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章节目录 第315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下子晁四郎愣住了,他的额头流下汗来,万万不可啊!

    若是成立客栈伙计行会,这些客栈伙计们联合起来,他们这些老板岂不是被动了?

    芸娘这个女官看起来年纪不大,手段竟然这么厉害?

    晁四郎立刻站起来说道:“我看督办说的没错,咱们客栈行会的伙计也是很重要的,大家都是希望客栈行业蒸蒸日上的,这个代表人数我看也很合理,想要酒泉的客栈发展,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嘛。”

    这下子将反对的声音压下去,芸娘看了看参会的代表说道:

    “既然大家都没有其他意见了,今天的会议就开始了。”

    “会议的规矩我也先说一下,这一次是扩大会议,所有参会的人都可以提出方案,但是只有十一名代表可以表决。”

    “规则就是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案就会成为行会章程,以后大家都要按照章程行事。”

    “不按照章程行事的,就会被驱逐出行会。”

    说完这些,芸娘说道:“好了,现在开始提案吧。”

    晁四郎一凛,悄悄拿出了自己的提案,只看到一名客栈伙计的代表抢先站起来,他只好收起提案,认真的听起来。

    一天很快过去,等到讨论完毕基本章程,都已经到了晚上了。

    晁四郎只觉得今天比什么时候都累,不过今天一天的讨论,客栈行会的基本章程算是制定出来了。

    首先通过的是伙计的薪水提案,这些伙计竟然要求薪水月结,还提出了一个最低的薪水标准。

    虽然这个提案让晁四郎很不爽的,但是表决的时候在芸娘这个督办的举手下,最终还是通过了。

    拿到了最低薪水的保证,伙计们干劲十足。

    接下来的一个提案,竟然也是一个伙计代表提出来的,要在全酒泉统一客栈的标准,划定三种客栈的等级。

    甲乙丙三个等级的客栈,从卫生条件,住宿环境和餐食水平综合评定,这个等级一目了然,这等于直接让客人知道客栈的水准,可以更加直观的选择客栈。

    这个提案褒贬不一,有的代表激烈反对,有的代表极力赞成,最后以六票对五票的结果通过了。

    这一套评级的体系,会由这一次扩大会议的所有代表候补代表,一一考察酒泉所有的客栈,然后给各家客栈挂上等级的牌子。

    这都让参加会议的代表们更有动力,这就代表了权力啊!

    晁四郎也从没想过,一个行会的代表竟然有这么多的权力,而他这个行会会长,又能亲手掌握这么大的权力。

    这种滋味让晁四郎觉得着迷,他对于建宁王的统治也不那么抵触。

    一个个这样的行会建立起来,曾牧的署吏们亲自参与制定了行会的章程,酒泉城的各行各业都被纳入到一个个行会的管理之中。

    不过想要发展酒泉,光靠这些行会也是不够的。

    曾牧站上城墙,看着不远处的工业园,这是他规划的工业区。

    为了吸引百工玩家过来投资,曾牧承诺平整土地免费建造标准化厂房,酒泉工业区的优厚待遇发在了论坛后,吸引了不少想要创业的百工玩家的兴趣。

    酒泉城正在逐步焕发生机,等到胡巴依带着他的商队抵达酒泉的时候,都被新的酒泉城面貌惊讶到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甲级客栈

    原本胡巴依的商队终点站就是凉州的武威城,有时候商队时间紧,胡巴依都会直接越过酒泉城,到了张掖城再休整。

    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每停靠一座城市,进了城市里伙计总要放松一下吧,等这些伙计放出去再结合起来,又要花费不少时间。

    若是伙计在城里惹事生非,作为老板的胡巴依还要去捞人,对于赶时间的客商来说,能少停靠一座城就少停靠一座城。

    比起商品更加丰富的张掖,除非不得已胡巴依是不会停靠酒泉城的。

    但是今天不同,因为胡巴依是专门来酒泉城的。

    曾牧算是胡巴依的救命恩人,如果不是曾牧卖的水杨酸药丸,胡巴依说不定就死在那场高烧中了。

    胡巴依也早就在曾牧担任驿下里里长的时候,就已经和曾牧有交情了。

    如今曾牧出任霸府司马,领肃州诸军事,作为老相识的胡巴依,自然不能放过这次攀交情的机会。

    胡巴依专门带了不少珍宝,准备带给曾牧,甚至连胡巴依准备把家人和商行都迁往酒泉。

    既然曾牧如今主政酒泉而来,胡巴依也准备给酒泉增加一点人气,给曾牧提升一下政绩。

    不过等到胡巴依进城的时候,还是被酒泉城的变化惊讶到了。

    酒泉城并没有进行大的改造,地面还是破破烂烂的,但是沿街的店铺都已经整治过了,不再是之前乱糟糟的样子。

    这倒是让胡巴依非常惊奇,如果说一座城市最让商人烦恼的是什么,那就是店铺的占道经营了。

    在唐初,所有的交易都要在市集里进行,对此唐律疏议里有明文的规定,若是不在市场里经营的商人,衙门会处以罚款并且没收货物。

    但是到了高宗年间,长安的商贸发达,光是四个坊市已经无法满足百姓的商业需求了。

    不少宅子临街的商人也觉得每天都将货物从坊市搬来搬去很麻烦,干脆就在自家销售商品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