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章节目录 第507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圣人恕罪,建宁王送给奴的礼物,奴不敢收,全部推给留后院了。”

    皇帝却摇头说道:“倓儿送的都是陇右特产,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收下就是了。”

    “倓儿送礼的时候,已经让留后院送上了名册和礼单,朕都是知道的。”

    高明啊!

    鱼朝恩暗道建宁王高明,送的不是钱,朝廷御史也不好追究。

    送礼前给把送礼的名册和礼单先递给皇帝,这也打消了皇帝的猜忌。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黄门前来通传:

    “圣人,宰相韦见素求见!”

    鱼朝恩正准备躲到屏风后面,却听到皇帝突然说道:

    “倓儿是没有给韦见素送礼吧?”

    鱼朝恩一愣,听到脚步声后,立刻躲到了屏风的后面。

    韦见素捧着奏章,来到皇帝的御座前。

    自然有内侍省的太监将奏章送给到御案上。

    韦见素是宰相,虽然经过上一次的朝会之后,政事堂轮流秉笔。

    但是皇帝明显还是对韦见素颇为尊敬的。

    “韦相匆忙进宫,所谓何事?”

    韦见素掏出自己的奏章,对皇帝说道:

    “圣人,臣弹劾陇右都督建宁王,勾结朔方藩镇,伪造祥瑞迷惑圣上!”

    “郭子仪是朔方节度使,建宁王是外镇地方的皇子,两者若是勾结为祸甚深啊!”

    “臣请召回建宁王和郭子仪!”

    听到韦见素的弹劾,皇帝也坐正了身体。

    内侍省的太监连忙将韦见素的奏章递上,皇帝从桌子上拿起一架金丝的眼镜,认真的看了起来。

    等到看完,皇帝放下眼镜说道:“宰相所议的事情,涉及外镇皇子,统兵大帅,等明日大朝会再商议吧。”

    韦见素却不依不饶的说道:“此等军国大事,当开延英殿,请圣人与诸宰相论之!”

    皇帝只好无奈的说道:“那就请韦相先去延英殿,朕召集群相商议此事。”

    等韦见素满意的走了,皇帝看着御案上的奏章,对着刚刚从屏风后走出来的鱼朝恩说道。

    “拿出建宁王送礼的名册,对一对这些上奏章弹劾的人里,是不是都在建宁王的名单之外。”

    看到皇帝难看的脸色,鱼朝恩连忙带着太监忙活起来。

    这些奏折虽然多,但是只是核对名字还是速度很快的。

    鱼朝恩立刻说道:

    “上奏弹劾的大臣,包括宰相韦见素在内一共三十九人,这三十九人都不在建宁王的名册内。”

    皇帝突然冷笑起来:“太子结党营私竟然到这个地步!连远在陇右的倓儿,都知道这个太子党!朕是不是给太子的权力太大了?”

    鱼朝恩噤若寒蝉,熟悉皇帝的他知道,这是皇帝真的发怒了。

    皇帝又从御案之上拿出一本贴了鸡毛的加急奏章。

    “鱼朝恩,你先看下这本奏章。”

    鱼朝恩小心的接过了奏章,一看到这是颜真卿和李泌联名上的奏章,鱼朝恩愣住了。

    这么快灵武那边就有结果了?

    鱼朝恩小心翻开奏章,当看到最后两人的汇报结论:

    “灵武龙骸勘验无误,龙骸现世乃是陛下上承天命,下应黎明之兆。”

    “宜当克复天命,扫荡叛军,混一海内!”

    鱼朝恩傻了,灵武龙骸祥瑞竟然是真的!

    颜真卿和李泌,一个是朝廷公认的硬骨头,一个是陛下最信任的大臣。

    他们和杜鸿渐没有私交,和建宁王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这两个人都作证龙骸是真的,那可不就是真的祥瑞了!

    鱼朝恩立刻跪下说道:“陛下御龙气而登大位,定能克复两京,收复社稷!”

    皇帝的心情好了不少,但是他依然心怀怒气的说道:

    “你现在去政事堂,召集其他宰相去延英殿议事。”

    “另外,偷偷将这份奏章交给裴冕,明白吗?”

    鱼朝恩立刻说道:“奴明白!”

    第三百六十七章 朝堂风暴

    八月二十日,下旬上朝的第一天。

    皇帝再开延英殿,和宰相商议朝臣弹劾建宁王和朔方军镇的事情。

    这一次朝臣上书,可谓是声势浩大。

    东宫一系的官员一起上书,甚至要比上一次郭子仪兵败收到的奏折还多。

    而这一次弹劾的矛头是都督陇右的建宁王和朔方军镇全体。

    也就是包括正在领兵进攻两京的郭子仪在内的,朝廷目前最顶级的一批将领。

    有识之士都是忧心忡忡,恐怕这一次大朝争又要迁延前线的战事,应该朝廷和伪燕决战的大局了。

    无数读书人对此愤怒不已,朝廷大战在即,这帮大臣们竟然还在党同伐异!

    也难怪两京迟迟还不能收复!

    可接下来的局势,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御史中丞颜真卿,秘书监李泌,加急送来了灵武的调查结果。

    灵武龙骸确有其事,这祥瑞是真的!

    延英殿会议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所有参会的人都缄默不语。

    这是皇帝和宰相议事的会议,自然不可能透露会上的内容。

    但是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宰相韦见素自请辞职,皇帝以劳苦功高挽留他,但是韦见素连续三次表请辞。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