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北魏末年

章节目录 第131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我是不愿学太武帝滥杀无辜,但何曾说过不会杀人,叔正放心,为恶甚重之人我一定不会放过,若是叔正愿意,到时候就由你来监斩。”

    “就算世子不说,仆也要请命监斩。”

    崔季舒兴奋道。

    两人放声大笑,高澄看向夜空,等着清晨的到来。

    而崔季舒也终于一如往常的把目光地放在了屏帐之上,自我满足。

    第九十七章 审办

    四月二十七日,又是一个清晨,还没到开城门的时候,洛阳城东建春门,却在高澄的令符下悄然而开。

    高澄受任京畿大都督,统管禁军之外洛阳及周边所有军事,洛阳各处城门同样归属于他的管辖。

    年轻戍卒惊愕地看着城外衣衫褴褛的贫民,队伍很长,一眼望不全头尾。

    贫民们在京畿兵的组织下,有序涌入城中,直奔宫城方向。

    “这究竟有多少人呀,难道附近起了兵戈,都进城避祸来了?”

    年轻戍卒疑惑道。

    “瞎说什么!世子刚刚才平定了三荆,杀得陈庆之不敢北望,城外有京畿兵三万屯驻,更不会有盗匪为祸,如今大魏升平,洛阳哪会起什么兵戈。”

    看守建春门的校官训斥道。

    年轻戍卒连忙闭口不言。

    李四郎牵着妻子紧随人流,身前是同村的赵阿贵夫妇。

    昨晚在京畿大营里胆战心惊的过了一夜,天还没亮就被唤起,有将军让他们进城去宫城前哭冤。

    李四郎等人终于相信真是渤海王世子要为他们主持公道,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踏上了鸣冤之路。

    侍中高隆之搂着小妾睡得正香,得益于小高王体谅,洛阳朝廷早就没了早朝这档子事。

    毕竟对于高澄来说,耽误睡眠影响他长身高。

    更重要的是少让大臣与天子接触,反正事务都是由他代为处理。

    喧哗声将他惊醒,高隆之怒不可遏,唤来府中管事询问缘由。

    “家主,这都是景明寺的僧人在吵闹,听说宫门前有万人同哭,向天子鸣冤。”

    管事解释道。

    高隆之、李元忠等人包括已经被调走的高乾,府邸都紧邻景明寺。

    景明寺僧人得知民众哭冤的消息,喧哗起来,才把高隆之惊醒。

    一听这话,高隆之睡意全无,他知道这肯定是出自高澄的手笔,连忙换了衣服亲往查看。

    高隆之到的时候,御道上被看热闹的洛阳民众挤得水泄不通,有家仆开道,他才得以穿过人群。

    放眼望去阊阖外跪满了拖家带口的贫民,看数量,真有上万人,齐声哭喊,声势震天。

    围观的人群中不时有人窃窃私语,某某大官的妻子趁其外出,与僧人私通,又有某某权贵的小妾去寺庙上香还愿的时候,在沙门淫乱。

    这些人也不指名道姓,只是以贵人代指,这让素来崇信佛教的高隆之脸色惨白,他府上可多有僧人登门,家眷也常去寺庙。

    明知道那些人可能是高澄安排在人群中拱火的探子,高隆之还是匆匆忙忙赶回家去。

    沿途看见不少同僚,一脸的担忧与焦急。

    洛阳城中崇信佛教的权贵官员可不在少数。

    回了家,高隆之招来妻妾,愤怒地质问道:

    “你们之中可有人与妖僧私通!”

    这种事情纵使有过,又哪敢承认。

    “阿郎又是在哪里听了风言风语,前番我等险先死在高乾、李元忠之手,这才请了僧众上门祈福,阿郎也是知道的呀。”

    妻子立马叫屈起来。

    其余妾室也争相附和,跟随妻子埋怨高隆之自己留在宫城,不顾她们的死活。

    高隆之呐呐不能言,平素你们可没这么同心呀!

    不过事关名节,他倒也能理解,况且当日之事,是自己对不住妻妾,让她们受了委屈。

    如今被抓了话柄,高隆之也蔫了。

    袖袍一甩,愤然出门,又往宫城去。

    这些妖僧多有不法,我高隆之纵使诚心礼佛,但更爱这天下黎民百姓,定要启奏天子,严惩佛门败类。

    一出府门,又遇见许多愤愤不平的同僚。

    众人眼神相交,尽皆明白各自的心思。

    今日洛阳的权贵们,都要秉公直言,齐心为贫苦百姓做主,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元善见听见宫城外的嘈杂,只以为是高澄带兵要来杀他,慌忙跑去高皇后寝宫,如惊弓之鸟一般缩在高皇后的怀里:

    “世子要杀朕,还请皇后念在夫妻情分救朕性命。”

    “陛下莫怕,阿兄说过,只要你我恩爱相敬,他不会难为你的。”

    十二岁的高皇后抚着十岁的元善见后背,安慰道。

    她相信自己的兄长不会欺骗她。

    寝宫外有探听消息的宦官跑了回来。

    “陛下!陛下!”

    听见熟悉的喊声,元善见转头喝问道:

    “究竟出了什么事?”

    宦官喘了一口粗气,连忙解释道:

    “没有出乱子,是宫城前有许多受了僧人欺凌的百姓前来哭冤,请求陛下主持公道。”

    元善见提着的心终于落下,他赶紧从高皇后怀中起身,长舒一口气,整理了帝王仪表,径直出门,都不带回头看高皇后一眼。

    高皇后坐在榻上摇头叹息,对于这个既是夫君,又似弟弟的人的做法,高皇后并不责怪,他还小,也许长大些就好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