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北魏末年

章节目录 第329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巡视了铸币厂一圈,高澄叮嘱高隆之开百炉,大量造钱,就连搜刮来的金漆也运来这里准备交由高隆之给熔了,这才离开。

    只怕未来的大齐,这大将军一职就不能设了,就像唐朝没有天策上将一般。

    这版想着,回去中书省的路上,高澄突然冒出一个想法:高隆之不会在模具上加刻自己的容貌吧。

    然后大将军五铢钱,俗称高大头?

    以老高对自己的热忱,还真可能干得出来。

    一念及此,高澄一阵恶寒,赶紧命人回铸币厂交代高隆之千万不要干那种蠢事。

    还特意强调,这不是故作推辞。

    其实高澄也是多心了,高隆之真没有把高澄的容貌刻在模具上的意思,只是加了大将军三字。

    第一批大将军五铢钱很快出炉,高澄还没有来得及向天子献宝,来自晋阳的车队就在五月十四来到洛阳。

    刚刚是高孝璋,高孝瑜两兄弟办完满月酒的第二天。

    高家第三代唯二的两位小公子办满月酒,自然是一件热闹事,满洛阳的朝臣,无论是否高党勋贵,悉数到场祝贺。

    十四岁的天子特意发下赏赐,十三岁的嫡母元仲华也到场赠予高孝璋、高孝瑜两块美玉。

    自己还没进门,高澄已经有了两个庶子,不过元仲华对此倒也没太多不满,随着年岁渐长,她越发向史书所述容德兼美,曲尽和敬的方向靠拢。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她别说生育子嗣,还要再等三年才能进渤海王府的门。

    满月酒的第二天,一如高澄所料,高欢真要把两个孙子全给接去晋阳。

    也同样把两个月大的第九子高湛让乳娘带了过来。

    高澄从乳娘怀里将高老九接了过来,此时的高湛还不太能看出美丑,先养着吧。

    只看了几眼,高澄就将这个九弟还给乳娘,特意拨了一个院子给他们居住,婢女奴仆一应不缺。

    因自己的出现,会不会发生蝴蝶效应,这还是不是历史上的变态老九,高澄也没有把握。

    他也干不出对婴孩下手的混账事。

    变态老九没把握,变态老二却是稳稳当当,高澄也发现了才十二岁的高洋已经开始接触酒水。

    对此,他极为震怒,将为高洋置办酒水的奴仆一通责罚,逐出了渤海王府。

    并立下规矩,不许高洋碰酒,谁敢再为他准备酒水,定然严惩,打死不论。

    高澄也知道自己反应过度,再立下这项规矩之后,又让人送了许多布匹往高洋院里安抚。

    但真不是高澄瞎操心,高洋酒品之差,历史上无出其右。

    尤其是掌权后,一醉酒就发疯,一发疯不只杀人,什么混账事都能干出来。

    将两个儿子送往晋阳,高澄其实并没有多少不舍,阿宓与果儿两个女儿足够抚慰他这位父亲。

    五月十五,高澄上书痛陈劣币扰乱市场的危害,元善见再开朝议。

    高隆之趁机向天子献上新币。

    正要观赏的元善见突然询问高隆之:

    “高卿,此币为何名?”

    高隆之用最恭敬的语气,说着最不恭敬的话:

    “大将军匡扶天下,功莫大焉,臣自作主张,将此币命为大将军五铢钱。”

    朝堂上,众人尽皆诧异,纷纷目视高澄:

    您这是装都懒得再装了吗?

    第一百九十九章 官心民心

    作为一名傀儡天子,元善见越来越抗拒朝议这种本可接触朝臣,展露君王风姿的事情。

    大将军五铢钱?

    历朝历代,哪还有这么不讲究的权臣。

    也就小皇帝见识浅薄,高澄不知道元善见心中所想,否则非要告诉他,有一个权臣不止自己痛骂狗脚朕,还让下属当众殴打天子三拳。

    跟那人一比,有他小高王的侍奉,你元善见也该偷着乐了。

    朝臣们交头接耳的议论什么也无法改变,高澄目光一扫,人人默不作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在朝堂上防官之口,却是轻而易举。

    不管元善见内心有多么不甘,也难以改变高澄这个反派的决议。

    忍受着屈辱,元善见同意将大将军五铢钱推行全国。

    就算不同意又能如何,只不过是事后让高隆之再抢一次印玺。

    前人作孽,败坏国家,以致后人遭殃。

    朝议过后,高澄没有急于发布政令,在高隆之建起一百座铸币炉,积攒了一定数量的新币后。

    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正式颁布政令,将大将军五铢钱推向前台。

    高澄效仿原主的做法,在洛阳及各州镇郡县的市集,悬挂两杆秤于市门,供民众使用,以称量货币的轻重。

    同时,高澄也严厉打击私铸钱币,无数劣币贩子因此家破人亡。

    太昌六年,五月二十八,邺城市集,两秤悬挂。

    主管市集的市司在门口大声喊话道:

    “朝廷发行足重新币,若有疑虑者,尽可取秤称量。”

    围观人群爆发出一阵哄笑,王阿井抱了匹布挤在其中,也是一脸的不信任。

    市司又继续喊道:

    “这是大将军的新政,新币也是大将军命人所铸。”

    人群立即安静下来,众人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想要知道这新币是不是真的足重。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