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唐医起居注

章节目录 第20章 名震东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在李承道和李承德的帮助下,程子芩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准备好了给太原郡王治病所需的所有物件。是日一早,她指挥着宫人和木匠一起将一箱子“治病良物”和一堆木材、草绳、金属转轴之物运送到宜秋宫的正殿殿前。经过殿前宫女通传,程子芩差人将木箱运送至东暖阁,木材、草绳和金属转轴则被送入对面闲置的西暖阁。程子芩先是至西暖阁和木匠、宫人们比划吩咐了一番,随后又折返至东暖阁,见李承宗卧于床榻尚未起身,便奏请屏退左右,仅留下金灵一人听候差遣。待室内仅剩李承宗、程子芩和金灵三人,程子芩上手就又开始宽解李承宗的中衣。

    “你做什么?”李承宗本能地紧张起来,揪住领口。

    “复诊啊。”程子芩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等一下。”李承宗赶紧护住中衣前襟,直起身子,靠坐在床榻前。他轻敲了两下床棂,守在暖阁外的宫婢闻讯便端了一盘用锦布盖住的东西进来,并奉到程子芩面前。李承宗道:“你用这个。”

    “何物?”程子芩狐疑着掀开锦布,是一节长约一尺直径约一寸半的竹筒,很细节的是竹筒的两端已经被打磨得光滑圆润。程子芩将竹筒拿起来,掂了掂,又举在眼前看了看,是空心的,惊喜道:“哈!我怎么没想到!不过还可以再改进改进……”

    程子芩端详着手中的竹筒,脑子里又已经开始飞速规划起来了。看着她眉眼溢出的笑意,李承宗也不觉随之一笑,但很快脸色又平静下来,正色解释道:“幼时曾和舍弟们玩耍过竹筒传声之戏,赠予道医使用,以代……”

    还没说完,一阵咳嗽声就打断李承宗后面的话,也不知是否是他为了掩饰羞涩之情而刻意为之的举动。程子芩看了眼他已双双泛红的耳廓,一切了然于胸了。看来这位太原郡王殿下胸中倒是没有安陆郡王坦荡。也罢,好歹是给了她一根竹筒,比起那些让医者悬丝诊脉的深宫后妃们,这已经算是对得起她了。

    “试试?”程子芩举着竹筒看向李承宗。李承宗点了个头,及其配合地躺下。“衣裳还是要解开,不然听不清楚。”李承宗又点了个头,至少不用再直接贴着他听诊,尴尬程度上还是可以接受的。

    “如何?”程子芩听了半天都没有动静,李承宗忍不住问道。

    “嗯,还不错。”程子芩给了个好评。李承宗又是暗暗一笑,总不能让她以后日日都像之前那番行医,更不能对谁都像之前那般听诊,毕竟男女有别,授受不亲,就算她只是个乡野道医,但她首先还是个小娘子。

    “这两日感受如何?”程子芩开始问诊,顺手把“竹筒听诊器”别在后腰间。

    “嗯,尚好。”李承宗答道,他说的应该是实话。至少从程子芩进入东暖阁后,除了方才的那一阵,他确实是一声也没咳。

    “嗯。挺好。”程子芩安抚道,随手打开方才抬进房内的木箱,介绍起来:“你看,这个叫‘口罩’,以后你若外出至花香浓烈的地方需要佩戴上,就像这样,”程子芩说着掏出自己藏在前衿的口罩戴在脸上比划了一下,隔着口罩问道:“可懂?”

    得到李承宗的点头回应后,她接着往下讲:“这个是蜂梨丸,用蜂蜜和雪梨汁熬制的,你可以随身携带,以后想咳嗽时不必强忍着,拿出一粒含在口中,融化后可以滋润喉咙,缓解咳嗽。可懂?”

    李承宗又点了点头。

    随后程子芩从木箱里拿出了那盏从西市天竺商人那里淘来的洗鼻壶,说道:“这个是天竺国的瑜伽涅悌壶,旁边那一罐是我已经提纯炼制过的涅悌盐,一斤水配一钱半的精盐便可配好这涅悌要用的盐水,记得一定要用煮沸过后自然放凉的水,至于涅悌的方法,稍后待我仔细把‘天竺涅悌功’倾囊传授于你。”

    为了教一个唐朝人现代的鼻腔冲洗大法,程子芩还真是用心良苦、煞有介事地编排了一通。

    说完这些西暖阁那边也传来了捷报,木匠师傅已经将“养身天机组”全部安装好了。待宫婢服侍李承宗更好衣后,程子芩带着他缓缓移步到西暖阁,去讲解“天机”的使用说明。刚一踏进西暖阁,李承宗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当真是“养身机”吗?怎么看上去和大理寺的刑房差不多?李承宗一个激动差点没忍住又咳起来,程子芩借机给他塞了粒蜂梨丸进嘴里。一股既清凉又温润的汁液在李承宗的喉间化开,这感觉就好似有一只温柔的小手在轻轻抚慰他咽喉处即将躁动的叛党。这方药剂的味道不仅不苦,而且很甜,和往日的汤药简直天壤之别,他着实喜欢。

    “看这个,”程子芩开始一一介绍,“这个是锻炼你的臂力的,这个可以锻炼胸背肌,这个可以增强股部的力量,这个是锻炼整体耐力,还有核心力量的……”程子芩亲自演示着每件器材的具体使用方法,李承宗满脸写的都是拒绝,金灵倒是学得很认真。程子芩指着一组滑轮拉力器说道:“你放心,这些滑车是请胜业坊的铁匠特别打造的,拉扯起来会比较省力,而且配重也都可调。我们可以循循渐进,相信我,我不会令你受伤的。”

    看着程子芩笃定的神情,李承宗刚要张开地嘴最终还是闭上了。自此以后,程子芩成了李承宗的“私人康复总教练”,外带还顺便培养出了一个金灵“副陪练”。起初宜秋宫里的宫婢们都喜欢围在西暖阁外探头探脑的,不仅探头探脑,还总窃窃私语,有时窃窃私语还不够,还要夸大其词地去大肆宣扬一番,没几天这间“健身房”的存在就被李承道和李承德知晓了,结果可想而知,宜秋宫西暖阁的“单人私教”最终沦为了“团体小组课老师”,程子芩不仅肩负着帮助虚弱病患康复训练的任务,还多了两个身体健硕、激情满满的学员不断地要求增加训练强度。

    最无耻的是,他们每每蹭蹭健身课也就算了,可他们连李承宗的蜂梨丸也要抢着吃。程子芩用“是药三分毒”的说辞都没能唬住两位,制药的工作量一下子就翻了倍,再加上每天忙碌于往返宜秋宫西暖阁和佛堂院丹房小屋之间,对于之前无名氏的“七日之约”,她早就抛到脑后了。或者说,那本来就是场单向约定,她又没有同意,没有双方签字盖章的合同,本来就是无效的,不履行也罢。不管了。

    终于,皇天不负程子芩,随着日子一天天地度过,李承宗的病情渐渐有了起色。虽然,他的咳嗽暂时还是没能完全缓解,但已少有发作,而且他的脸色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天地红润起来。虽然他说话时的中气上虽然还是不比承恩殿那两位康硕郡王,但至少他不会再说话断续,或者说一句、喘三下,而且卧床休息的时间也明显越来越少。

    李承宗的变化被东宫里的每一个人都看在眼中,太子妃郑观音已二度亲至佛堂院表达感谢。东宫内宫里各个宫院的宫人、宫婢们也一传十、十传百地宣传着这个神仙道医的“法力”,更有甚者还在疯传神仙道医每天都在佛堂院里炼制能保人百毒不侵和长生不老的“金丹”。几乎每个人都想要来亲眼看一看这位太白山十常斋孙神医的嫡亲传人,就算暂讨不到一两粒丹药,至少可以先在神仙道医这里混个脸熟,为以后可能不时的求治需要提前打好铺垫。

    人人都在暗自揣测“程道医”可能真是医仙医圣转世的神童,但对于程子芩用一系列非比寻常的操作治好了太原郡王的这件事,东宫药藏局的医官医士们已经快要把药藏监和药藏丞的耳朵都磨破了。在这班东宫医疗界的正规军眼中,程子芩不仅是个出身乡野的游医之徒,而且还是个乳臭未干的田舍女娃,连东宫内宫的掌医都不如。原本他们只是以为这一次被太子妃召进东宫的“神仙道医”不过又是和之前的游医、巫医一样是个招摇撞骗之徒,尤其是在听说了她搞的那些稀奇古怪的物件之后就更加肯定这个推测了,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真的把久治不愈的太原郡王给治好了。

    这太不科学了!一方面他们是真的好奇程道医那般诊病治病的原理究竟是什么,而另一方面他们又确实很担心,万一从此东宫病患们失了像以往那样对他们的信任,那以后可就麻烦了。要知道,他们药藏局的侍医一直是东宫最高医术水平的代表,既往一直都是凌驾于内宫掌医之上的。所以,这群一贯恃才傲物的侍医这下全都坐不住了,几乎每日都有人给药藏局的大领导药藏监进言,希望可以由药藏局的二领导药藏丞牵头,将这位“小程道医”请到药藏局来切磋切磋,讨论讨论。虽说在当下这个朝代,医者们大多会把医术看做是自己赖以谋生的秘术,但“捂住自己的、窥探别人的”这种小心思基本上也是彼此心照不宣的了。

    “阿嚏。”程子芩又打了了喷嚏。不知怎的,最近不是感觉鼻子痒就是感觉耳朵热的。她只是在想莫非自己也患上枯草热了?可她不知道,除了花粉草籽过敏以外,总是被人惦记着或者被人念叨着也可以产生同样的功效。

    是日,东宫宜春宫内,宫人们乱做一团,端水的端水,打扫的打扫。派去承恩殿的宫婢已经去了很久了,迟迟还没有回来。正殿明间的坐榻上,两岁余的乐陵郡主李绰姿正半躺在承徽杨舍娘的怀中止不住地呕吐,全身虚软无力,脸色苍白,额上渗出了晶莹透亮的汗珠。两名掌医伏跪在殿内,一筹莫展、瑟瑟发抖的样子。

    私下里派去药藏局的宫人先邀了侍医赶回宜春宫,见到侍医的一瞬间,两位掌医的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赶紧行礼后告退。侍医入殿见状便立即上前查看,他伏跪着给乐陵郡主把了把脉又查看口舌眼白,简单询问病史完毕后,立马就开具了药方,让宫婢交予药童尽快煎来为郡主服用。杨舍娘用帕子轻轻蘸干李绰姿嘴边的污渍,接过宫婢呈来的米汤,又尝试着喂了一勺进李绰姿的口中,然而还没来得及完全吞下去,李绰姿又是一口呕吐出来,杨舍娘忍不住眼泪就下来了。

    与此同时,东宫承恩殿,安陆郡王李承道和河东郡王李承德正在陪太子妃郑观音进餐。殿外宜春宫的宫婢苋儿正在焦急地来回踱步,不时忍不住宁愿违背宫规也要垫起脚往殿内窥探一二。承恩殿的守门宫婢不忍心出言安抚,告知苋儿方才已经知会过宫女絮秋了,让苋儿再耐心等等,莫要再次窥探以免让她们为难。正说着殿内传出声响,李承道和李承德一前一后从殿内走出,絮秋紧跟其后,看见宜春宫的宫婢还站在殿外,脸色似有不悦。见到两位郡王,苋儿即刻上前,向两位郡王行了个礼禀明来意:“参见二殿下、三殿下,乐陵郡主病了,杨承徽令奴婢前来禀告太子妃娘娘。”

    “不是已经允了药藏局的侍医过去吗?”絮秋抢白道:“太子妃娘娘正在诵经。如果连侍医都处理不了,那我们娘娘过去也帮不上忙,此事便交由杨承徽全权定夺了。”

    苋儿还想再说些什么,想了想又把话咽了下去。她抬头望了一眼李承德,眼里噙着泪。李承德一言不发,跟在李承道的身后向偏殿走去。苋儿再度望了一眼李承德的背影,委屈地一咬牙转头离开。宜春宫的杨承徽还在等着她,她真不该在这里白白浪费这么久的时间。

    “去吧。”李承道边走边漫不经心地说,旁人根本看不出来他是在跟身后的李承德说话。

    “多谢二兄。”李承德回道,淡淡的语气没能掩盖住其中的感激之情。李承德随即一侧身,径直朝宜春宫的方向走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