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北魏末年

章节目录 第509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宇文小姑知道情郎这番作为的真实目的,心中感动不已,也暗自庆幸自己遇得良人。

    尉兴庆领五百亲骑将宇文小姑绑在马上,他们都知道对方与高澄的关系,没人敢冒犯了她,只是牵了缰绳在大散关前走了一遭,一通喊话后又折返回去。

    大散关城墙上,李虎听得一清二楚,也看仔细了被绑在马上的确实是宇文泰的三妹,是否用苏绰换取一个妇人,这等事情不是他能决定的,立即派领一名骑士追赶宇文泰去往秦州的大军,将消息告知。

    宇文泰此时并未走开多远距离,毕竟队伍里多的是老弱妇孺。

    得知消息后,他将丘愿与两个外甥丘宾、丘崇唤来,把高澄的那番话转述后,叹息道:

    “三妹是兄妹中最幼之人,自小受我宠爱,我又何忍见她受高澄作贱,然而苏先生劳苦功高,若是以国士换回吾妹,人心难免离散,将来败亡,三妹又有落入高家小贼之手,吾心已乱,还请妹婿教我。”

    丘愿也不是没眼力见的,宇文泰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什么心乱让自己教他,摆明了就是要逼自己来下这个决定。

    “国若亡,家又何存,还请丞相勿理会高贼之言,以国事为重。”

    两个外甥丘宾、丘崇也纷纷劝慰舅父,宇文泰又是一声叹息,惭愧道:

    “如此,也只能委屈了三妹。”

    尉兴庆恭敬地将宇文小姑送回高澄身边的时候,高澄已经安排了哨骑回长安报信,让高欢增派步卒,携带攻城器械,前来强攻关隘,他料算时间高欢也应该到了长安。

    事情也正如高澄所想,高欢确实抵达了长安周遭,但还未入城。

    他命慕容绍宗将城中百姓尽数驱赶出来,连带周遭百姓也被召集,在众目睽睽之下,携带东魏大军与俘虏,雄赳赳、气昂昂地踏入长安城中,尽显威仪。

    而关中百姓又何曾见过这等阵仗,光是俘虏就有十七万,一眼望不见头尾,这一出戏,着实是将关中豪强给震慑住了,就连此前协助东魏降卒举义,袭占咸阳城的于伏德也满心畏惧。

    高欢入城后,径直奔赴西魏宫城,还滞留在宫城中的宫娥宦官们恐惧不已,但高欢也没为难她们,行至大殿,踏上御阶,高欢满是感慨,心心念念八年,终于征服了关中。

    第三百三十章 入蜀

    此次西征大胜,入主长安,高欢一扫心中多年积恨,也算是彻底洗刷了三年前的耻辱。

    只可惜府库中的粮秣、珍宝,能被带走的全让宇文泰给拉走了,不能被带走的也被一把火付之一炬,城中百姓也大多逃亡,只有少数人留下来观望,与得了一座空城无异。

    可这毕竟是长安,哪怕剩余人口不及关东一座小城,但其意义也是非比寻常。

    高欢入主长安后,立即分派人手,由薛孤延、斛律平领军三万先取蓝田、再夺武关;潘乐、斛律羡领军三万由平秦郡(宝鸡)北上攻萧关;又派斛律光、斛律羌举领步卒五万往大散关支援高澄,韦孝宽、李远虽无统兵之权,却也被安排随军西进,为高澄参谋。

    而此时高澄求援的信使还正在赶往长安的途中。

    关中四塞,即武关、萧关、潼关、大散关。

    武关地处蓝田关至南阳盆地的狭长山道之间。

    萧关位于关中平原西北方向,六盘山与云梦山之间,地处泾河源头附近,山岭与河谷交叉,地势狭窄险要,是扼守西北通道的重要隘口。

    大散关无需多言,向西可往陇山秦州,向南延嘉陵江上游蜿蜒曲折直至汉中,自是咽喉要道。

    不过关中通往汉中并不只是这一条道而已,较为著名的共有五条通道,沿秦岭主峰由西向东分布,即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秦岭五道中以同为河谷地的陈仓道与褒斜道最为便捷,可容大军通过,由大散关南下即为陈仓道。

    而傥骆道与子午道沿途崇山峻岭,通行与补给最为艰难。

    诸葛武侯六出祁山,走的就是西侧的岐山道、陈仓道、褒斜道,而魏延献上所谓子午谷奇谋,却是要在大军主力走西侧的同时,自己独领骑兵走最东侧,路况最差的子午道。

    潼关则是关中四塞中,唯一落入高氏手中的关隘,此外高欢有心裁撤西潼关,高氏重心在关东的情况下,在关西与关东之间多增一座西潼关,并不利于统治。

    可怜宇文泰当年勒紧裤腰带辛苦修筑,如今却要被人拆毁。

    高欢又抽空接见了举义的东魏降卒,对将士们自是一番安抚。

    老高王也是底层出身,最明白这些士卒们最期盼什么,当场许诺他们将重归行伍,作为脱产战兵,继续享有中兵待遇。

    立即赢得将士们齐呼‘高王万寿’,那山呼海啸的声势,不知情的还以为贺六浑在长安登基了咧。

    当然,所有人都明白,拿下关中的高氏,离称帝篡国已经不远了。

    走到他们这个地位,进则为天子,退则被灭族,而吞并关中也满足了篡国的不世之功这一条件,待高欢回关东,就可以准备封齐王、假黄钺、加殊礼,下一步就等着与天子三辞三让。

    只不过高欢自己没有篡位的心思,一如他之前所言,此战无论胜负,回师后,都将把权力移交给高澄,自己养孙教子,安享天伦之乐。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