    “四千八百圆。”阿拉伯商人再次出价。

    “五千四百圆。”波斯商人出价。

    “六千圆。”阿拉伯商人出价。

    波斯商人盯着阿拉伯商人看了几眼,无奈的摇摇头,价格太高了,他出不起更高的价了。

    最终,蓝鑫提供的宝剑以惊人的六千圆的天价成交了。

    这把宝剑是蓝鑫私人订制的,剑柄和剑鞘上镶嵌了一些人造宝石,花费不足300克黄金。

    蓝鑫从现代带过来的机制金币,含金量32.4克,价值300克黄金的宝剑不值10枚金币,也就是不值两百圆。

    现在以六千圆的价格成交,蓝鑫并不觉得成交价很高,毕竟剑柄和剑鞘上面镶嵌的人造宝石,价值不菲。

    在蓝鑫眼里,这个时空的人造宝石制造技术出现之前,这把宝剑价值在一万圆以上,得知宝剑以六千圆的价格被阿拉伯商人买走了,觉得对方赚到了。

    事实也是如此,阿拉伯商人把宝剑带到中东地区,卖给了一位富裕的酋长,以金价计算,获得了两倍多的利润。

    第二件拍品,也是蓝鑫提供的,皇家印书馆活字印刷版的,上面印有“德仁御赏”,上面还有蓝鑫亲笔写的二十多个字。

    经过几轮竞拍,最终以六百圆的价格成交。

    蓝鑫提供的十五件拍品总成交价一万四千六百圆,而他人提供的十三件拍品总成交价一千二百四十六圆,二十八件拍品总成交价一万五千八百四十六圆。

    拍卖行同时向卖家和买家收取佣金,举办这次拍卖会,佳士得拍卖行赚一成的利润,利润不是一般的丰厚。

    第一次拍卖,就获得了成功,无一件拍品流拍,买家都如期付款了。

    虽然总成交额很高,但蓝鑫并没有觉得意外,毕竟他提供的拍品件件都值得珍藏,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从此之后,佳士得每个月至少会举办一次拍卖会,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不断增加,不断为皇室赚钱。

    ……

    眨眼间,蓝鑫穿越重生到五代十国,过去一年时间了。

    明昊二年,元月二十二日。

    在早朝上,户部尚书向蓝鑫禀报大明帝国明昊元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情况。

    相比上一年的南汉国,大明帝国去年财政收入仅仅上涨了百分之三,而财政支出整整增加了百分之两百六十六。

    对此,蓝鑫并不觉得意外。

    刚开始,蓝鑫要求减免各种赋税,朝中大臣本以为税收会暴跌的,没成想,蓝鑫凭借一己之力,居然能增加财政收入。

    巴掌大的玻璃镜零售价1000圆,价格实在太贵了,一般人根本买不起,但他国皇帝,以及大富商,还是能够消费得起的,皇家珍宝阁开店至明昊元年年末,总共卖出两百多面大小不一的玻璃镜,收入超过20万圆。

    通过出售珍珠项链,以及其他珍珠首饰,珍宝阁开业十个月,收入也超过了30万圆。

    镶嵌着人造红宝石或者人造蓝宝石的的白银戒指得到消费者的追捧,十个月时间,卖掉了1万多枚,收入超过50万圆,大部分是被外商买走了,出口到国外。

    除了这三种产品,珍宝阁还出售其他商品,各项收入加起来,数目惊人。

    不管卖什么,八成收入归皇室所有,两成收入算户部的税收。

    如果没有来自珍宝阁的税收,大明帝国的税收至少要下跌百分之八十以上,毕竟蓝鑫减免了很多税。

    至于财政支出增加了百分之两百六十六,蓝鑫觉得挺合理的,大搞基础工程建设,还有增加大明帝国公务员的薪水等等,财政支出暴增,是政策的。

    入不敷出,蓝鑫通过皇家银行把钱借给户部。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尽管是免息的,但本金是一定要还的,如果户部尚书不按照约定还钱,蓝鑫这个皇帝肯定会让不开眼的户部尚书滚蛋。

    其实,蓝鑫根本就没有想过户部长时间都还不上钱的问题。

    得知上一年度的的财政收入情况后,蓝鑫微笑道:“明年,税收会翻倍,开支也要翻倍。”

    “陛下,开支翻倍,旧账未还,又借新债?”户部尚书问道。

    “是的,皇家银行有很多存款需要借出去。”

    “将来如何还陛下的钱?”户部尚书一脸为难的表情。

    “朕这个债主都没有意见,你操这个心干什么啊?”蓝鑫爽朗一笑,“将来,大明帝国的税收肯定会大幅增长的,爱卿无需担心。”

    下朝后,蓝鑫再次想到再过一年时间,赵匡胤就要黄袍加身了。

    “赵匡胤登基之前,朕就要不对外动武了,明年明昊三年,朕向南用兵,出兵吴国。不能硬对硬,打仗肯定是要死人的,要使用计策,就算多花一些金银,也要降低大明将士的伤亡率……”

    ……

    多年以后,大明境内的很多百姓依旧牢牢记着明昊元年发生的变化。

    税少了,有些家庭没有纳税,徭役没了,盐价便宜了,可以赚钱养家的活计多了,多生孩子不需要缴税,还能得到皇上的赏赐。

    短短一年时间,大明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一切都是皇帝陛下带来的,感谢德仁皇帝!

    ……

    明昊二年,2月1日。

    蓝鑫出席皇家小学首次开学典礼活动。

    除了皇家小学,这一天,兴王府还有两所小学首次开学。

    同一天,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派出亲信出使大明帝国。

    留从效出生于公元906年,字元范,五代十国时期割据闽南地区的军阀。

    留从效,出自寒门,年轻时为本城衙兵,后升任泉州散指挥使。在闽国灭亡前后的福建动乱中,相继夺取泉、漳二州,被南唐封为清源军节度使,累加至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等,进爵晋江王。名义上隶属南唐,实为割据一方。

    留从效在统治闽南的十余年内,采取息兵安民、保守疆土的政策。他重视文教,积极发展农业,又在泉州整建城港,招徕海外商贾,发展海运。

    此外,留从效灵活周旋于中原王朝及南唐之间,使泉、漳二州在五代全国性的战乱中独得繁荣和发展。

    ……

    早在三个多月前,蓝鑫就派出密使送了一份重礼给留从效,希望对方能够归降大明帝国。

    蓝鑫是天帝之子,梦游仙界,从仙界带回了很多宝物,这些事情早就传到清源了,留从效知道这些事情,特别关注大明帝国的变化。

    手表,玻璃镜,拍立得相机等等,留从效见到这些礼物,惊为天物,考虑到自己年龄不小了,而自己无亲子,只有其兄从愿过继之子,且继子年幼。

    “如果清源归附大明帝国,泉、漳二州的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我留某人放下手中的权力,当一个富家翁也挺好的。”

    蓝鑫亲自和留从效的亲信商谈清源军纳地归降条件。

    “清源军归附大明帝国,明昊三年,四年,五年,这三年,泉、漳二州境内所有百姓的田税、户税与丁税都免了,商税依旧要征收,三年内,商税的税率不会增加。”

    种花家两千年封建社会,长期实行以土地税为主,以商税为辅的税收制度。

    蓝鑫主动提出减免泉、漳二州税赋,这让留从效的亲信看到他的诚意。

    ……

    2月2日,谈妥清源军归降条件了。

    当天晚上,李暖产下一子,蓝鑫给长子取名仁和。

    好事成双。

    两天后,蓝鑫派出一支一千多人的队伍乘船往泉州,接管泉、漳二州的军政大权。

    ……

    虽然之前南唐没有实际统治泉、漳二州,但清源军名义上隶属南唐。

    蓝鑫暂时还不想和南唐打仗,所以,并没有可以把清源军归降的事宣扬出去。

    显然,这事情不可能瞒住,过了不到一个月,南唐皇帝李璟就知道此事了。

    李璟,大名鼎鼎南唐李后主李煜的父亲。

    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

    李璟也算是一个能人,在位时,南唐疆土不断扩大。

    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被后周夺取淮南江北之地,遂从江宁府迁都洪州,称南昌府。

    几个月后,又迁都回到江宁府。

    瞎折腾。

    明昊二年,既公元560年,如果历史轨迹没有发生改变,再过一年多时间,李璟就要挂掉了。

    此时,赵匡胤已经黄袍加身,面对威风凛凛的赵宋,南唐无力向大明帝国挑起战事,只能吃哑巴亏了。

    ……

    明昊二年,三月初。

    大明帝国天子创建的太古糖厂生产的白砂糖和冰糖上市了。

    因为产量有限,只有少量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大部分被蓝鑫赏赐给了朝中的大臣。

    白砂糖和冰糖上市,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毕竟之前没有人见过这种东西。

    种花家拥有悠久的制糖业历史,古人用甘蔗榨糖,很长时间,古人都没有吃到后人经常吃的白砂糖,因为,甘蔗榨汁制成糖,糖是黑色的,为了让黑色的糖变白,变得好看,古人付出了很多尝试。

    明代,明宋应星的第六卷篇详细叙述利用糖膏自身重力来分离糖蜜,取得砂糖。造白糖的方法:

    将过冬成熟的甘蔗,用轧浆车榨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黄黑色的糖浆,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结成黑沙糖;另备一口缸,上面安放一个瓦溜,用稻草堵塞瓦溜的漏口,将黑砂糖倒入瓦质漏斗中,等黑沙结定,除去稻草,用黄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从漏斗流入下面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最上一层约五寸多,非常洁白,叫西洋糖。

    季羡林在所着说:中国明代熬练白糖的“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的伟大发明”。

    据说,黄泥水淋糖法始于元代,相传在福建南安有一位姓黄的商人,是开小糖坊的,有一天,糖坊的墙倒塌了,墙中的黄泥压盖在他所制的黑糖上面,在清除黄泥时,他发现被黄泥覆盖过的黑糖变白了,于是他反复试验,证实了在黑糖上覆盖黄泥可以使黑糖变白,就用这个方法制造白糖。

    到了明朝,黄泥水淋糖法在国内流传开来,成为创造大量财富的硬核技术。

    欧洲人的制糖技术,本身就比亚洲晚得多。

    我们现在看着极其普遍的白糖,在当时更是奢侈品中的珍品。在当时的英国,白糖是医院里限量出售的“名贵药品”,能不能在病中吃口白糖,就是英国权贵的身份象征。

    而同时期的明朝,白糖却已经渐渐普及到家常用品。

    其实,黄泥水淋糖法出现之前,有人用其他办法制造白糖,就是成本太高了,而黄泥水淋糖法低成本的简单技术,辅以明朝“蔗车”等新型制糖装备,曾经昂贵稀少的白糖,就这样快速大量生产出来。

    因此,明朝的“白糖出口”生意,成了直追丝绸瓷器的火爆产业。

    “隆庆开关”后,明朝每年输往日本数万担白糖,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船队,也靠向欧洲倒卖明朝白糖赚差价。

    绕开“中间商”的英国船队,崇祯年间起每年更是动辄数万担的进货量。

    在明朝已是“白菜价”的白糖,就这样风靡欧亚大陆,甚至“即远如不列颠三岛,亦有华糖踪迹”。白花花的糖,赚足西方世界白花花的银钱。

    ……

    蓝鑫希望大明帝国能靠出口白糖多赚几年的钱,所以,不仅禁止黄泥水淋糖法技术出口,甚至暂时不打算在国内公开这项技术,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这项技术在国内公开,外商想要获得这项技术就不是一件难事。

    甘蔗种植面积有限,白砂糖和冰糖的产量不高,如果价钱买低了,大家会抢着买,显然这样不划算

    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白砂糖和冰糖的售价不菲,虽然无法做到短期内售罄,但依旧有很多富商愿意购买这种商品,小部分自己享用,大部分运出境,卖给高端顾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