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春秋大领主

章节目录 第303章:喜从天降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吕武真心觉得挺迷的。</br>    已故的士燮想要把范氏从各种漩涡里摘出去。</br>    结果,他一死,儿子士匄却又要带着范氏重新进场?</br>    这、这、这……</br>    这么一搞,士燮不是白死了吗???</br>    “府库无如此多储备,需得一岁方有。”吕武也不管士匄是个什么打算,有生意就接呗。</br>    其实,真的要挤一挤的话,老吕家还是能拿出那些东西的。</br>    只是吧?不能士匄说要多少,吕武立刻答应下来。</br>    要不然,平时储备那么多的武器装备,是要做什么?</br>    再来的话,容易被人窥视到老吕家有多大的产能。</br>    士匄微微皱眉,问道:“如今可供多寡?”</br>    吕武想了想,说道:“甲五百副,戈三千、剑五百,箭镞三十万。”</br>    应该是觉得数量不够的关系,士匄眉头皱得更深了一些。</br>    士匄问道:“刨除各家?”</br>    要插队?</br>    吕武有点不想跟士匄说话了。</br>    买卖讲的就是一个诚信问题,先来先得是最基本的交易守则。</br>    怎么能动不动就搞插队呢!</br>    士匄压低了声音,说道:“范氏愿加价一成。”</br>    这是加不加钱的问题吗?</br>    是作为生意人,到底讲不讲诚信啊!</br>    士匄咬了咬牙,复道:“两成!”</br>    成交!</br>    另外,吕武琢磨着是时候再增加一波产能了。</br>    范氏不会是唯一一家想在极短时间内增加军力,又或是扩充自己军械库储存的家族。</br>    他们有自己的甲胄和武器作坊,规模方面肯定还不小。</br>    一定是内部在加班加点打造,却跟不上需要。</br>    还有一点就是,老吕家的甲胄和武器已经得到检验,被各个家族所认可,其余各家却还没有研究出配方。</br>    金属也需要配方?</br>    这完全就是废话了!</br>    冶炼铁不独老吕家会。</br>    只是老吕家配方正确,能够打造出合格,乃至是优秀的铁质装备。</br>    其余各家的铁剑在质量上不达标。</br>    过于脆是每一家都遇到的难题。</br>    他们自己打造出来的铁质武器跟青铜武器交锋,断掉的是铁质武器。</br>    这么一搞,谁敢用自己打造的铁质兵器?</br>    而老吕家已经解决了过于脆的致命缺点,甚至在锋利上远超各家。</br>    要不然防锈已经不再是秘密,他们用不着还需要向老吕家购买。</br>    脆不止是武器的交锋,还体现在甲胄上面。</br>    因为脆,自然也就无法打造铁甲。</br>    事实就是那么一回事!</br>    不是一块铁就能作为防具。</br>    一样是铁片,箭射在老吕家的铁甲上也就凹进去一个点,甚至可能就只是留下一道擦痕;射在各家自己打造的铁甲上,铁片“咔吧”一声碎了,也就起到一个缓冲作用。</br>    所以了,真的想跟上时代,各家要么是研究出正确的配方,要不就只能是向老吕家进行采购。</br>    吕武离开范氏,半路追上了魏相和赵武所在的队伍。</br>    不管是魏相。</br>    还是赵武。</br>    两人没问士匄为什么特意将吕武留下。</br>    吕武自然也不会去说。</br>    他们花了七天的时间回到“新田”这个都城。</br>    到了之后,各自分道扬镳。</br>    赵武要回自家的封地,主要是处理赵庄姬交出来的那些家族,使他们成为赵氏的一部分。</br>    关于这一点,赵武充满了干劲。</br>    吕武因为职务的关系,一时半会无法回到封地,只能是遥控封地的发展。</br>    他回到“新田”住宅的第一时间召唤家臣,提到增加军械生产效能的事情。</br>    而这个还需要问过卓,才能拿出一个方案出来。</br>    魏相没有具体的职务,他目前跟邦交有些挂钩,却又不是专门负责邦交的人。</br>    晋国的邦交一般是由各个卿位家族负责。</br>    范氏的士燮没有病故之前,做了一些跟列国脱钩的事情。</br>    几个本来应该由范氏去联络的列国,有的自己找新的大腿抱,个别几个则是晋君姬寿曼安排人进行接洽。</br>    羊舌氏的重新活跃就跟国君的安排有关。</br>    羊舌职有点中央调度的意思。</br>    嫡长子羊舌肸频繁来往于几个诸侯国,帮国君进行跑腿。</br>    显现的趋势就是,羊舌氏开始担负起为国君联络友好诸侯国的重任。</br>    吕武不知道其余人怎么看。</br>    他只知道国君挑动了各个卿位家族的神经。</br>    范氏的士燮为什么那么做,是范氏自己的事情。</br>    国君立刻打蛇随棍上,其实也没有什么错。</br>    关键晋国对外邦交历来就是卿位家族的福利,每年都能因此而受益良多,甚至还能操控国际局势。</br>    国君开始进行插手,是不是代表着什么特殊信号?</br>    然后,羊舌氏自己没点逼数吗?</br>    什么时候“卿”的事情轮到一个中等贵族,尤其是羊舌氏这种要实力没实力,论影响力只能啃老,拉不出一个“师”的家族来插手了!!?</br>    什么?</br>    魏氏也插手邦交了?</br>    那能一样嘛!</br>    魏氏能拉出三四个“师”啊!</br>    这个就是最大的不一样!</br>    卿位家族中的韩氏,卯足劲又不顾及质量,最多只能拉出一个军团。</br>    刚刚成为卿位家族不久的中行氏,没有荀氏(含智氏)的大旗,以本家的实力也就最多能拉出两个“师”。</br>    从硬实力来衡量,魏氏真的不差。</br>    更不要提,一旦魏氏需要的话,吕武很乐意拉出自己的部队鼎力相助。</br>    除了阴氏之外,魏氏绝对还要其他的盟友。</br>    而这,也是实力的一部分!</br>    晋国搞成这般模样,最大的锅还是要扣在栾书头上。</br>    只因为栾书又一次打破了卿位的传承有序。</br>    荀庚病故之后,哪怕荀氏能有一个卿位,该出来的也是荀氏本家,不应该是扛起中行氏的大旗。</br>    偏偏中行氏的实力比较一般。</br>    中行偃每一次还不愿意用荀氏本家的力量。</br>    好歹是一个“卿”,屡屡拉出一个“师”来应付,但凡有点实力的家族,谁不会去进行比较?</br>    不用说其余人了,刚刚崛起的吕武多少也冒出过“我上我也行”的想法。</br>    现在的“德要配位”所指的是有多大的身板就干多大的事情。</br>    实力与地位不匹配,造成的就是“德不配位”的局面。</br>    中行偃要是不想动用荀氏的力量,他就该从新军佐的职位开始干起,不应该一成为“卿”就担任上军佐。</br>    干了插队的行为,早就惹得其余“卿”不爽,偏偏还去守什么自以为是的原则。</br>    搞笑呢!?</br>    这是将其余“卿”,包括一些实力强大的中等贵族,当成猴子在逗着玩。</br>    也就别怪国君开始不讲道理。</br>    而国君指派羊舌氏开始参与卿位家族才能玩的邦交游戏,又进一步打破了某些既定规则。</br>    等于说,晋国原有的既定规则正在被逐步瓦解。</br>    “嗯???又要出使?”吕武非常惊讶地看着魏相,搞不清楚是个什么状况。</br>    魏相颔首说道:“此次需得奔走于鲁国与齐国。”</br>    没记错的话,国君和栾书都不在,负责看顾国家的是韩厥。</br>    魏相像是知道吕武为什么而惊讶,说道:“正是下军将之命。”</br>    吕武心说:“韩厥也开始要搞事啦?”</br>    原来是齐国与鲁国因为一个叫“莒(jǔ)”的小国发生了龌龊。</br>    这个莒国其实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国家,长期受到鲁国和齐国的压迫,不得不像是墙头草一样左右摇摆。</br>    这一次鲁国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了?</br>    他们威胁莒国必须严格听从鲁国的命令,立刻、马上、当即地跟齐国划清界限。</br>    齐国不知道也就罢了,顶多就是事后再教训莒国和鲁国。</br>    偏偏鲁国将事情干得很粗糙,一开始就被齐国所知道。</br>    现在的情势是,鲁国和齐国的国君都率军外出,也就是南下去征讨郑国了。</br>    虽然一样是国君率军出征,国家的实力不一样,发生事情后的情况也就不同。</br>    说白了就是鲁国已经拉不出多少军队。</br>    齐国却还能拉出足够的军队。</br>    “齐国陈兵于鲁、莒、齐三境交界,齐执政控诉鲁国不端,若无交代便要讨伐鲁国。”魏相有些哭笑不得地讲了这么一句。</br>    吕武还是知道齐国跟鲁国已经不对付很久了。</br>    这一次齐国找到机会,还是鲁国自己送上门的,能放过吗?</br>    而现在的问题是,晋国带着一帮小弟再次南下,一旦齐国跟鲁国打起来?</br>    不用多想的事情!</br>    鲁君黑肱绝对是立刻回师,</br>    要不迟了的话,等鲁君黑肱回去,说不定连家都没有了。</br>    鲁国一跑?</br>    齐君吕环肯定也要带兵回国的。</br>    这样极可能导致联军直接解散!</br>    魏相递出一册盖着封泥的竹简,一边说道:“下军将命我转交予你。”</br>    吕武接过来,查验了一下封泥,发现盖着国君的印玺,心里一动,想道:“国君将印玺留给了韩厥?”</br>    这是国君对韩厥的信任啊!</br>    没记错的话?</br>    韩氏好像也是公族来着。</br>    只是,大家伙好像都没有当回事。</br>    韩厥的这一道公文中写得很清楚,任命吕武为正使,魏相为副使,出使齐国与鲁国,解决两国的这一次争端。</br>    吕武有点意外,更多的是惊喜。</br>    这年头在晋国能当使者可不简单。</br>    代表的是能插手国际事务。</br>    而能插手国际事务,其实就是迈出了踏向卿位的步伐。</br>    吕武当没想立即开始争取卿位。</br>    可是,他很想让国内与国外习惯阴氏的存在。</br>    魏相不知道吕武在想什么,笑着说:“下军将言及你乃天下第一,必使齐、鲁不敢造次。”</br>    吕武听懂了潜台词。</br>    要带兵前往。</br>    一旦齐国或是鲁国不老实,就打到他们老实听话。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