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曹操喊我去盗墓

章节目录 第678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而此事利益巨大,曹老板八成是要实施的。

    现在最好的选择便是退而求其次。

    若是他选择跳过他们,直接派自己人率兵来办,这里面的一些“操作余地”便必定会缩小,那才是真正动了他们的利益。

    就算这些士族中有些家主未必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但朱家家主朱逊的表态已经足以打动他们,若是没有利益,朱逊又怎会如此心急,都不与他们进行商量便立刻表态?

    想不想的明白不重要。

    果断跟上就对了,肯定不会错的!

    “这……”

    曹老板怎会不明白他们在想些什么,但现在他也同样需要这些士族的支持,于是故作沉思状沉吟了片刻,忽然又问,“刚才的事还未说完,朱家主,你刚才说打算拿出多少粮食助我东征?”

    “两万石。”

    这一次朱逊说的极为果断,很是豪气的道,“我朱家一家愿拿出两万石粮食,助使君攻打叛贼!”

    ???

    其余陈留士族顿时愣住。

    无耻老贼!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利益当前,这无耻老贼竟直接甩开了他们,意欲在曹孟德面前独占鳌头?

    “爽快!”

    曹老板当即一拍案几,站起身来大声笑道,“朱家主果然是爽快人,这陈留的屯田事宜自当由朱家牵头,我打算在陈留郡另设典农校尉一职,不隶郡县专管专制,这中郎将的人选便从朱家选出!”

    “使君,我陈家愿拿出一万石粮食!”

    圉县陈家家主见状亦是连忙大声表态。

    “嗯……志才帮我记下,各县也的确需要另设典农都尉一职,校尉分身乏术,应由都尉代为分忧。”

    曹老板点头说道。

    “使君,我田家也愿出一万石粮食!”

    “使君,我孙家……”

    “我赵家……”

    “……”

    一时间,陈留诸多士族家主竟像是进了菜市场一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捐献起了粮食,只怕一不小心被曹老板忽视。

    这场面看起来竟略有些幼稚与好笑。

    全然没有了百姓们印象中那士族该有的温文尔雅与高高在上的姿态。

    但这就是现实,比更加魔幻的现实。

    吴良并不觉得奇怪,后世做金牌导游的时候也曾接待过一些鼎鼎有名的富商与各种二代,他们在人前与这些士族也差不多,可是私底下做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利益时所说的话与所做的事,吴良只能用辣眼睛来形容。

    不过接下来的事,吴良也不打算掺和了。

    曹老板何许人也?

    他肯定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他只是在做局势与利益之间的权衡,所以这些士族最终恐怕未必能从曹老板身上讨得多少好处,不落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就算不错。

    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真·赔了夫人”……

    “兄弟,还不快点把我带下去,难道还要使君说第二次?”

    吴良碰了碰身边架着他的两名亲卫,笑呵呵的说道。

    “?”

    两名亲卫一愣。

    他们虽然见过吴良,但其实并不怎么熟,所以他们也不是太理解吴良到底什么意思,还笑得出来,难道不打算再为自己的“狗命”努力一下了么?

    “走吧,我已经没救了。”

    吴良口中如此说着,心中却还在想,曹老板既然许了朱家一个“典农校尉”……

    那么自己身为朱鲁的“兄弟”与“贵人”,怎么也不能叫这个可怜的家伙流血又流泪啊,毕竟当初屯田的时候,他是真帮了大忙。

    再至于“临冲吕公车”、“三弓弩车”、还有传说中的“木牛流马”。

    这才是吴良给曹老板准备的大惊喜。

    吴良已经命孙业绘制出了相关的设计图纸,还做了几个小模型。

    不过这些与战事相关的东西,肯定不能当着这些士族的面拿出来,待曹老板处理完了眼前的事再说吧。

    第三百六十章 窗户都没有!

    大约两个时辰后。

    前脚送走了朱逊与陈留士族的各位家主,后脚曹老板与戏志才便来到了临时关押吴良的柴房之中。

    “使君!”

    两名守在门外的亲卫连忙起身行礼。

    “吴有才何在?叫他出来。”

    曹老板的嘴角忍不住上扬,却还是强行绷着脸语气生硬的说道。

    他现在心情极佳,甚至有些激动。

    只是动了动嘴皮子的功夫,便从这些陈留士族手中套出了九万石粮饷,与此前的五千石相比根本就是天上地下,换了谁也没办法不激动。

    当然,他也做出了一些让利。

    不但许诺给这些陈留士族分成,还要将各地的“屯田制”工作交给他们的人来负责,好端端的一场交易而已,偏偏要办成与当地士族沟通感情的会面,说来也是好笑的很。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曹老板何尝不知,“屯田制”若是交给这些士族来主导进行,用不了多久便会失去掌控,最终演变成一场士族们瓜分利益的狂欢,而他在消耗完了这些讹诈出来的粮饷之后,则依旧要为粮饷的事情犯愁,可谓是治标不治本,这完全违背了“屯田制”的初衷。

    但暂时也只能如此。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