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碧曦[快穿]

正文 147.053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天子是不能背上不孝之名的。www.83kxs.com

    在王太后把一切摆上了明面, 朝中宗室皆知的情况下,刘彻作为王太后的亲生儿子, 根本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唯有妥协。

    此时, 无论王太后病了,哪怕是打了一个喷嚏, 第二日便能有数不清的上书来给刘彻讲孝道乃是汉室立国之根本, 不孝何以为国君。

    而王太后若是此时薨逝了,所有人都会认为,刘彻作为亲子, 犯有弑母之罪。

    毕竟在偌大的汉宫之内, 能够让王太后一向康健的身子一朝暴毙, 只能是作为汉室天子的刘彻了。

    汉室以孝治天下, 并不是摆在明面上的说辞。

    前朝曾有人因为不孝,而被废黜官职,流放千里。

    文皇帝时候,缇萦以身相替, 请求进宫为奴婢以赦免父亲淳于意,免于肉刑之举, 就打动了文皇帝, 赦免了淳于意。

    汉惠帝刘盈在吕后威逼其迎娶自己的方十三岁亲外甥女为后,让刘盈亲眼看见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惨状, 都不能奈何吕后, 除了吕后当时权重之外, 更是因为吕后乃是刘盈之亲生母亲。

    以子而不敬母,乃是大不孝。

    这已经不是先秦礼崩乐坏,对道德礼仪肆意践踏之时代。任何一个朝代,要想取得天下人的信服,皇室必须作为天下人的榜样,以身而作则。

    今日刘彻敢不敬自己的母亲,让王太后有恙,明日就有人敢杀了自己的父母,进而谋逆。

    天子是君父,是天下人的君王,被天下人视为父亲。swisen.com

    侍奉君父,既是对于君主的尊崇,也是对于父亲的孝道。

    这就是汉室以孝治天下的根本。

    所以,汉景帝在窦太后想越过自己的儿子,立梁王刘武为皇太子时,根本不敢自己来反驳窦太后,一筹莫展之下,只得让朝臣宗室挨个去规劝窦太后,而不是想着废黜窦太后。

    汉室国祚逾六十载,一个以孝治天下的王朝,竟然废黜了天子的母后,这是何等的笑话?

    即便吕后窦后干政,无论是惠帝也好,景帝也罢,都未曾对她们本人做过不孝之举的。

    朝野,舆论,天下人的眼睛都在看着他们。

    苏碧曦深知,王太后此举看似简单,却把刘彻置于一个绝境。

    身为汉室天子,被自己的母后以性命相逼,本身就是不孝之举。若是王太后有所折损,刘彻留在史上的骂名可谓是注定的。

    须知,除高祖皇帝外,所有汉室帝王的谥号前皆有一个孝字。

    刘彻竟然逼得自己的亲生母亲有恙,哪里配得上一个孝字?

    谥号乃是后人给驾崩后的帝王所敬上的。

    即便是刘彻身为汉室天子,也无法管得了后世给他所上的谥号。

    没有一个皇帝不在乎自己在青史上的功绩,不在乎自己在后世的名望,不在乎天下人对自己的看法。

    若他真得不在乎这一切了,那恐怕离亡国也不远了。

    更何况,刘彻继位之初便在全力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之理念,究其根本,不过仁孝。

    仁者,首先便是对待父母之仁爱。

    孝者,孝悌也,百善孝为先,对待父母之孝,乃是儒家学说立身之根本。

    在刘彻遵循礼法,给太皇太后守孝一年的时候,竟然传出了不孝太后之举,岂非是刘彻在打自己的脸面,把自己的话放在脚底下踩?

    天下人首先绝不是认为是王太后不慈,而是认为错的是作为亲子的刘彻。

    圣人说过,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一个不孝的帝王,何以在天下推行仁孝的儒家?

    而刘彻本人,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绝不是没有感情的。

    王太后此等,可谓诛心。

    所以当刘彻带着魏其侯窦婴,文锦翁主前来太后所居殿阁时,王太后胸有成竹地跪坐在上位,脸上虽然没有一丝笑意,但是眼中却是划过得色。

    她早就知晓刘彻定会抬出窦氏来。

    只不过太皇太后去后,窦氏定是要失势的,她根本丝毫不把窦氏放在眼里。

    平阳长公主及隆虑长公主行礼过后,便带着宫人皆退了下去。

    平阳长公主在临走之前,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着白色素服,显得更为俏丽的苏碧曦。

    王太后抬手止住几人的叩拜,径自看向刘彻,“彘儿,你来此,可是要答应阿母的几个请求?”

    刘彻容色冷凝,目中透出寒意,“儿子今日与魏其侯,文君前来,是有一些话要与母亲商谈。”

    “你带魏其侯来,我倒是懂的。那你带这个半路出家的宗室女,是来给我们煮茶的吗?”王太后讥讽地看了一眼苏碧曦,冷笑出口。

    “臣女确是来给诸位煮茶添水的”苏碧曦不动声色,柔柔地笑了笑,却是指了指内室的幔帐,“只是不知武安侯隐于此,见陛下而不跪,又是所为何事呢?”

    刘彻跟窦婴皆吃了一惊,他们都未曾察觉到内室之中还有人在,不想田蚡竟然藏于此。

    王太后见被戳穿,却没有丝毫难堪,头发都不曾动一下,“田蚡,你既是要拜见陛下,便出来吧。”

    幔帐被一层层拂开,同样身着白色素服的田蚡从内室走了出来,不慌不忙,举止从容地向刘彻行叩拜大礼,“臣田蚡见过陛下。”

    未等刘彻开口,王太后便让田蚡起来,“好了,彘儿,既然人都到了,有什么话便说吧。”

    “太后容秉,臣女斗胆,为陛下信重,又为窦氏女,愿为陛下及太后居中调停。愿太后能够体谅陛下之意,早日重归于好,乃是汉室之幸,天下之幸”苏碧曦躬身,柔声道来,“太后料想,也是愿今日之危局,能够早日平顺渡过的。”

    王太后自是知晓苏碧曦如今受刘彻宠幸,便漫不经心地抬起手,放在案几上,“那是自然,汉室江山平顺,吾纵万死也是愿意的。不知文锦有何良策,可说与吾听。”

    刘彻向苏碧曦点头,苏碧曦欠身一礼,“陛下将收回太后与武安侯在瓠子以北,黄河北岸,隶属于太后及武安侯的封地,以作为整治黄河水患之用。黄河之险,乃是关乎数十郡县百姓,太后身为汉室太后,定是愿意为子民所虑。”

    “放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