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北魏末年

章节目录 第105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高澄对此却大为恼火:这听望司究竟是如何管控的洛阳舆论!怎能任由童谣四处传唱!

    他严令权摄听望司的赵彦深彻查此事。

    赵彦深苦查无果,被高澄训斥了一番,不久,赵彦深彻底取代陈元康,升任大都督府司马。

    高澄也转而一心扑在京畿驻军的建设上,他不断派出使者,从河南州郡兵中拣选健儿。

    高敖曹、尧雄等人正在河北组织部曲家眷迁往洛阳,而济州刺史侯景也接到了高欢的调令。

    “我为大丈夫,岂能受一鲜卑小儿驱使!”

    侯景将文书递去,对着自己的心腹谋士,开府行台郎王伟抱怨道。

    王伟看过信纸,笑着宽慰道:

    “高王虽命明公西行,配合世子攻伐斛斯椿,却没有言及让明公与世子合兵,此中深意,一目了然,明公又何必耿耿于怀。”

    侯景虽然是出身在怀朔镇的羯人武夫,但脑子可不愚钝。

    当初同在尔朱荣麾下,侯景向慕容绍宗请教兵法,没过多久,反而是慕容绍宗开始不耻下问。

    王伟所言深意,侯景一点就透,无非是高欢害怕高澄将场子搞砸了。

    高澄麾下囊括慕容绍宗、高敖曹、尧雄等人,这么多名将辅佐,高欢依旧不放心自己儿子,侯景对高澄越发轻视起来。

    侯景朝王伟低声笑道:

    “高王在,我不敢有异,高王若有不测,我不能屈居鲜卑小儿麾下。”

    话是这样说,侯景依旧传令部众,准备西进。

    正如他自己所言,只要高欢还在,他不敢生有异心。

    而远在关西的贺拔岳一直没有闲着,他在收服关陇各方势力之余,匆匆会见逃亡归来的宇文泰。

    “当初尔朱荣南下洛阳,就是由高欢最先劝进,他绝不会甘心屈居人下,之所以至今仍奉魏室,只是忌惮明公你的威名。

    “如今明公收服关陇各州与费也头部,声势大振,所顽抗者,只有灵州刺史曹泥、渭州刺史可朱浑元等寥寥数人,但都不足为惧,明公真正要提防的是秦州刺史侯莫陈悦。”

    当初贺拔岳受命平定关陇叛乱,担心功大遭受猜忌,请奉尔朱天光为主帅。

    尔朱荣准许的同时,授予贺拔岳左厢大都督,侯莫陈悦右厢大都督,共同辅佐尔朱天光。

    尔朱天光东出后,贺拔岳与侯莫陈悦联合绞杀关西尔朱氏势力,贺拔岳受封关西大行台,而侯莫陈悦则受命都督陇右诸军事。

    贺拔岳收服陇右各州,毫无疑问侵害了关陇第二大势力侯莫陈悦的切身利益。

    也许高欢当初的任命,就是在为这对亲密战友制造矛盾,给与贺拔岳统领关陇的名义,却又给了侯莫陈悦陇右诸州的军权。

    宇文泰为贺拔岳继续分析道:

    “侯莫陈悦只是个庸人,能得此高位,不过是会逢其时,侥幸而已。

    “明公只需以关西大行台之命招曹泥、可朱浑元相见,两人若是推脱不来,明公可下令由侯莫陈悦征讨夏、渭二州。

    “侯莫陈悦若往,自可使他们彼此消耗,若是不往,明公也有了解决肘腋之祸的机会。

    “届时明公全据关陇之地,另立中央,足可成就齐桓、晋文的功业。”

    贺拔岳闻言欣喜不已,正如宇文泰所言,他从未瞧得上侯莫陈悦,平定关陇,都是他一人之力,侯莫陈悦只不过是尔朱荣用来制衡自己的棋子。

    在贺拔岳心中,全据关陇不过是早晚而已,他急切地问向宇文泰:

    “黑獭以为何人可承大统?”

    “我回关西的途中,遇见了平阳王元修等人逃亡,与他们一同入关,其家眷尽为高欢部将所擒。谋大事者,贵在一心,元修与高欢仇深似海,当承大统。”

    贺拔岳迫不及待地命人带来元修,亲自审视。

    元修也开始了自己第二次天子面试。

    他声泪具下,控诉曾在洛阳屡受高澄欺凌,因畏惧高澄株连,这才投奔关中。

    以他曾经骗过高欢的演技,贺拔岳又如何能看穿此人心思。

    贺拔岳一番安抚后,命人妥善安置元修,一方面准备为元修再娶妻妾之余,一方面也着手实施宇文泰的计策。

    下令灵州刺史曹泥与渭州刺史可朱浑元往长安叙职。

    同时以宇文泰出使有功,升任为夏州刺史。

    就在贺拔岳野心勃勃之际,他的二哥贺拔胜也得到任命,收拾行囊,准备率领部曲往兖州担任刺史抵御南梁。

    对于高欢这一安排,贺拔胜喜不自胜。

    斛斯椿叛乱后,因曾与他有过密谋,贺拔胜一直惴惴不安。

    如今被外放为刺史,这才松了一口气。

    第八十章 州郡兵

    二月初五,贺拔胜被加授东南道大行台,兖州刺史,领部曲南下往兖州任职。

    兖州与侯景所镇守的济州之地南北相依,如今侯景率众西进,高欢将贺拔胜置于兖州,显然是存了让贺拔胜暂代侯景震慑东南的心思。

    贺拔胜看到了这一层,但也只是看到这一层。

    他甚至认为被授予东南道大行台一职,充分体现了高欢对他的信重。

    浑然不知道这只是高氏父子,将来废黜各方行台的一个借口。

    而侯景也率部曲万人进往滑台,如今的侯景并非日后专制河南十余年,拥兵十万的方面大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