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益州开始

章节目录 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大汉从不缺忠义之士,“忠义”二子更是融入到了许多人的骨子里。

    像张任其人,与他刘釜相熟相知,同往洛阳时,如父兄般照料有加。但因前番阵营不同,最终刀剑相接。

    便是在广都重伤清醒的第二日,刘釜亲做拜访看望,张任亦拒之。

    不曾想,当年之别,竟成为永别。

    刘釜当夜向广都下令厚葬张任,并于张任家眷宽待照料。

    翌日,在南中、蜀郡、广都、巴地皆开始为汉中之战准备之时,刘釜专门抽出时间,亲自陪同先生任安,李福等一应名士、士子,参观了半月前他即让人于成都城东南,专门开发建设之学宫。

    后又在黄昏时,宴请先生任安一行人。

    隔日,秦宓正式接刘釜之邀,担任从事祭酒,于州府办公,总领府事。名士邓旭同样正式上任,处于典学从事位上,其之主要任务,除了多地郡县庠序建设外,另加以当前学宫置办。

    含李福等投效士子,则在主簿仲长统安排,名单于刘釜过目下,开始往各地领相应事务。其中,李福本人,到往了迟迟未定的江原令任上。

    大儒任安则是在成都城内,携弟子广而讲学,开始为刘釜之招笼天下士人造势。

    就在任安等人到达成都,安定之时,风尘仆仆的诸葛亮,带着家眷,并护送刘釜之家眷,到达了南安。

    在南安收到刘釜来信时,诸葛亮未有第一时间予以回信,除了他随后收到关于州府之议,甚为认同外。其之本人,实际打算在到达成都后,当面与数年未有相逢的刘釜,探讨天下局势,及未来振兴大汉事业。

    ……

    颍川。

    许都这两年来,风调雨顺。

    自袁绍兵退之后,许都朝廷所辖之地,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恢复期,于外之规模作战,除过于袁尚、袁谭先后削平外,也只剩下对豫州刘备残余势力的清剿。

    在屯田制之下,这两年来,无论青、豫之地,为之积累了大量粮草。而曹操于此的休养生息之策,显然是为了等待且准备一场更大的战事。

    这场战事自然是完全灭袁、一统北方之战。

    如同谋士荀彧说的那般,只要曹操握紧北方大势,那刘表、孙策等多方势力,皆不为敌。

    夺得天下之势,时间罢了。

    且过去一年半载,曹操之所以为刘备步步紧逼,除了颍川的东南门户处于刘备之手,还有那种发自心底之忌惮。

    原在袁绍兵败后,其帐下之人,与曹操本人之问答,就表明了他之清剿之心。

    时含曹洪等将,皆以为袁绍兵败,司空曹操再无敌手。曹操却不认同,以原话为:“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

    现在已是建安五年六月,在击平袁绍残余之部时,曹操以夏侯惇为主将,力克刘备手下大将如关羽、张飞,拿回豫州全部控制权,另以进军瓦解九江刘备势力。暗地里,看似牢不可破的孙刘联盟,实际在曹操前番派杨修亲往说服后,已经出现了裂缝。

    但看当下,为曹操视为后患的刘备,势力不断萎缩,于九江郡内,占据寿春数地,且不得不靠拢刘表。

    这于曹操而言,本该是值得庆幸之事。

    可来自益州局势之突变,谋士许攸之提醒,让曹操看到了另一个“刘备”。

    一个比刘备本人威胁还要巨大的刘釜刘季安。

    许攸年轻时,同曹操、袁绍关系都不错。

    官渡之战前,许攸处于袁绍帐下,力劝之当修养生息,勿急于同曹操决战。

    袁绍不允,在决战关键时刻,许攸愤而投于曹操帐下,并为击败袁绍主力,贡献了很大力量。

    足可见之,许攸于各方势力看得分外透彻,曹操亦知如此,故在许攸提出刘釜之威胁后,其人非常重视,召来荀攸、荀彧、郭嘉等人以做商议。

    一月前,正式确定了夺取汉中,堵住益州门户,以绝隐患之策。

    也只有让后方无忧,他曹孟德才能认真对待接下来的北方反攻之战。

    军事调度方面,曹操没有大张旗鼓,而是从夏侯惇部中,默默调集豫州兵士,从南阳进军,且说服关中的十多军阀,组成联军战时合力攻取。

    战略上,先以暗地里遣使,说服汉中投降,若是不同意,自以兵力击之。

    先礼后兵,此中策略,同预料到曹操所谓的刘釜之策,不谋而合。

    今日,司空府内。

    刚刚从朝会上归来的曹操,在收到两份军报之后,当即召诸曹掾,及幕僚前来议事。

    一份军报,是关于冀州,另一份自是关乎益州。

    冀州之事,和袁绍有关,信报之内言及,袁绍前番受伤,时下病重,冀州之内,以袁绍诸子有陷入内乱之境。

    益州之事,则是关乎益州大军之异动,以向汉中之地进发,有意图夺取汉中之意。

    前者于曹操而言,自是一个好消息,袁绍内部之于势力割裂,正以削弱袁氏现有实力,这于他接下来得冀、并之地,非常有利。

    后者则让曹操有些感叹,世人皆传言,刘季安为当世人杰,常以谋策在先,他初闻时,不以为意。可当刘釜预判他之所为后,曹操自是忧愁不已。

    相召不过两刻钟时间,于司空府诸人,皆已到来。

    曹操稳坐上首,面色无动,只是看着下方幕僚,翻阅信报,窃窃私语。

    舍内,荀攸、许攸、郭嘉皆处于此,确是荀彧月前开始,为曹操安排督战前线,出于平原郡,未有归来。

    一段议论之后,以许攸率先行礼出言道:“曹公,攸之陋见。冀州之事,朝廷不应插手,当等袁氏先乱,后趁势弱而取之。此时若以出战,袁氏内部纷乱必停,以全心视朝廷为大敌。

    益州刘釜以兵行汉中,朝廷不应当暗处调兵遣将,当以明处亮剑,正以汉中以压力。

    如能得汉中,刘季安亦非朝廷之患也!”

    许攸刚刚退下,郭嘉便出列了,这两年来,郭嘉身体已有恢复,不像两年前,呈病态之样。

    他之出言,即同许攸意见相左。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