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汉末乱世

正文 第235章 荆州惊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曹操确实吃定了荀彧,他可不怕荀彧会反了他。荀彧的分析是正确的,曹操让荀彧去劝阻张昀,荀彧假如劝阻不住,曹操就有杀荀彧的理由。荀彧假如一去不复返,曹操就把颖川荀氏一族就都杀了。

    曹操奉行宁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他理念,荀彧为曹操立下的功劳足可昭日月,因为荀彧暴露出了反对曹操之念,曹操仍然想杀就会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屠刀在手,谁敢不服?

    曹操率领文武来到许都后,派人拟制两份诏书,一份诏书给张昀,命令张昀把队伍拘束于各营地,不许外出。这份诏书,由荀彧亲自送往吴郡。另一份诏书讨伐刘备,等刘表一死,就向外公布。

    献帝虽然掌控着玉玺,曹操不用征求献帝的意见,强令献帝拿出玉玺给诏书盖印。

    什么叫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就是。曹操掌控着献帝,献帝就是他的工具,对曹操来说,最后的征战马上就会到来,他再也不用掩藏自己的野心,而大胆胁迫献帝遵照曹操的意图行事。

    作为献帝来说,曹操迁往邺城那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最快乐的时段,虽然令不出皇宫,但却无忧无虑,在皇宫中过逍遥快乐生活。献帝惧怕曹操,不等于就喜欢张昀,献帝刚来许都时,把张昀真心当成亲大哥,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张昀身上,但随着张昀建立的功勋越来越多,实力越发展越强大,献帝也把张昀当成了敌手,以为不管是曹操,还是张昀,两人中任何一方获胜,都不会再让他当皇帝。

    献帝只想过一天算一天,曹操和张昀都不想得罪,任由这两人处置。献帝盼望曹操与张昀之间永远保持均势,使他可以在夹缝中生存。

    曹操用玉玺给曹操僭越写的诏书盖印,献帝全都看在了眼里,尤其是曹操用诏书命令张昀把队伍约束在营地这一点,让献帝极为恼怒,曹操这一手一箭三雕,一是分化瓦解了献帝与张昀之间的关系,使张昀对献帝必然产生怨恨之心。二是张昀在曹操出兵荆州时,假如遵旨不出兵,曹操就会得寸进尺,在消灭刘备的同时,吞并了刘表。张昀假如出兵,就是抗旨不遵,使张昀失去道义支持,曹操就可以号令天下之兵讨伐张昀。三是曹操用献帝之名讨伐刘备,胁迫张昀拘束军队,会让不明真相的忠臣寒心,会无所适从。在献帝有难时,谁还愿意勤王?

    献帝感到好无奈,好孤独,好难过,堂堂一国之君沦落成为了曹操手中的玩偶,曹操想怎么摆布,就可以怎么摆布。

    献帝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诏书盖上玉玺后,就拿着返回许都丞相府,叫来荀彧,把诏书交给荀彧说:“文若,你拿着天子诏书,星夜兼程赶往吴郡,命令张昀把各地队伍约束于大营,告诉他,这是献帝的命令,他假如敢违背,就是谋反,要遭到天下诸侯共同讨伐。”

    让荀彧去宣诏这一手,极其恶毒,不仅可以防堵荀彧投靠张昀,还可以使张昀对荀彧不满,使两人走不到一块去。

    曹操能成为乱世枭雄,屡屡以弱胜强,靠的就是出众智慧,非凡胆略。

    荆州不比冀州,张昀在冀州没有多大的相关利益,曹操在攻打冀州时,可以不顾张昀的感受。张昀事实上也没有出兵干预,甚至还远征了西域。可是荆州处于张昀三面势力包围之中,曹操清楚,他一旦出兵荆州,速度假如慢了,张昀必然会出兵,而且多方情报显示,张昀已经在西北,东北和寿春一带开始做应战准备了。曹操采取先下手为强策略,妄图用献帝之名,下诏形式,阻止张昀出兵。曹操以为未来要想与张昀决战,必须夺得荆州,合并兖冀幽荆四州之力,才能有打败张昀的可能性。荆州是曹操实现宏图大业的最后一块拼图,不管冒多大风险,都必须夺取。

    荀彧闭上眼睛,重重叹气,只说一个诺字!

    诏书在荀彧手中显得何其沉重,荀彧坐在奢华马车里,身旁坐着美艳婢女,车箱内香气弥漫,色调温馨,但气氛却凝重。

    荀彧双手撑着大腿,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前方,车厢摇晃,荀彧保持不动姿态。

    天气很热,有汗水从额上渗出,婢女小心翼翼用香帕替他擦拭。荀彧仍然一动不动。

    荀彧是大才子,要在平时,荀彧外出,必然兴高采烈,时常会吟诗作赋,但现在荀彧却象木头人一样,脸色灰暗,目光散乱,肩上仿佛压着沉重巨石。

    侍卫队长催马跑过来,在车箱外,大声说:“令君,这样行走,速度太慢,三天了,我们才到汝南,赶到吴郡有可能得花一个月时间。”

    荀彧掀开帘子,太阳行将落山,说:“今晚就入住这一带村子,我要看看张昀治下农村情况。前往吴郡,速度慢些没有关系,一个月就一个月。”

    荀彧应对曹操之策,决定采用拖字诀,一个月在平时看似不长,在这种时候,每天都有可能有新变化,一个月内有可能会发生太多事情。譬如刘表早亡,刘琮继位,曹操等不及,出兵。张昀没有接到圣旨,也出了兵。

    荀彧具王佐之才,为使自己不至于陷入两难境地,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路上慢慢走,走到那里,就在那里考察民情。由于没有来得及向张昀宣旨,导致张昀出兵和曹操决战,曹操就不能怪罪荀彧。

    曹操要怪也只能怪局势变化太快。

    汝南一个村子里,荀彧在大量人员陪同下,走在村道上。

    在荀彧的想像中,汝南经历战火,理应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可是村子里秩序井然,百姓生活安定,荀彧在一户人家门外,向里观看,百姓家四口人围着桌子吃饭,桌上有三个菜,每只碗中都盛满大米饭。四口人全都衣着整齐。

    荀彧震惊!首先百姓家哪来碗?这是普通农户,田中稻谷还有几个月才收割,现在百姓理应吃的是杂粮,怎么可能会有大米?

    农户主人看到荀彧一行在门外观看,赶紧放下碗筷,出来向荀彧行礼。

    荀彧走进农户家,翻看米桶,米桶内盛满大米。

    荀彧问农户主人哪来这么多大米?

    农户主人报告,吴王国对这一带免税赋,官府帮助修水利,发种子,累积两年粮食,家家都积谷甚丰。

    荀彧慨叹,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透过这一农户就可得知吴王国是何其富有,这才是大汉应有气象!

    荀彧每天只走几十里路,每到一处,都观察情况,越接近寿春,经济越繁荣,百姓生活水平越高。百业兴旺,作坊密布,很多百姓家开始用砖砌房,道路越来越好,农田中的水渠也越来越多。

    荀彧对张昀由此也越来越佩服,崇敬之心越来越强烈!

    正如荀彧所料,局势变化极快!

    荀彧刚到寿春,襄阳就发生了惊天大事,刘表病逝了。

    蔡瑁张允等立即奉刘表次之刘琮为荆州牧,在给刘表办丧事之时,竟然连长子刘琦都没有通知。

    刘备出席了刘琮担任荆州牧仪式,仪式结束后,回到樊城家中,立即和诸葛亮商量对策。

    刘备过去把宝全都押在刘表长子刘琦身上,他没有预料到刘琮会当荆州牧,出现了严重误判,对刘备夺荆州计划之实施产生了严重影响。

    刘备非常焦虑,只能问计于诸葛亮。

    诸葛亮对局势也一直在思考着,刘备问计,他早有办法,立即建议刘备派人通知刘琦,或者让刘琦集江夏江陵一带兵讨伐刘琮,或者自立为荆州刺史,与刘琮抗衡。

    刘备听后,立即请诸葛亮给刘琦写信,派人送往江夏。

    曹操特使贾诩秘密会见刘琮蔡瑁等,贾诩告诉刘琮蔡瑁等假如投降曹操,刘琮仍然当荆州牧,蔡瑁等将获得提拔。假如不投降,曹操已举百万大军南下讨伐刘备,到时一并把荆州消灭了。刘琮等吓得魂飞魄散,经过秘密商议,立即决定投降。

    张昀在吴郡,对荆州发生的变化也已掌握,以为和曹操决战的时刻马上就会到来,决定让陈登在吴郡留守,率领司令部和警卫队前往马鞍山,在曹操南下时,前往寿春原王宫,在那里指挥与曹操在荆州的决战。

    为了锻炼自己的长子张煦,张昀决定路过毗陵时,带上正在屯田的张煦,让其待在司令部学习打战之道。

    张昀在现代对荆州的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但知道曹操大军南下,荆州就很快投降,在张昀看来,仅知道这一点就已足够,因为细节变化太大,即使熟知三国史,到这种时候,也已作用不大。现在必须以我为主,该出手时就得出手,再有任何的犹豫彷徨都不合时宜。

    张昀随着年纪的增大,紧迫感越来越强烈,统一大汉后,他还要远征美洲和欧洲非洲,要干的事情太多太多。假如还顾忌太多,张昀以为会严重影响在有生之年,把全球全都征服计划,会使大汉工业革命进程延迟爆发。

    张昀的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他,要求他前进,前进,再前进!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