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大汉重生

正文 第319章 孙氏之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气氛已经偏向于战了,再纠结估计周瑜该翻脸了。www.83kxs.com

    周瑜年少有成,年纪轻轻便辅佐孙策从无到有打下江东这大片江山。若非孙策早逝,以周瑜的统兵才能,真有可能成兵仙韩信般的成就。

    韩信虽强,那也得刘邦那般豪迈之主才能成就他的“兵仙”之名。

    虽然他也成就了刘邦的帝业和大汉数百年的江山。

    孙策留下的遗书要他扶持孙权守住这一方水土,实在扶不起可取而代之如果有一天面对曹操刘备的南侵而实在难保时,可向刘琦求助。实在不行,可带着一众兄弟降于刘琦。

    周瑜不论做帅还是做人其实都是非常优秀的,只一点限制了他成为雄主的空间他太完美,完美到自恋,自恋到目空一切。他太骄傲了,在他心里除了孙策,没有真正地服过一个人。他看不起草莽出身的刘备,也看不起柔弱的孙权。也许与孙策相交也更多一些友情,少一些主臣之情。

    他难以接受向他人求援,低头求助就等于承认了刘琦更强的主导地位。有朝一日刀兵相向时,如何让麾下的勇士们直面刘琦大军?

    况且,求援之事理应由江东之主孙权提出来才是。万一刘琦的部队开进江东,打跑了刘备,却又如何送走刘琦?

    拼死一战,胜可保孙策一世心血,败可保己一世骄傲的羽翼。

    至于降刘琦?没想过!

    周瑜定下计策,留下程普、韩当,归孙权统领,留在鄱阳与孙权新提拔的吕蒙、潘璋、丁奉、陈武、凌统等将固守城池,阻刘备西进。自己则带着鲁肃、黄盖、凌操、蒋钦、董袭、虞翻等将领鄱阳水师两万余人出鄱阳湖,袭刘备之江东大本营秣陵,欲使刘备首尾不能相顾。

    刘备放了徐盛的一万水军在秣陵周围,其他大军都向孙权控制的区域推进了,说是大军十万,其实分散到路也就没多少人了。这也是真正遇见周瑜的抵抗他便很难再前进的原因。

    后续从青州调来的田豫所率的两万大军已经往南进入会积稽,准备收复山越并向临海进军的。

    蒋钦降于孙策后,一直跟随周瑜在柴桑训练水军。而黄盖、凌操、董袭等将本身水战能力也不弱。周瑜手中的兵也是打下江东的功勋之师。

    这阵容对付徐盛应该是毫不费力,纵然徐盛已经设寨立营,严守长江两岸。

    这条长江水道周瑜太熟了!

    孙策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得刘繇毫无还手之力,主要就是靠孙策和周瑜的水陆两路大军互为犄角,左右夹攻。让刘繇防不胜防!

    同样对于徐盛来说,周瑜才是吴郡的主人。哪里适合设寨防御,哪里适合登岸进攻,周瑜都比他清楚得多。

    所以,防不住是正常的。

    大将都被刘备带到鄱阳前线去了,徐盛再能也双拳难敌四手。

    水上不敌蒋钦,陆上难抗黄盖,指挥又距周瑜太远。

    败,才是最正常的结局。

    可是

    周瑜虽然抄了刘备的后路,却没能影响战局,引刘备回援。

    因为田豫的部队调转了马头,由南向北将周瑜的大军逼回了秣陵,而不得收复其它被刘备占据的城池。不是能力不够,也不是战力低下。而是面对同样优秀的田豫和强劲的两万青州兵,分散了的以水军为主的江东兵实在难以力敌。

    虽然周瑜麾下的将领更强,但田豫带来的管亥、孙观、孙礼等前黄巾将领也不弱。

    至少在陆地上的遭遇战,拥有骑兵的青州军确实更强。

    而徐盛为保存实力而东撤的淮南水军则从徐州带回了更多的将士。

    当然,周瑜毕竟是周瑜,就算系统力处于绝对的劣势,又面对田豫和徐盛的水陆夹击,他依然能从容面对。

    居城而阻田豫,临水而拒徐盛。

    多次交锋,依然胜多败少。

    但是

    这解不了鄱阳之危!难以对刘备构成实质上的威胁。

    问题是刘备成功策反了刘繇。

    别以为这个屡战屡败的刘氏宗亲毫无价值,他可是名正言顺的扬州刺史。刘繇素有才名,又为政清廉,其实定深得扬州民心的。只不过不通军事而屡败于孙策罢了。

    他的决定可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当地士人的方向的。

    毕竟刘备顶着皇帝亲赐的“皇叔”之名,又得正宗的皇室后裔刘繇以可,是可以拉拢许多名士的。

    孙权的处境越来越差。

    鄱阳郡内除了坚守的鄱阳城和水师大本营柴桑外,几乎都渐渐地归于了刘备。

    不管是老将程普、韩当,还是后起之秀吕蒙、凌统,谁能挡得住张飞、魏延?

    守城的压力越来越大,刘备的部队打得孙权开始怀疑人生。

    另一方面,刘备让孙乾等人不断地向孙权洒出糖衣炮弹。说孙权只要肯降,可上书天子,表其为交州刺史。刘备既已娶孙权之嫂乔氏,便愿行兄长之事,永世与孙家交好。

    打又打不过,周瑜虽然传来占得秣陵的捷报,却不能改变战场形态,刘备根本不回救。

    主张投降的文臣们又开始劝说孙权了。

    再打下去无非就两条路:城破人亡或弃城而逃。

    能往哪儿逃呢?

    投靠刘琦,那这一世孙家的争霸之路也就走到头了。而江东的名士们却很难在刘琦手下的众多谋士中谋得好的前程。难道逃往交州,投靠士家兄弟?刘备很了扬州会放过交州?与其最后还是一败,不如现在就降,再让刘备去打交州,完了做个现成的刺史罢了,至少还能保一家平安!

    就算失去兵权又如何?

    大不了以后谁赢了降谁!

    孙权在纠结。

    没有人不想好好活着,眼下的天下大势,双刘一曹明显的已经坐大。包括曹操依然是打着汉帝的旗号,也就是说大汉江山,刘氏气运未尽。得不了天下,拼命做一个反贼有何意义?还不如做一偏远之州的大吏,天高地远,自由自在来得好一些!

    吴夫人也不管孙权了,叫别打非要打,这下试过了?只是整日愁眉苦脸的对着尚香和孙儿孙绍。

    外事问周瑜似乎也没什么用了!

    实力的悬殊让江东孙氏已失去了争霸的机会。

    苦苦支撑,何苦来哉?

    关键时刻,孙权又退缩了,把自己关在房中三日不出。

    或许他在等,等周瑜传来逆转战局的消息。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