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宗门秘境斩妖十年

章节目录 第十三章 与大师兄畅谈圣贤之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大师兄真有心事。

    这心事啊,还不一般。

    宋行能听出来,话语中包含的无奈、郁闷等消极情绪。

    这好吗?

    这不好。

    无论何时,都要心向光明,积极向上。

    朱天蓬看着大师兄愁苦的样子,他心里也不得劲。

    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师兄弟几个都是大老粗,懂得少。

    每次大师兄这样,都干瞪眼,心里着急。

    拉他去城里散散心,又不肯。

    “唉,要是多读点名经就...”

    “对了!”

    朱天蓬忽然反应过来,有小师弟啊。

    小师弟懂得多啊,下次拉他去城里,看看会不会白嫖。

    “师弟你来,你来。”

    “我啊?”

    宋行指了指自己,说实话,他不想多事。

    但无奈,二师兄那期待的眼神。

    丁长生跟江难忘也各使眼色,宋行忽然有种众命难违的感觉。

    “好吧,我试试。”

    大师兄要因此终日郁郁寡欢也不是事,宋行也不能坐视不管。

    他理了理思路,清清嗓子:

    “咳咳,大师兄?”

    王孔晃晃脑袋,有气无力的说着:

    “怎么了,七师弟?”

    “我听说,你一直在追寻圣贤之道?”

    开门见山,宋行觉得都是实在人,不必拐弯抹角。

    “是啊,苦苦钻研,但又毫无成果。”

    王孔摇摇头轻笑着,有种自嘲的感觉。

    眼眶中,不经意间蒙上了一层薄薄得水雾。

    宋行察言观色,心里大概明了,继续说:

    “那大师兄,你认为的圣贤之道,是什么呢?”

    王孔缓了缓神,心里本不想说,愁啊。

    但既然小师弟开口问了,还是回答一下:

    “我认为圣贤之道,在于博览群书,心怀坦荡,忧国忧民,甚至不惜生命,去追求大道天下的和平。”

    话中思绪万千,包含意味深切。

    此时的王孔,才更像是一位温文尔雅、心怀抱负的书生。

    宋行甚至有种感觉,跨越了千年,与古代文人志士,星夜之下,俯身案牍,在进行思想上的碰撞。

    但更多的是,聆听。

    那思想后,深藏着无穷无尽的道理。

    王孔说的没错,这是他对于圣贤之道的理解。

    宋行很感触,他想表达自己的看法。

    “大师兄你的理解我很赞同,但其实,简单八个字,就可以完全概括。”

    “八个字?”

    王孔略显惊讶,疑惑的眼神之下,是几分期待。

    “没错,八个字。”宋行神色极为淡定,深吸一口气,重重吐息,“明智、修理、劝世、舍己。”

    八个字,一词一顿。

    轰隆。

    王孔只感觉脑海中混沌的意识被雷霆劈开,那压抑在心上许久的阴霾,也在此刻烟消云散。

    “明智、修理、劝世、舍己。”

    他又小声读了一遍,心底莫名其妙升腾起一股激奋之气。

    连带着郁闷的神色,也舒缓愉悦起来。

    “牛啊师弟,大师兄笑了。”

    朱天蓬不记得第几次竖大拇指了,心里实在佩服。

    “我去,小师弟你太厉害了。”

    “小师弟才识渊博,竟然也懂得圣贤之道,果然厉害。”

    丁长生赶忙掏出小绿本,记下刚才的话。

    太妙了!

    这要是拿去城里给那些姑娘听,保准崇拜的一批。

    江难忘放下了手里的纸鹤,仔细想着那八个字,给他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师弟,难道你也在追寻圣贤之道?”

    寥寥八字,给王孔的震撼太大。

    若不是深入研究,怎会轻易言出。

    “没有,我只不过是在名经中偶然间读到的。”

    丁长生在这,宋行表现的很低调。

    万一再被说出去,异妖就来抓人了。

    若是大师兄执意要问是何名经,那宋行只能告诉他:

    历史。

    如果再问期限,那就是:

    上下五千年。

    “偶然读到?”王孔笑了笑,“小师弟你太谦虚了,读名经若是可以的话,我现在就不用这么愁苦了。”

    追寻圣贤之道,肯定不是读读名经那么简单。

    宋行沉下心来,似乎明白了大师兄在意什么。

    “其实吧大师兄,圣贤之道跟修炼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你看啊,修炼至巅峰,会经过各种境界,要做的,例如业元境要巩固元气,明心境要沉淀内心,醒脉境觉醒真脉等等。”

    “圣贤之道也是这样,明智、修理、劝世、舍己也可以看作是四个大境界,要做的事很多,更重要的是行动。”

    说到这了,宋行不禁想起来历史上的圣贤:

    在混乱时期,四处奔波,游说各国,为的是天下太平。

    时至今日,都将献上最为崇高的敬意。

    王孔听完一番话,沉默下来,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或许在思考话对不对,或许在反思。

    桌子上的书很多,宋行能看出来,大师兄懂得多,更有大智慧。

    这些大智慧,或许能给苦难中的百姓,带来希望。

    安静一会后,王孔再次开口,不过是换了个话题:

    “小师弟啊,你可知道如今古国的现状吗?”

    “了解。”宋行想起一句诗来,很贴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古国,九天界域最高权力所在,掌握无数资源。

    更设立天枢学院,培养人才,专门对抗异妖、魔物。

    不过,在百姓生存问题上,总是不尽人意。

    王孔觉得刚才的话非常对,他不禁又问道:

    “小师弟,如果让你去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你觉得你会做什么?你会有什么担心的吗?”

    直到此刻,宋行才真正觉得,大师兄敞开了心扉。

    要关注话语,深层的意思。

    难言之隐。

    宋行直了直身子,深呼一口气:

    “其实吧大师兄,你听我讲...也不是故事吧,说是一个山村,很穷,吃不上饭,很可能都会被饿死。”

    “这时候,一个人站出来,去冰天雪地里找到了食物,很少,回来时伤痕累累,生命垂危。”

    “你认为,村里的人这时候想的是食物,还是那个勇敢之人的生命呢?”

    没有名字的简单故事,道理不一定少。

    王孔很清楚故事的意思,而且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会斩钉截铁的回答:

    “生命。”

    “看来,古国还是值得信任的。”

    从大师兄的回答中,即便不了解古国,宋行也知道,一切都将会变好的。

    他在此刻想起一句话,觉得可以比上至理名言。

    宋行定了定神,心情宛如流水趟过山石。

    “名经中有一言:...”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这话在王孔听来,就好似那寒冬腊月后的第一缕暖阳,融化冰雪皑皑。

    咚咚。

    那清凉冷意的水珠,渗入心灵,让人整个精神都为之一颤。

    王孔此时此刻觉得,这个小师弟,太让人佩服了!

    甚至在他身上,看到了未来圣贤的身影。

    将大放异彩,将拯救苍生。

    宋行心潮澎湃,更甚至站了起来,语调激昂:

    “名经中言:...”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圣人始终不贪图大的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情。”

    “那么大师兄,何尝不从做一个‘抱薪者’开始,去追求圣贤之道呢?”

    王孔抬起头来,眼神中流转着异样光彩:

    “抱薪者,抱薪者...”

    恍然大悟间,他也站了起来:

    “哈哈哈,好一个抱薪者啊!”

    “师弟,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

    “与师弟今日一论,我感觉这几年的名经都白读了,实在让人太过佩服!”

    看到大师兄走出压抑,宋行心情还是蛮愉悦的。

    “能帮助到大师兄,便是最好的。”

    王孔对之前内心的想法深感惭愧,目光在此刻坚定起来:

    “师弟,我想求你一件事。”

    “你说大师兄。”

    “明天陪我去一个地方。”

    “明天?”

    “对。”

    宋行想了想,这得跟大小姐请假啊。

    “不过,易老出的问题,她那个小脑袋瓜,估计没个两三天想不明白。”

    考虑一下,果断同意。

    “好大师兄,明天我来找你。”

    “一言为定。”王孔重重点头,刚想喊,却看到朱天蓬他们早就走了。

    “嘿,这群小子什么时候走的?”

    “估计咱俩讨论过于激烈,没注意吧。”

    宋行刚才真在兴头上,到现在还意犹未尽。

    大师兄没生气,也知道他们不爱学习。

    时间还早,索性沏上茶,又跟宋行论起来。

    千里马常有,可伯乐,不常有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