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唐医起居注

章节目录 第26章 皮蛋三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一道酱汁皮蛋成功通过检验,在典膳监和典膳丞均先后动筷亲尝认证后,典膳局的书令史便招来书吏两员,随旁记录今日新食材和新食谱的诞生。一组的白粥已经煮沸,程子芩令人取来一些猪肉,取瘦肉少许宰碎加入釜中,然后又依次倒入方才四组已备好的皮蛋泥和一半的皮蛋碎。材料入锅,皮蛋的清香随着米粥的白气一并腾起,整个屋子里都弥漫开一股醉人的香气。

    “继续多熬一熬,最好把米粒熬碎,汤汁熬到粘稠。”程子芩吩咐道,又丢入一小把姜丝,补充说:“等粥煮好后再把姜丝捞出,最后盛碗后再撒上少许葱绿即可。”

    “唔。”书吏点头,挥笔记下。

    “为何不用羊肉?”另一位书吏不解地问,毕竟在他们这里,猪肉是最下等的肉。

    “羊肉太膻。这皮蛋只有跟豚肉在一起才是绝配。”程子芩解释道。“唉,趁着这会儿有点时间,我再给你们讲讲这豚肉做的美食如何?”

    在场的庖厨和文官们都小鸡叨米似的点起了头。

    “何物这么香?”一声熟悉的嗓音从门外飘了进来,安陆郡王李承道迈着矫健的步子踏进厨内。自从他开始去宜秋宫日日“陪”着太原郡王李承宗“健身”后,他这身形就越来越矫健了。李承道循着香味一准就找到了粥釜,他用手扇了两下雾气,探头往釜中看去,问:“那黑黑的,一团一团的是何物?”

    “皮蛋。”典膳丞反应最快,他正了正身子,上前回答:“回安陆王殿下的话,此乃皮蛋。”说罢他看了眼程子芩,接着说:“是佛堂院的程道医送来的精巧美食,现下正在烹煮的这道粥名曰‘皮蛋瘦肉粥’。”

    “‘皮蛋瘦肉粥’?”李承道重复一遍,问:“方才听你们在说‘豚肉’之类的,难道这里面加的是豚肉?”

    “正是。”典膳丞回道。没想到一个“正是”却惹恼了李承道。

    “大胆!你们现下竟然敢拿劣等肉质来随便糊弄了!”李承道一发威,在场的官吏们纷纷伏身认罪。程子芩见状噗嗤一下笑出声。继而安陆郡王也绷不住了,便不再装作生气的模样。关于用猪肉烹饪美食的方法,他上次在礼泉坊时就曾听程子芩提过了。今日也是去佛堂院寻程子芩时听金灵说程子芩带着“坏了的鸭蛋”来了典膳局,他这才跟着赶过来想一探究竟。

    “这便是金灵口中的‘坏鸭蛋’了?”李承道指着厨案上剩下的半碗皮蛋碎问。

    “嗯。”程子芩点了点头,答:“这碗的卖相不太好,你可以试试那个。”

    顺着程子芩手指的方向,李承道看向不远处另一盘酱汁皮蛋。程子芩悄摸地典膳丞使了个眼色,典膳丞赶紧又巴巴地去伺候碗筷。这边程子芩开始招呼众人围过来,她掏出腰间的小册子,用竹炭笔画了一头猪的示意图,详细地讲解每个部位的肉骨分别可以拿来做什么。书吏一人依葫芦画瓢地抄着程子芩的图画和注释,另一人则高效率地速记着程子芩的言辞。真是双人搭配,干活不累。

    不远处时不时传来一声李承道喊出的“好吃”,但这边的厨子和官吏们实在是没工夫再去管他。从粉蒸肉、糯米丸子、东坡肉到糖醋排骨、红烧猪蹄、蒜泥白肉再到腊汁肉夹馍、风干腊香肠等,程子芩把自己能想到的菜式,都分享给他们了。相信他们只要是学会了这些,就不会觉得猪肉比羊肉低贱了。哈,今天她算是给猪肉正名了。如果画上的这头猪要是可以说话的话,它一定会转过头来对着程子芩说一句:“我代我全家一起谢谢你哈。”

    “呐,这就是经典的豚肉烹饪大法了。”程子芩一把合上小册子放进腰间。这本小册子既是她的备忘录也是草稿本,无论何时何地,随取随用,甚是方便。万一将来要是有哪一天她又穿走了,谁要是意外拾得这本《天书》,就算不能称霸天下,至少也可以雄霸一方吧。

    “子芩道医,你看这豆腐可以了吗?”二组的典食一直压着豆腐块毫无存在感,再不说句话都快要被她给遗忘了。

    “嗯,我看看,”程子芩揭开盖布看了看,道:“刚刚好。”

    李承道和典膳丞听到也围了过来,只见程子芩取出一小块豆腐,盛到碗中用汤匙剁烂,然后倒入方才剩下的半碗皮蛋碎,又加了少许精盐,依次浇下一勺麻油,半勺酢浆,半勺酱汁,最后撒入少许葱末。

    “要是有辣椒就好了。”程子芩感叹道,自从她来到这个时代后就无比地怀念各种辣椒和辣椒油。可惜这个时候哥伦布还没有发现新大陆呢,不仅辣椒没有,就连番茄、土豆、红薯、玉米、洋葱、西蓝花这些她最会做的美食食材也一个都没有。要不,她早就靠着“炸薯条和番茄酱”的王炸组合称霸大唐美食界了。那样的话她要是去到礼泉坊里开一间食肆铺子,绝对比她现下在太子东宫里要自由得多。如果这辈子要是没有当道医的话,她想她一定会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厨子。

    “辣椒是何物?”典膳监问道。一局之长的嗅觉就是敏锐。

    “哦,无妨。”程子芩答,继而又向典膳监发问:“请问典膳厨里可有辛辣之物?”

    “只有贡椒。”典膳监想了想补充道:“还有吴茱萸。”

    “可以一试。”程子芩说。她接过典食呈过来的花椒和吴茱萸的干粒,又着人另取来一口干净的铜镬立在火炉之上。要制作“辣油”用陶釜肯定是经不住烧的,唐朝没有铁锅,只有用这铜镬暂代一下了。估计也就是导热慢一点,至少不会炸。不然万一要是在典膳厨里做饭炸锅的事情一旦传出去,她以后在长安城美食圈里可就混不出一番天地了。

    程子芩往镬底挖了两大勺麻油,待油气微微开始翻起后,她便抓了一把花椒和少许吴茱萸丢进去。哗啦一声,香气扑鼻,与此同时,一群人被呛得连连呼救着跑出了屋外。幸好程子芩在太白山的时候就经常制作花椒油,这“香味怡人”的环境她早就习惯了。过了一会儿,浓烟散去,屋内醇厚的香味袅袅传出,方才跑出去的那班人又原封不动的跑回来。程子芩用铜匙舀出“椒萸油”,又用筷子沾了一点送入口中尝了尝。唉,还行吧。曾经蜀地难为水,除去辣椒不是云啊。

    “若有想吃辛辣口味的,等‘辣油’放凉后再淋上少许就可以啦。”程子芩道。

    “这样吃就挺好!”背后传来李承道的声音。程子芩刚一转头,就看见李承道把最后一口皮蛋拌豆腐也巴拉进嘴里,然后还打了一个饱嗝儿道:“今晚阿耶要来承恩殿,吩咐下去晚膳就做这个吧。”

    当晚,东宫后庭承恩殿,太子妃郑观音陪伴太子李建成在正殿明间内落座准备用膳。李建成和郑观音同坐正席坐北朝南,殿内东西两侧分列三只纵向案几,太原郡王李承宗一人独坐东侧,安陆郡王李承道和河东郡王李承德依次落座西侧。待众人方一坐定,李承德便拍了一下手,催促令殿内的宫女通知殿外传膳。

    “道儿,你阿耶在此,不可造次。”郑观音轻声斥责着李承道,脸上依旧慈眉善目的。李承道朝着郑观音吐了吐舌头,又侧身转向李建成拱手行礼认错。

    “无妨。”李建成笑道。他今日心情不错,近日前朝事多,他许多没来后宫同家人一起用膳了,不必为了这些细枝末节的规矩而损伤了心情。

    不一会儿,宫婢们依次为太子、太子妃和郡王们一一准备好了饭菜和餐具。今日的晚宴一如既往的简朴,很符合太子妃一贯的治下风格。两盘菜,一份粥,再外加一个蒸饼——大白馍,不能再多了。李建成和郑观音相视一眼,笑了笑。这位发妻从还没有大唐时就嫁给他了,虽是出身显贵,但却分毫没有沾染士族之家骄奢淫逸的作风。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更何况——他抬眼看了一眼李承宗明显茁壮起来的状态——这便是她值得他效仿前朝隋文帝对文献皇后的那样“此生真心只托她一人”的原因了。李建成正想着眼神瞟到了西侧的李承德身上,他迅速地避开,将眼神拉近移回到李承道的身上。当初李承德的诞生,本就是因阿耶李渊施下的压力所致。后来阿耶又强令李承德转至太子妃宫中教养,使得郑观音又屡次以拒见逼迫他,进言他再给杨舍娘生下一位郡主得以相伴的机会。她就是这样,为所有人考虑,但偏偏就是忽略了自己。

    “看来今晚的食膳是我们道儿的心头爱啊。”李建成笑道。

    “真是。”李承道毫不掩饰,眼巴巴地看着面前的一碗皮蛋瘦肉粥。这酱汁皮蛋和皮蛋拌豆腐他白日里都尝过了,唯有这皮蛋瘦肉粥他还没有来得及一试。

    李建成看到他这馋嘴猫的样子,哈哈一笑,宣布用膳。此时的他也好想回到当年阿娘还在的日子,那时的他们兄妹五人也像如今的李承道他们一样天真烂漫,可以日日围坐在阿耶和阿娘面前,一同用膳,一同嬉闹,嬉笑怒骂,皆是温暖。李建成一边想着,一边不自觉地去握住郑观音的手。被李建成接触到的一瞬间,郑观音的手微微抖动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的脸上总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就像程子芩总结的那样——似可包罗万象又可包容万物。

    “这是何物?”李承宗看着案几上的皮蛋,眉头微微蹙起,看上去一副不太安全的样子。

    “这是皮蛋。”李承道如数家珍道,“神仙道医的新发明!可好吃了!”

    “哦?”李承宗有些意外,转念又说了个第四声的“哦”。在他眼里,程子芩本就是个不着边际的人,她能做出什么东西都不奇怪。

    还没等司馔为李建成试食完毕,李承道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起皮蛋瘦肉粥。李承德一言不发地也跟着默默吃起饭,他选了一页皮蛋,学着方才李承道的样子,蘸了两下酱汁,皮蛋一入口,他的心情也瞬间好了许多。李承宗还是最谨慎的那个,等到在场的所有人都吃完没事儿后,他才也夹了一口皮蛋拌豆腐放进嘴里,豆腐嫩滑,皮蛋浓郁,味道确是真不错。他蹙起的眉头终于舒展开。

    “这粥确实不错。”李建成中肯地评价,得到了郑观音的点头回应。“宫里传来消息,阿耶近日胃口不佳,不若明日差人给淑韵送一些去,也好聊表孤对阿耶的关心。”

    郑观音点点头,吩咐絮秋记下明日一早去办。

    “诶,”李建成突然又想起什么,说:“想必这皮蛋瘦肉粥配酢芹也很不错。魏公甚喜酢芹,这粥食明日也派人给他送去一些吧。”

    太子就是太子,吃个饭还要想一堆这事那事的。郑观音看着他无奈地摇摇头,那眼神不似妻子,倒像是一位长姊。虽然她比李建成整整小了十岁,但心理年龄上却好似比他还要老。也难怪程子芩在第一次见她时就能提炼出“老气横秋”四个字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