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牛魔王

章节目录 第八十五章 颖川群英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冬去春来,转眼已是熹平五年春,牛平也有十八岁了。

    在表兄辛评、辛毗二饶带领下,牛平也结识了一些颖川士人。

    郭图、钟繇、陈群、韩馥、淳于琼、杜袭这些与辛氏兄弟交好的士人,在元宵佳节都齐聚阳翟城,与牛平三人有了一面之缘。

    这些人可都是三国有名的人物,牛平看得眼花缭乱,不得不叹息颖川郡人物之盛。

    当然,也有几个牛平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没有出现。荀彧、荀攸和郭嘉并未出现在辛氏兄弟的酒宴上。

    牛平悄悄的打听,得知荀彧如今只是一个十三岁的童子,且随担任济南相的父亲荀绲远在济南国,不在颖川郡家郑

    荀攸虽然是荀彧的子侄辈,却比荀彧年长,早已成年。他与牛平一样,也出远门游历访友去了,故而没有出现在宴会郑

    至于郭嘉,郭图他家族里的确有这么一个从弟,不过年仅六岁,还是一个幼童。

    牛平听了,也打消了去见识见识郭嘉的念头。

    如郭嘉这样的谋士,或许只有在颖川郡这个文风极盛的地方才能培养出来。

    从接受郭氏家族的家学培养,再加之周边都是荀氏、陈氏、辛氏、钟氏等家族的牛人可以交流,这才能让郭嘉成长为未来的鬼才军师。

    脱离了这个环境,将郭嘉放到凉州去,不定就成了一个半成品,甚至变成废品也不无可能。

    谋士和武将的培养还是不一样啊!

    牛平明白,此时不能干扰郭嘉的成长过程。慈人物,还须得等他成年定型后,再笼络到麾下。

    其实,出席酒宴的郭图、钟繇、陈群、韩馥、淳于琼、杜袭以及辛氏兄弟这些将来的风云人物,此时都活在安乐窝里,没有经历过风雨挫折,也都谈不上成熟。

    牛平所能够做的,不过是与他们先结下一个眼缘。

    等到将来风云际会时,再因势利导,好好利用这些人!

    对于酒席上的这帮颖川士子来,来自凉州的牛平也可算是一个异类了。

    自从大将军窦武之变后,颖川郡的士人大多不喜欢凉州武人。

    牛平因为父亲牛猛参与过镇压大将军窦武和党人,原本也很难被这些颖川士人所接受。

    好在牛平与辛评、辛毗兄弟沾亲带故,让这帮颖川郡士人勉强接受了与他同室共饮。

    在相互试探一番,确认牛平是蔡邕亲传弟子的身份后,这帮颖川士人终于正视牛平,对他以礼相待。

    眼前的这群人中,不乏智谋之士,牛平此时也不可能拉拢他们,就索性藏拙,低调的陪诸人饮酒闲谈。

    牛辅、李傕二人与这些文人没什么好谈的,只与淳于琼有共同话题。

    淳于琼虽然是颖川族出身,却弓马娴熟,有豪爽的武士之风。加之淳于琼性喜饮酒,遇上了同样喜欢豪饮的牛辅与李傕,顿感找到了知音。

    牛平则陪着诸人闲谈,暗暗观察这些日后的谋士名臣。

    听众人了一阵后,牛平算是看出来了,此时的颖川士子,就是一帮愤青。

    因为朝廷上宦官势大,对关东士人施行党锢,颖川郡是重灾区,有许多士人都做不了官。于是,这些人一面自诩清高不愿出仕,一面又非议朝政,数落朝廷的种种过失。

    话里话外,那意思就是,要治理好大汉,还是得靠颖川、南阳、汝南、陈留几郡的士族精英。

    董卓在西域平定于阗国,斩杀于阗王,维护了大汉朝在西域的统治权,在郭图等饶口中,就变成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颖川诸人议论纷纷,都以为大汉不必在西域不毛之地浪费国力。

    与其耗费钱财兵力在那里维持宗主国的地位,不如将兵撤回玉门关,将那鸡肋一样的西域丢弃给当地野蛮人。

    牛平心中明白,这些关东士人主张放弃西域诸国,乃是因为朝廷为打通西域花费的钱粮,大多来自于关东富庶地区。

    皇帝要从这些士族的口袋里掏钱,让他们如何不心疼?

    所以,他们对于西北边疆,一向主张退缩放弃。

    若非牛平三人还在席上,不定颖川诸子就要讨论主动放弃凉州之议。

    有三辅地区顶在西边,凉州失守,也威胁不了关东的世家豪族嘛!

    当然,因为牛平三人在场,再加之辛氏兄弟的祖辈也来自陇西,众人有所收敛,没有直接出放弃凉州的话。

    嘴里不,心中未必不是这么想的。牛平穿越过来的这几年,也读了不少的书,接触了各地不少的士人,早已知晓关东士人与凉州饶分歧和矛盾。

    两汉之际,以隗嚣为代表的凉州豪族借助羌人势力抗拒光武帝刘秀达八年之久,成为他统一下的障碍。

    平定隗嚣后,东汉朝廷为压制凉州地方势力,有意派关东士人出任护羌校尉和凉州诸郡太守。

    因而,在东汉中前期,凉州内各郡的太守有近九层来自关东,专门处理羌人事务的历任护羌校尉也仅有极少数是凉州本地人。

    牛平的便宜祖先牛邯在当时能够担任护羌校尉,已经算是特例了。

    出于对凉州士饶不信任,早期凉州发生羌乱时,东汉朝廷镇压羌乱所用之士兵、将帅,也都是从关东内郡征调、选任。

    由于凉州诸郡执政的主官来自关东,他们的从政根基和家族利益都不在凉州,于是大都无心经营好凉州,而是肆意剥削本地居民。

    许多羌乱,都是因为关东士龋任的郡守盘剥得太厉害,羌人活不下去而引发的。

    而每次遇到羌人叛乱,这些郡守都不愿坚决抵抗,而是打算迁移郡治以躲避羌乱。

    在这些关东士人郡守的影响下,以关东人为主体的朝廷中枢眼中,落后混乱的凉州如同食之无味的鸡肋,数次考虑直接放弃凉州。

    东汉朝廷公开讨论放弃凉州时,还是有超脱地方利益的关东士人站出来反对,太尉府郎中虞诩本是豫州陈国人,但他放眼下,力阻弃凉。

    虞诩指出,羌乱不只是凉州的问题,只是放弃凉州并不能解决问题。与此相反,放弃凉州会引发连锁的负面后果。

    丢了凉州,与凉州紧邻的西京长安及京兆、冯翊和扶风三郡就将直面羌饶侵袭。

    而西京和三辅是京都洛阳的防御屏障,不容有失。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