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唐医起居注

章节目录 第84章 曲池置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听说你那烧尾宴办得不错。”为了打破方才的尴尬,李承宗随便找了个话题开聊。没想到这个话题却令程子芩觉得有点尴尬,毕竟想起那日众人“群起而恭之”场景,有些马屁拍得她到现在想想都觉得害羞。

    “那是个误会,误会……”程子芩可不愿再提因答谢宴变成烧尾宴而被人参奏她小人得志的事情。

    “听说声势浩大,流水三天,整个六局二十四司的人都出动了。如若不是这场宴会的话,我还不知道你私藏了这么多的私房钱呢。”李承宗嘲笑道。

    呀!这还能行?程子芩当下决定反击,她刁钻地笑道:“我那些都是圣人的赏赐,取之于圣人,用之于圣臣,也算是花地其所。对了,听说皇太孙要娶妃了,不知是哪家的娘子啊?清河崔氏还是范阳卢氏还是荥阳郑氏还是太原王氏啊?”

    李承宗转过头轻瞥了程子芩一眼,淡淡一笑道:“‘都不是’氏。”

    “都不是,是?”程子芩追问道。

    李承宗却不再搭理她。两人一前一后大约错着半个身位一直往南走,程子芩不知道李承宗今日把她带来城郊做什么,总不能是堂堂皇太孙要拐卖大唐朝臣吧?程子芩正在心里犯着嘀咕,只听李承宗说了一声“到了”,便停下脚步,等她走上前后,邀她一起走进曲池坊的北门。

    “曲池坊地处偏僻,周围不仅没有达官贵人,也没有各国胡商。住在这里虽然采买交际多有不便,但好在安静,而且离曲江池和芙蓉园都很近,很适合平日里喜欢纵情山水之人。”李承宗介绍道,好像一个专业的长安房产经理人似的。

    “哦。”程子芩回应道。刚走进这坊门的时候,她确实感觉到有一丝的荒凉,整个坊里看上去加起来还不到十户人家。坊里的建筑也与东西市附近的坊间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地方倒是个好地方,就是真的真的太荒凉了。

    “这几户人家也快迁出去了,大概再过两旬,坊里便可全部空出来。”李承宗继续说道。

    哈?这是几个意思?程子芩越来越搞不懂李承宗到底想说什么了。她扫视一眼坊内各家正在忙碌整理家什的百姓,好像确实是要准备搬家的样子。“他们这是要搬去哪儿?为什么要搬家呢?”

    “因为这个坊被我买下了。”李承宗平淡地答道,“计划下月选一个黄道吉日就开始动工。”

    “哈?”程子芩震惊,她实在是想不明白他一个皇太孙已经有那么一个硕大的东宫了,为什么还要来抢老百姓的地盘。而且他现在还只是皇太孙,但在不久的以后他大概率会成为皇帝,届时整个太极宫和禁苑都是他的,那些地盘加起来足足有超过十个曲池坊那么大。他还要买下这么个鸟不拉屎的郊区民坊做什么呢?“为什么呢?”

    李承宗看着程子芩一脸的不解,他指着那些忙碌的百姓笑道:“你不用担心,孤已经给足了他们重新安顿的钱帛,不信你看,他们脸上都是笑着的。”

    程子芩认真地研究了下百姓的表情,这话倒是不假,只是皇太孙这财大气粗的样子还是令她有些不适,而且她又听到了那个让她一听就想即刻告退的自称。

    “你看。”李承宗带着程子芩继续深入坊间,向她分享道:“孤想在这里建一处庭院,挖一个水池引入曲江池的活水,池中或养鱼,或蓄鸭,每当春光旖旎的时候就可以泛舟池上,吟诗饮酒,好不惬意。还有在这里建一处马场,可以拿来练马,也可以打打马球,家中有了良驹之后就算想日行八百里也都不在话下,所以即使住的离东西市有些偏远,其实也完全不用担忧。还有,孤要把主殿建在这里,偏殿和书房要建得离主殿远一些,免得多有打扰,还有还要再多准备些将来子嗣们的殿宇,总不能让他们像二弟和三弟们那样总是和父母住在一处,这样一定会打扰到父母的生活……”

    李承宗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说着,程子芩发誓,这一定是他这辈子单日词汇量最高的一天。直到李承宗把整个坊间的规划都基本上说完了,他的嘴巴也说干了,才发现程子芩已经困到不行直打呵欠。他终于收了收声,转过头看向程子芩问道:“你可有何想法?”

    “我?”程子芩一脸懵逼,他建他的宅子,关她何事?

    “不错,挺好,没意见。”程子芩敷衍道。

    李承宗叹了口气,看来她今天是有些累了,以后再与她一起详细计划也好。

    他把这里规划得再好又有什么用?他又不会来住,或者说不会来常住。就算是皇帝要建行宫吧,也不会建在离皇宫这么近的地方啊。真搞不懂李承宗他到底是怎么想的。程子芩揉了揉眼睛,确实有点困了。

    “回吧。”李承宗对着程子芩说道。他再看了这片坊地一眼,虽然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但还是要照顾到她的身体和感受。

    “嗯。”程子芩点了点头。和李承宗一起走出坊门的时候,东宫的马车和卫率已经在门外候着了。难怪李承宗敢说她的鱼袋保证不会丢,他令马车和卫率一直暗暗地跟着他们身后保护,既不打扰,也不冒险。如此周密又严谨的行事风格倒有些快赶上她的苏木师兄了。

    御者先搀扶着李承宗坐上马车,随后搀扶程子芩上马。不同于以前李承宗都是先坐进马车里等她,今日的他特意留在帷幔处接应她上车,在程子芩脚下绊到襦裙时,他还及时地拉住了她。看来她确实还是更适合男装打扮,而且下次如果可以的话,这么远的路她还是想自己骑马,不然还是会有一阵阵想吐的感觉。程子芩一坐进马车里,第一件事就是去寻自己的银鱼袋,见到鱼袋和鱼符都一切完好如初才放下心来。她到底要何时才肯完全相信他的话?李承宗很是苦恼。他拾起自己的金鱼袋也重新系回腰间。

    “今日回去你先好生歇息。等下一次你休沐时,我再去接你出来。”李承宗说道。

    “哈?”程子芩又是一阵困惑,脱口问道:“皇太孙还有事儿?”

    “有,还不少。”李承宗笑着说。看着程子芩被蒙在鼓里的样子,他竟然有点小兴奋。她不是喜欢给人制造惊喜吗?山水有相逢,这次轮到他来给她制造一个惊喜,而且还是一个大惊喜。

    长安城皇城殿中省尚药局,程子芩上任后第一次受邀参加由尚药奉御发起的、太医署太医令积极响应的“大唐尚药局与太医署联动会”。虽然程子芩已经从东宫转至太极宫生活多年,但之前作为食医的她其实并没有什么机会以及兴趣去仔细研究大唐医学院的设置。今日听尚药奉御的详细介绍起来,着实是惊艳了她一把。

    唐朝尚药局为殿中省所辖,专管太极宫内皇帝和后宫的医药之事,偶尔也会被皇帝特诏其中的医官医士给其他特别关照的外府亲贵或者极少数德高望重的庶臣诊治。尚药局内设有负责统筹管理宫内医药事宜的正五品下奉御,以及副手正七品上直长。从六品上侍御医主要负责给帝后诊治疾病,而正八品下司医除了需要辅助侍御医的工作以外还需要主要负责后宫妃嫔以及宫内郡王、公主们的诊治,正九品下医佐则在辅助侍御医和司医工作的同时还需要负责后宫中其他内侍、宫女等人的疾病诊治。此外尚药局内还设有主药与药童负责药材与制药诸事,当然还有专攻特长技能的针师、按摩师、咒禁师和合口脂匠等。简单来说,尚药局就是太极宫中的皇家私立医院,和太医署比起来,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而且在医者质量上绝对完胜面对太极宫外开放的长安公立医院——太医署。

    太医署为“九寺”之一的太常寺所辖,与之前负责宫宴汇演的太乐署、鼓吹署以及太卜令李淳风所在的太卜署等部门平级。如果说国子监是唐代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的话,那么太医署就可以理解为是大唐最高国立医学院兼长安公立医院的医教结合体,也就是说相当于二十一世纪国立医科大学加上其附属教学医院的存在。只不过唐朝的社会学术环境与现代不同,由于唐代三教九流的社会阶层划分,文士、官吏被排在上九流,而医者、卜士被排在中九流,所以家世好、学问好的士族、学子们往往为了仕途就算是挤破头也要成为国子监里的“监生”,所以愿意来考太医署的“医生”,尤其是像崔知悌那样的家世显赫的子弟就真的是凤毛麟角了。好在唐朝官方对于民间医者的态度极为和善,所以在官方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唐代民间得以涌现了许多像孙思邈这样的神医。比如曾被特诏入尚药局担任尚药奉御的“针灸大师”甄权以及曾经在太常寺出任过太常丞的擅治寄生虫病的其弟甄立言。也不知道甄立言这手治疗寄生虫病的绝活是不是在长安城盛行吃“淡水生鱼片”的饮食文化中练就出来的。程子芩总觉这两件事之间有脱不开的关系。

    太医署内设有医学和药学两个部门,在医学部之下又设有医科、针科、按摩科和咒禁科四科。由于程子芩之前已经上奏唐皇将兽医从医科里独立去了太卜寺,所以现在的医科只包含人类医学。太医署由从七品下的太医令统管,从八品下的太医丞辅之,相当于是太医署的最高正副院长兼校长了。而从八品下医监与从九品下医正既要像各科博士一样任教和行医,同时还要担任监察职能,相当于是身兼教师、医生、教务处和医务处后勤人员数职。在四科之中,每科都设有一位负责具体教学工作的博士,依次为正八品上医博士、从八品下针博士、从九品下按摩博士、从九品下咒禁博士。而其中在医、针两科还为博士配备了协助教学的从九品上医助教和从九品下针助教。在这些博士和助教的带领下,医科的医师、医工、医生、典药与针科的针师、针工、针生与按摩科的按摩师、按摩工、按摩生和咒禁科的咒禁师、咒禁工、咒禁生们一起扛起了整个长安城的医疗重担。

    而在药学部中又设有府二人、史四人负责药学部的管理,主药八人、药童二十四人负责配药、制药等工作。除此以外,药学部还需要负责管理建在长安附近的皇家御用药园,有药园师负责带领药园生们在药园中种植、采集和鉴别各种中草药,收集起来的中草药在未送离药园之前有仓管员药园掌固进行收纳和保管。除了本地常驻的药园师以外,药学部还有不少外派到各个盛产中草药地区负责采集药材的采药师。所以,在隋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朝医学院,其教职工体系虽然在人力上仍略显单薄,但分工还是极为明确和合理的,这种医学院的设置相比起两晋以及再之前的朝代来说已经算是开天辟地的创举了。面对这样一套完备的体制,程子芩即便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去的也仍然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知在配置和设置的问题上,程大夫以为可有何还需要调整的地方?”尚药奉御问道。如今的程子芩已是官居他们之上的正四品上正经朝臣,不同于后宫内臣们唤她做“圣医”,前朝的同僚们更喜以“大夫”相称以表尊敬。

    程子芩还处于叹为观止的状态中,此刻的她除了想夸夸鼓掌以外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已是极好!真是极好!”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