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唐医起居注

章节目录 第28章 十常寿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怎么?”程子芩问。看见李承宗一脸疑惑的样子,便一边把配料和汤汁倒进面里,一边开始介绍这碗“长寿面”的制作特色。“这是只在我们十常斋才能吃到的‘十常长寿面’,是我师父的最爱。你看这整碗面条其实只有一根面,你吃的时候可以咬断,但是不要用筷子夹断,这样你就能活得像这面条一样长了。这面里还放了十种调料、十种配料,寓意着十全十美、十拿十稳。除了你看得见的鸡蛋、豆腐、木耳、笋丁和肉碎以外,还有你看不见的被我磨成汤汁的食材。总之这一碗长寿面大唐仅此一家。你能吃到一次也算三生有幸了。”

    李承宗脸上终于浮现出一点笑容,真就一点,不能再多。他拿起碗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面条夹成了两半。

    “哎!你干吗?”程子芩没忍住喊了出来,她气恼地责备道:“方才才跟你说了可以咬断,不能夹断!”

    李承宗还是扬着笑,将面条一分二位,倒了一半在原先装配料和汤汁的碗里,然后搁上之前程子芩拿来拌面的筷子,推到程子芩的面前,说:“一个人吃饭很没有滋味,一起。”

    “呃……”程子芩只想说方才来之前她已经吃过了,为了试出最好的味道,她已经尝了好几番了。

    “怎么,你不是说吃了长寿面可以长命百岁吗?”李承宗说道:“那把我的长命百岁分你一半,你岂不是可以活得更长。”

    “呸呸呸!”程子芩赶紧逼着李承宗也“呸”了口坏运气。“我每年都‘长命百岁’了,谁需要分你的命!”

    李承宗看着程子芩认真的样子,感觉甚至好笑。他自己的身体他自己知道,别说长命百岁了,要是没有遇见她的话,他怕是也活不了多久了。就算是真要把他的寿命分她一半,那也未尝不可。毕竟每日拖着孱弱病躯就算是能熬到古稀之年,也不比他现在这样,不说孔武有力,至少轻盈健壮的再活个二三十年的强。长命百岁,不过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罢了。当今天下年老者大多花甲而卒,能过七十者已是稀有。他不贪长命,只争朝夕。人生之意义不在于平淡中的苟延,他更愿意选择迸发中的灿烂。

    “你为何要待我这般好?”李承宗突然问,眼睛盯着碗里的面。

    程子芩想了想,把心一横和盘托出。她说:“因为你长得很像我一个故人。”

    “故人?”李承宗抬起头。

    “嗯,很像,而且越来越像。”程子芩像表达的是他越长大,相貌就越成熟,越成熟就越像李澂峯,尤其是在他开始健身以后,不再像她以前初见他时的那么清瘦,所以日后每次看见他时,她就更容易想起李澂峯。

    “但你不是他。”程子芩坚定地说。“你们的性情完全不一样。我师兄的性子反倒更像他。”

    “哦。”李承宗似乎不太愿意听起程子芩提起别人。尤其是第一次在竹舍外见到她时,站在她身边的那个温润如玉的他。

    “快吃吧。”他催促道。

    程子芩叹了口气,又开始找别的话题:“你以前吃过长寿面吗?”

    “嗯,阿娘有做过。”李承宗边吃边回答。“三岁之后就没吃过了。”

    “哦。”程子芩接话道。算一算时间的话,“三岁之后”应该是他们搬进东宫以后的事情了。大唐建立之前,唐皇李渊还只是个唐王,太子李建成虽也是世子,但世子府的规矩肯定是不似这太子东宫严格的。所以那时世子妃还能亲自为李承宗下厨煮面,而现在东宫等级森严,宫务又太多,太子妃每日都在忙于处理各种事务,忽略了子女也是很无奈的。唉,当女人真难,家庭和事业两不误真的是很难做到啊。

    “没事儿,以后想吃了来找我。”话一出口,程子芩就后悔了。倒不是想到自己明日就要离开东宫,而是……她忽然心里又一痛。虽然他未来要面临的事情并不是她的错,而且确实要是没有她的话,他在历史上也已经“早卒”了。可是他们既然相遇一场,但却未能改变他终会“早卒”的命运,而且还可能是一种他更不想面对的死法。她终究是有些于心不忍。

    “你有没有想过出家呢?”程子芩问道,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突然冒出这个想法。“比如当道士,或者做和尚?”

    李承宗突然愣住。突然这么问一个大好年华的郡王要不要去出家确实很奇怪,程子芩尴尬地一笑,在脑子里锤了锤自己。“说好了不改变历史的,都是过客,都是浮云。”她埋下头狠狠地唆了一口面条。

    李承宗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样子,好像明白了她有些话想说。问道:“今晚除了送‘长寿面’以外,你还有什么事吗?”

    程子芩吞下嘴里的面,肚子已经快要被撑破了。“明日我就要入宫了。今日也是来和你辞行的。”

    “这么快?”李承宗眼中闪过一丝忧郁,心里却想着“这样也好,早离开,早平安”。也许是为了掩饰心底的矛盾和不舍,他故作轻松的问道:“你说你这一根面条到底有多长?怎的如何吃都吃不完呢?”

    程子芩也很无奈地抬起头看着他,此刻他心里的感受她完全可以理解并且认同。与其今晚为了长寿寓意而被当场撑死的话,那她也宁愿像李承宗那样洒脱一点只活一半就好。

    “到底有多长哦?”李承宗再问。

    “有那么长。”程子芩答。

    东宫后庭西池亭,离人依依惜别,折柳相送。李承道又带着一食盒的糕点果子来送别程子芩,虽然他知道太极宫里的美食比起东宫里的定然是只多不少,但是馈赠美食是一个吃货的顶级礼遇了,他也仅能以此表达他此刻悲痛和不舍的心情。

    李承德带着李绰姿前来相送,李绰姿抱着程子芩的膝盖好一番拉扯,眼泪、鼻涕的糊了程子芩一长袍。最后还是程子芩用提前准备好的糖葫芦安抚住了李绰姿,并把她交还给李承德。虽然李承德没有为她准备特别的礼物,但是她带上了他之前赠予她的象牙齿刷,也算是有个礼物了。

    最没良心的还要数宜秋宫的李承宗,不仅没有离别礼物,连人影都没见一个。好歹他俩昨晚还有一场共吃一碗面的缘分。程子芩想到这儿,着实有点生气,她再往宜秋宫的方向看了一眼,便转头与大家告别。

    由于太子妃郑观音已有身孕,行动日渐不便,所以她昨日已提前至承恩殿向妃郑观音拜别了。值得感动的是郑观音恩准了她把金灵当做贴身宫婢带进宫。与其说是宫婢,倒不如说是一个得力的助手更为恰当。现下走之前,程子芩又对着承恩殿的方向拱手躬身一拜。虽然她的出山和入宫皆不是因为郑观音而起,但是都与她的儿子、女儿和老公脱不了干系,虽不是她自愿,但时势使然,事实上郑观音也算是她的伯乐了。而且,在她来到这东宫以后,没有一日是不受郑观音照拂的,所以在程子芩的心中,对郑观音是感激的。别了,东宫。程子芩再看一眼,转身带着金灵跟着护送她们出宫的宫人离开。一路上程子芩一步三回头,直到一直等到坐进东宫北门玄德门外的马车里,程子芩也没有等到任何来自李承宗的消息。

    “又是你?”宫门外程子芩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这不正是当日去太白山接她来东宫的府兵首领吗?

    “是啊,好巧。”府兵首领憨厚地一笑,这次送她时倒是比接她时表现得愉快了许多。程子芩点头一笑,坐进马车里,最后执帘再看一眼,松手放下了帷幔。

    “等一下。”突然一声呼声挡下马车。程子芩迅速掀开帷幔,一位宫女气喘吁吁地跑上来,将一个木盒塞到程子芩手中。上气不接下气地喘着气说:“太……太原王殿下……说……”她又快速地喘了几口气,然后深吸一口气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诶!”程子芩眼神一愣,心里泛起了疑惑:“到底是谁穿越了?还是说是一百年后的诗人高适抄袭了太原王李承宗的这句原创?”

    程子芩尚不知道,从她延长了李承宗的寿命开始,历史是否改变就已经不是她说了算的了。程子芩重新坐回马车,幸好太极宫就在东宫的隔壁,而且到太极宫的这段路又平又稳,所以她这次没怎么感觉到晕车,但也许更多的原因还跟她把注意力放在研究木盒上有关。这是一个设置了小机关的木盒,看起来不难,但开起来也不简单。直到马车一直到了玄武门后木盒才弹开,里头放着一只檀木簪子,还有一张纸条。原来这只簪子是太原郡王那日随齐王出宫后去寻匠人在现场盯着赶制的,一起制作的还有这个盒子。机关难度的设置也是特别计算了时间,刚好能帮她度过这段可能晕车的时光。难怪他的宫婢硬是要等她进了马车才匆匆赶到,一分不早,一分不晚,也是难为她了。

    “算你还有点良心。”程子芩笑道,下车前把檀木簪插在了发髻上。太原郡王这闷骚的性子,好像又有那么一点似李澂峯了。

    “这里便是玄武门了,马车不能再前行。”护送的太子府兵将程子芩和金灵请下马车,和驻扎在玄武门外的北衙禁军交接后,便拉着马车迅速离开。这畅快的背影也和那日里在东宫北门处离开时欢脱的样子一模一样。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