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曹操喊我去盗墓

章节目录 第166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吴良觉得自己应该立刻把牛皮靴送回去,毕竟自己不是绿茶婊,没有对人家没意思却还收人家礼物的习惯。

    于是他果断转身,却见又一块绢帛从靴子里面掉了出来。

    吴良再捡起一看。

    这块绢帛上依旧有字,不过这次倒没有改诗,而是用比较白话的方式写了一段话:

    【吴有才:

    听说你又要远行,我便送你一副革履吧。

    听母亲说,你此前躲我避我,其实是尊敬我爱护我,若非母亲说起,我恐怕还要晚些才能明白,因此近日我没有再去扰你,是不忍辜负你的一品好意。

    这副革履是我的心意,你要穿着它远行,我便心中欢喜,你若不穿……你还是穿着比较好,否则我便不会欢喜!!!】

    结尾又是三个感叹号,威胁意味满满!

    吴良看完顿时又有些心累。

    可算找着根儿了!

    这次貌似还真不是曹旎的问题,而是……丁夫人的问题?

    次奥!

    这丁夫人也真是的,看起来明明是个心思细腻情商又高的夫人,举手投足之间都有母仪天下的气质,怎么迪化起来也能这么不靠谱?

    看热闹不嫌事大?!

    我那是尊敬她爱护她么?

    我那就是躲她避她还唯恐不及好吧?

    哦——也对!

    历史上不论是这个丁夫人,还是这个清河公主,都不是什么善茬来着,个顶个的狠人,曹老板都降不住的狠人。

    看来这双靴子还是不要送回去的好,不然不知道还要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好的!

    既然你敢送,那我就敢穿!

    反正据吴良所知,这次曹家家眷搬到鄄城之后,在铜雀台建成之前就没再迁移过。

    既然如此,等这次从豫章郡回来之后。

    我就果断向曹老板申请举家迁回陈留,继续去住我那个已经收拾好的大宅子,如此便可远离曹家家眷,尤其是这个容易迪化的丁夫人和这个小恶魔曹旎,老死不相往来!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再见了您!

    ……

    一个多月后。

    吴良率领瓬人军一路向南,仿佛郊游一般走走停停,总算到达了庐江郡。

    出了庐江郡再往南走便是豫章郡,那就是瓬人军此行的目的地。

    据吴良所知,海昏侯墓的具体地点位于后世的楠倡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至于如今具体的地名到底叫什么,还需要到了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证。

    不过大概的位置,吴良已经非常确定。

    那地方在后世已经被建成了一座遗址公园,就位于楠倡市北部的昌北机场以北。

    因此基本可以确定海昏侯墓就是在现在的豫章郡城正北方,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大概为200里左右。

    并且在海昏侯墓旁边还有一个不算太大的湖,后世管这个小湖叫做“灵湖”,虽然不知道这个时代叫什么名字,但知道这些地形特征再去找墓,基本已经不存在什么难度了。

    在庐江稍作停留的时候,吴良将单独杨万里叫了过来。

    “校尉,啥事?”

    杨万里躬身说道。

    “你叫我什么?”

    吴良斜睨过来。

    为了掩人耳目,这次瓬人军干脆扮成了一个迁移南下的寒门。

    吴良自然是家主,白菁菁被强行冠上了夫人的身份,不接受异议的那种,剩下的兵士则都是门客与佣仆。

    “瞧我这记性,家主,家主啥事?”

    杨万里一拍脑门,连忙嘿嘿笑着赔罪。

    因为在发掘广川王刘去墓时表现不错,杨万里此刻已经被吴良任命为伯长,虽然不能像正规军一样真正统领百人,但享受的俸禄却是一样的。

    因此这个家伙此刻已经认定了吴良这个老大,对他俯首帖耳。

    不过暂时吴良并没有送他戒指的打算,这个家伙虽然打探消息还算比较靠谱,但距离吴良想要的人才还差了一些。

    “我要你带领十人提前出发前往豫章郡,到达豫章郡之后再往北行进大约200里,先在那一带探寻湖泊,找到湖泊便继续在附近打探民间传闻。”

    吴良正色说道,“记住!这次我们要找的墓叫做海昏侯墓,又或者叫海昏国墓园,不论打探结果如何,十日后准时返回豫章郡与随后到达的我们汇合,到时我会留人在北城门接应你。”

    “家主,你这已经说的太具体了,豫章郡往北200里,还有湖泊……这么明显的特征,我就是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杨万里拍着胸膛说道,“家主,你曾经肯定去过这个地方吧?”

    “管这么多干什么,叫你去你就去!”

    吴良瞅了他一眼斥道。

    “是,定不辱命!”

    杨万里应了一声,当即便要带人准备动身。

    “等一下。”

    吴良却忽然又叫住他,沉吟片刻之后道,“打探传闻的时候顺便询问一件事,当年初代广川王刘贺死后,他的两个继承人,长子刘充国与次子刘奉亲也都在极短的时间内相继莫名离世,以至于许多人认为这是上天要断绝海昏国的国运,最终导致海昏国被下旨除国,你打听一下民间关于此事有何传闻,这或许对我们后续掘墓会有所帮助。”

    这件事确实很是蹊跷,历史上极少有哪个天高皇帝远的封国会像海昏国一样命运多舛。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