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北魏末年

章节目录 第734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解决了尚书令一职的归属,高澄又为六州大都督斛律金的继任者发愁。

    斛律金到底已经六十九岁了,此前一场奔袭战,险些颠垮了他这把老骨头,见高季式告老,他也有了卸甲之意。

    高澄召来一众亲信商议后,决定不再设六州大都督一职,而以斛律金次子斛律羡为朔州都督,领军屯驻大青山以南,同时负责暗中监视三部柔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中部柔然。

    再另派高岳、刘丰、可朱浑元、慕容俨、尉兴庆等五名将领,分领其余五州都督,驻防北疆,与三部柔然配合,共同抵御突厥侵扰。

    废除六州大都督一职,实在是段韶、斛律光、高季式三人留在南方筹备伐蜀之战,高澄在斛律金之后,实在找不到适合的人选。

    第四百七十三章 内斗

    前尚书令高隆之的告老去职,并未影响到北齐朝堂的权力运行。

    事实上,在此之前,他已经不怎么过问尚书省事务,中途还被高澄派去邺城督造行宫,尚书省的事务一直都被左右仆射崔季舒与崔暹分领。

    在崔季舒进位尚书令,崔暹改任左仆射后,高澄又授陈元康右仆射,但这只是尊其位的做法,陈元康的主要工作还是统领听望司内衙,监视国内。

    由于四梁、南陈相继覆灭,高澄回到洛阳后,着手裁撤听望司南衙、北衙,将其重组为外衙。

    命韦孝宽为外衙正使,进驻襄阳,负责自东渗透蜀地门户楚州,李远为副使,由汉中向南渗透。

    伐蜀之战尚需时间积累物资,但初期战备已经展开。

    各种收买、离间、胁迫等手段都在暗中进行。

    此前西魏以关陇之地,与萧梁、柔然联合,尚且不能抗击北齐,如今柔然臣服,为北齐看户之犬,萧梁更是沦为了历史。

    眼瞅着身边一个个盟友倒下,只剩了自己偏安一隅,又恰逢宇文泰这个主心骨去世,西魏内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另谋出路。

    如今的局面,即使宇文泰复生尚且回天无力,又何况是能力、威信远逊宇文泰的宇文护。

    宇文护见此局面,与尉迟迥、贺兰祥等人商议后,决定助周公宇文觉篡位建国,封赏群臣,以安人心。

    北齐昭德九年(556年)七月,周公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扶持下,接受西魏天子元廓的禅让,在成都建国称帝。

    由于宇文泰打着恢复周礼的旗号,而宇文觉又为周公,故而立国号为周,宇文觉自称天王,西魏天子元廓降封宋国公,不久即遭杀害。

    权臣宇文护则进位晋公,又在内部为众人加官进爵,企图凝聚人心。

    可国势危急之际,君臣之间却起了冲突。

    宇文觉虽进位天子,但军政大权依然牢牢把持在晋公宇文护的手中。

    时年十五岁的宇文觉不愿大权旁落,于是展开了与宇文护的权力斗争,他拉拢了昔日首倡拥立宇文泰的赵贵,与宇文泰的童年玩伴独孤信等人。

    但宇文护有尉迟迥、贺兰祥等人的支持,这些人掌握京畿武装,其中尉迟迥为领军将军,掌管禁军。

    九月,南周的权力斗争终于见了血,西魏、南周八柱国之一,东魏、北齐名将赵贵与独孤信计划袭杀宇文护,但行事不密,被宇文盛告发。

    赵贵即遭杀害,而独孤信也被赐死家宅。

    这二人的死,无疑使本就人心涣散的南周内部,更是离心离德。

    宇文护与南周天王宇文觉的矛盾也越发尖锐,几乎到了有你没我的境地,北齐昭德九年年末,宇文觉身边亲信乙弗凤与他商议,由宇文觉设御宴招待群臣,趁机诛杀宇文护。

    只可惜又是行事不密,遭张光洛告密,宇文护于是与两位表弟贺兰祥、尉迟迥商议对策,贺兰祥首倡废帝,杀其同党,尉迟迥附议。

    宇文护便以尉迟迥诱杀乙弗凤,命贺兰祥入宫逼迫天子。

    由于京畿周边军事力量都在宇文护的掌控之中,南周天王宇文觉无力反抗,被迫禅位于长兄宇文毓,宇文觉被降为略阳公,一众党羽惨遭宇文护杀害。

    北齐昭德十年(557年),正月,被废仅一个月的宇文觉亦为宇文护所杀,此时距离宇文泰病逝尚且不到一年时间。

    “齐主有吞并之心,早晚犯我边境,正应齐心协力,共御外患,却内斗不休,晋公以臣废主,扶持新君,又弑旧主,置先主遗命于不顾,如今新君年岁更长于废帝,只怕君臣之间,又有一番争斗,事已至此,为之奈何!”

    密室之中,梁国公侯莫陈崇与唐国公李昞感慨道。

    随着李虎、元欣、宇文泰三人相继病逝,李弼降齐,于谨为高澄所杀,赵贵、独孤信为宇文护所杀,侯莫陈崇成了当年西魏八柱国中硕果仅存之人。

    今日他找上唐国公李昞,也并非是随便找了个人诉说心中苦闷。

    李昞为李虎之子,由于宇文泰改麾下文武为鲜卑姓,故而被赐姓大野,又名大野昞。

    早些时候李虎病故,宇文氏建周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由第三子李昞袭爵。

    李虎长子李延伯仕于东魏、北齐,次子李真早年战死,爵位才能落在李昞头上。

    不仅是世家大族玩两面下注,这不知是赵郡破落户出身,还是出自高车乞伏李部,当然,也有可能如他们后人所说出自陇西李氏的大野家,也是做了两手准备。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