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唐医起居注

章节目录 第88章 共筑爱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太医署里的事务在张世一和崔知悌的带领下已经基本上都走入了正规,而陈寅温也在二人的带领下逐渐接纳了一部分现代医学的基本概念,而最令程子芩感到高兴的还要属巢知微。巢知微真是一位极其有才的唐朝女医师,她对于程子芩传授的医学知识一点就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会举一反三,在她的努力下,太医署里女医生人数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已经增长到了可喜的二十人。这大大的缓解了太极宫与东宫以及长安城中对于妇科和产科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虽然程子芩在太医署里做的这些变革没有直接涉及到尚药局和药藏局,但由于太医署的教育水平提高,医疗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规划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加持,所以尚药局与药藏局的整体诊疗水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再发生过因医者医治错误而致人死亡的事情。当然这不仅保护了患者,同样也保护了不被降罪的医者。毕竟按照《唐律》所示:“诸医为人合药及题疏针刺误不如本方杀人者,徒二年半,其故不如方杀伤人死,以故杀伤论;虽不伤人,杖六十。即卖药不如本方者,亦如之。”所以,保护好患者就是保护好医者,而保护好医者同样也是在保护患者。患者与医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互为唇齿一般,唇亡齿一定寒。

    自从在曲池坊中接受了皇太孙李承宗的表白之后,程子芩和李承宗两人就忽然变得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如同医学上的“病来如山倒”一样,借用杰伦的歌词来说简直就是“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两人三天两头地就约着出宫去逛东市、跑西市的。程子芩和李承宗骑着马满长安街的跑,终于体会到了花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购物氛围。

    “我好喜欢这个花瓶。”程子芩道。

    “我也是。”李承宗回道。

    “我好中意这套琉璃盏。”程子芩喊道。

    “我也是。”李承宗笑道。

    “还有这个……这个……我也欣赏……”程子芩一边小跑,一边喊着。

    “我也是……”李承宗紧跟其后。

    忽然李承宗在西市西南角的一间丝帛行里发现了一扇双面绣着熊猫的屏风,一面上熊猫正憨态可掬地吃着竹子,另一面则在四仰八叉地睡着觉,构图生动,活灵活现,似乎再靠近一些便能听见熊猫打鼾的声音。

    “我好喜欢这个屏风。”李承宗学着程子芩的样子撒娇道。

    程子芩回过头看见忽然站在大街上不走了的李承宗,像极了她小时候在马路上突然停下问父母要冰糖葫芦吃的样子。程子芩不觉一乐,倒回去去看看李承宗到底看上了啥。

    “+1!”程子芩在看到屏风的第一眼也爱上了这个物件。上面的熊猫不就是照着仔仔描的嘛。虽然天下的熊猫都长一个样,但是程子芩坚定地认为这上面就是她的仔仔。

    李承宗看着程子芩脸上溢于言表的喜爱,他就知道她会喜欢这个屏风的。

    “我好喜欢这个。”李承宗微笑着看着程子芩又重复了一遍,眼中满是宠溺。他清晰地记得当年在十常斋见到她的第一眼时,她怀里抱着的就是一只还没有长大的熊猫幼崽。

    “+1。”程子芩也重复了句。今天就算是砸锅卖铁,她也要把这个屏风拿下。

    在程子芩的精心挑选与精打细算下,她一整箱的金钱玉器陆续变成了整个凝香苑里的各种家具陈设、装饰细软。在这些物什里有不少是她在西市里徒步丈量才淘到的西域胡货,还有不少像锦絮软枕等这个朝代没有的东西,全是程子芩带着李承宗一家一家的肆铺去挑选材料然后自己设计再请匠人定制的。李承宗将整个凝香苑空置给她的最大好处是,从家具到软装再到配饰上完全可以任由她发挥。而且凝香苑作为一个私密性极佳的院中院,程子芩几乎可以不用考虑暴露身份的风险,她可以大胆地在里面摆上舒适的沙发软椅,以及特制的弹簧床垫,总体上的设计风格只有一个,就是可以走哪儿躺哪儿,就像在她原来世界的小公寓里一样。虽然李承宗面对着程子芩的设计思路总会时不时不明所以地皱起眉头,然后下意识地抚一抚自己的腰,但只要是程子芩喜欢的,他就也觉得欢喜。

    “你会不会觉得这些东西中,有一些看起来会比较奇怪?”程子芩试探性地问着李承宗。

    李承宗笑着对程子芩点点头,但她不想说的事情,他也从来不问。

    “承宗,”程子芩轻声唤道,“有些事情我想要告诉你。但还需要再等一些时日。你愿意等我吗?”

    李承宗点了点头,缓缓走近程子芩,一手轻轻牵起她的手,另一手扶上她的后背将她轻轻一揽搂入怀中。程子芩伏靠在李承宗的肩头,额头恰好能轻触到他湿润的嘴唇。李承宗的呼吸稍稍有些加快,就像程子芩已经加快的心跳一样。椒房中的椒香袅袅浴人,混合着程子芩发髻上已经极其清淡的檀木簪的香气,李承宗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刻意转了转头,将自己的嘴唇在程子芩的额上压实了些。程子芩微笑着闭上眼睛,安心地靠在他的怀里。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灵魂是真真实实的、踏踏实实的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子芩,”李承宗轻唤着程子芩的名字,“我也有些事情还需要时间筹划,你愿意等我吗?”

    程子芩也点了点头。脸颊摩擦着他的前胸,分外令人心痒。

    “唉——”李承宗叹道:“你真是属猫的。”

    “才不是!”程子芩反驳道:“我可是属大猫的,爪子可锋利了,你最好是不要轻易招惹我。”

    说着那举起爪子在李承宗眼前挥舞两下,李承宗轻轻嗤笑,一手抓住她不安分的爪子,另一手滑落到她的腰间轻轻一提,李承宗湿润的唇轻轻地覆在程子芩稍显炙热的唇上,程子芩身子一软,牢牢地扣在李承宗的手心。

    “这个……喜欢吗?”李承宗坏笑着看着程子芩的眼睛。

    程子芩的脸色腾起两朵红云,目光闪烁地凝视着李承宗的眸子,大方承认道:“喜欢。”

    “皇太孙以为如何?”程子芩反问。

    “+1。”李承宗笑道。

    太极宫太极殿又逢望日,唐皇李渊在殿内会见群臣,视朝听政。兵部尚书侯君集启奏,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阳奉阴违、背信弃义,一边派使者向唐廷请罪,一边又继续纵兵在大唐边境肆意抢掠。其实是年六月,唐皇李渊就已曾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西海道行军总管率军反击骚扰唐境的吐谷浑军,当时慕容伏允携众远遁,唐军一直追击至青海湖后才班师回朝。这才过了五月上下的时间,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嘴上说着向大唐求和,但转过头就再次纵容吐军侵扰凉州,而且还拘禁了大唐使者赵德楷。这还了得?一听到这个消息,唐皇李渊当场震怒,当下便下令大举征伐吐谷浑。一时间朝堂之上,文臣武将各有声音,意料之中,还是尚书左右仆射两位吵得最凶。当初他就不该让他们两人分任左右仆射,在朝堂上的位置站得那么近,倒真是太方便他们吵架了。

    “别吵了,一个一个说。”李渊已经受够了这两位老六,他气呼呼地瞟了一眼尚书左仆射萧瑀道:“左仆射,你先说。”

    萧瑀嘚瑟地斜了一眼身旁的尚书右仆射陈叔达,上前一步,举起芴板启奏道:“启禀陛下,如今我大唐以仁治天下,四夷臣服,子民已经过习惯了安居乐业的日子。如能不以征战令吐谷浑臣服,定比劳民伤财的打仗更为优胜。”

    “哼。”陈叔达冷笑一声,故意将身体侧对萧瑀表示轻蔑,“不打仗,难道真答应那慕容伏允的和亲?”

    “和亲有何不可?”萧瑀反击道:“自古以来以和亲促进中原与边疆修好的例子不胜枚举,以和代战,促进大唐与四夷之间的良好交流又有何不可?”

    “可那慕容伏允出尔反尔、两面三刀,怎可纵其嚣张?”陈叔达道。

    “那若是一定要战,必须一战而胜。如若兵败或者战事迁延定会不利于我大唐声威以及民生平和。”萧瑀以退为进道,他转过身故意将嘴巴对准陈叔达的耳朵道:“莫非右仆射可以担起这领兵打仗的大总管一职吗?”

    “我……”陈叔达只想一口唾沫喷出去,他一个文官能带什么兵,打什么仗。而且说到这儿,他就更加生气了,要不是数月前,萧瑀这个心胸狭窄的老匹夫借着“纵兵抢掠”的由头来弹劾前兵部尚书李靖,气得李靖当场以足疾为托口直接致仕,现在唐廷又怎么会面临无将可用的窘境呢?

    “好了。”李渊更加烦躁。这两位老臣在朝堂上越来越只会帮倒忙了。大概人老了之后都会变得偏执且意气用事吧。

    李渊正准备又去按照既往的流程点中书令封德彝的名儿出来和个稀泥,只见现任兵部尚书侯君集再次启奏道:“臣举荐仍由平章政事李靖担任平吐谷浑行军大总管一职。”

    “可是李卿的足疾……”虽然李渊深知李靖当年的足疾请辞一事不过是意气用事,但万一此时他的胸中之怒依然未消,直接再以疾抗命,岂不是弄得彼此都很尴尬。

    “臣思量,不若由皇太孙殿下先代陛下前往李府探望,如若李公身体近况安好,再行商讨这行军大总管一事可好?”侍中高士廉启奏道。

    “臣附议。”吏部尚书长孙无忌道。

    “臣附议。”侯君集附和道。

    随后朝中各个方向依次响起了“臣附议”的声音。李渊看了一眼正在走神的皇太孙李承宗问道:“皇太孙以为如何?”

    “+1。”李承宗脱口而出。

    “什么?”李渊一愣。

    “哦,”李承宗回过神来,赶紧举起芴板回禀道:“臣附议。”

    李渊看着李承宗心不在焉的神色,数月以来他脸上似乎总是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这副样子倒是和年轻时的太子李建成颇有几番相似。只不过再甜蜜的青春悸动也不过只是过眼云烟,梦幻中的泡影终有会烟消云散的时刻。李渊嘴角一提,冷笑一声,看向李承宗说道:“朝后便去吧。”

    “谨诺。”李承宗领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