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诡秘边界的探求者

章节目录 第一百二十七章 真伪莫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而抓捕到克劳利和布林之后,他们回到警署的时候,也分别收到了由第三调查队伍经过有关人员中转过的讯息和资料,以及和警方的情报。

    第三调查队伍转述过来的情报应该是转给拉朗的,不过凑巧两位追猎人也在警署,所以就支开约恩迅速翻阅了起来。

    第三调查员队伍主要转述了以下几点情报。

    第一点是解释了名为“隐秘之名”的特殊秘法。

    第二点是“倒吊亡者仪式”的有关记载,接着诠释了“隐秘之名”和“倒吊亡者仪式”与这次案件的关联性。

    第三点是死亡司南在搜寻弗雷德里克·奥日里埃的死源地点时候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

    第四点是关于凯特·蒙马特的身世调查报告。

    第五点是一些关于卡斯里安府二十六年前的溺亡案件和失踪案件的记载。

    第六点是他们和神父接触的途中,发觉到的异常。

    第六点是关于卡斯里安府族墓的异常事故。

    第七点是他们接下来的调查动向。

    首先“隐秘之名”和“倒吊亡者仪式”确实与克劳利的所作所为有着很大的联系,前者是他藏匿“祂”线索的手段,后者是他取走祂力量的办法。

    而从这些转述的情报结合克劳利的叙述,也确实可以推理出一些问题。

    在调查队伍转述的情报中提及过在公历年元年前十年,也就是距今大约九十年前,在亚维兰周边区域存在过一个‘逝死者教会’的密教教团,而他们曾经用过“倒吊仪式”来为教团成员进行晋升,从“倒吊”这个相当独一无二的仪式手段来看,应该就是“倒吊亡者仪式”。

    先前克劳利大致有提及这么一句话——“对于我的任性而为,他终究没说什么,接着只是指着书房的方向,告诉我他所有的遗产都放在了那里,东西不多,仅仅是一笔资产,房子的地契,丰富的诡秘典籍和手记,加上不多的素材,而这些,就是他的全部了,人生五十年的全部,都在那里。”

    重点在于“人生五十年的全部”这一句话,不过芙丽卡认为这句话并非是指克劳利的导师的年龄只有五十年,应该是指他成年后孤独的五十年的探求之路,那么他的实际年龄应该有七十岁。

    而克劳利还说过这么几句话——

    “而他用一些手段占卜自己的余生,多次占卜下,得到结果完全一致,他的余生仅仅只有七年。”

    “他终生未婚,并无子嗣,对他而言,人生是六十年的严冬,是六十年的血与泪凝结成的冰河,而他最后来到亚维兰的一处郊区,在那里平静地等待自己生命的终结。”

    六十岁加上七岁,那么这位导师在死亡的时候应该正好六十七岁,而克劳利一直没有提及他的导师的具体死亡时间,不过克劳利有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继续研习着他的遗留之物,谋求着晋升素材,而在今年年初,我成功晋升到了序位一……”

    而这就说明他的导师应该是去年或是前年的时间里逝世的,便于计算,简单当做他有七十岁。

    而另一件有关倒吊死者案子发生在公历年十七年,这一回涉及另一个叫做‘万古会’的邪教教团。

    而八十一年减去七十年,也就是十一年的差值,也就是说在这起倒吊亡者案件里,克劳利的导师已经有六岁了,当然实际年龄或许会有两三岁的偏差,总之他的导师在这一起倒吊死者案子发生的时候,他尚为年幼。

    而之前克劳利有提到过在他的导师年幼之时,他父母所在的组织遇到了一些变数,接着遭到了追猎人的清算,时间上正好与这次事件相吻合。

    接着根据资料,“万古会”的活动领域和势力影响范围大体在亚维兰北部与赛凡丝特尔南部的交接地带的村庄、小城镇里,这么一看来,地理位置上也相当的凑巧。

    综合考虑之下,克劳利导师的家族肯定与万古会有着很深的渊源。

    那位带领着克劳利导师躲避追猎人清算的亲信很可能是万古会的余孽。

    在倒吊亡者事件发生不久后,这个组织也引起了理智之门的注意,在调查员和追猎人的追查之下,捣毁了众多据点,而这个组织里的顽抗者也多数遭受清剿,追猎人也收缴了不少素材和禁物以及一些不该外传的书籍文献。

    但这些书籍文献之中并未提及过倒吊亡者仪式,所以这方面的资料要么是被组织里的人所提前销毁,或是提前带走。

    而克劳利也亲口说道他导师的家族皆是某个组织的核心成员,那么倒吊人仪式或许就掌握在他们一族手中,而这位亲信在带走克劳利导师的同时,或许也带走了关于倒吊亡者仪式的资料。

    接着在这位亲信死后这些资料又落到了克劳利导师的手中,而在他死后,将这些资料传递到了克劳利手中。

    所有的这一切,就仿佛是命运的链锁,一环扣着一环。

    而卡斯里安府曾经发生的溺亡事件,无论是警局还是理智之门,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都只得将之当做只是一场意外,尘封于档案堆叠之中,兴许不再会有人去翻阅。

    然而在听完克劳利的长篇叙述之后,事情就有了些变数。

    如果考虑到祂的存在,当年的案子就又有了新的解析。

    在二十六年那个时候,或许就是祂利用制造幻觉和控制躯体的能力杀害了前来弗莱恩湖游泳的里奥·卡斯里安和暗中监护的科雷顿·钱尼。

    但这么一看,又有些奇怪,根据资料,里奥·卡斯里安也多次去过弗莱恩湖钓鱼或是游泳,那么为什么之前一直都没有遭遇祂的攻击呢?

    不过她很快想明白了为什么,假设祂确实存在的话,那么应该有两个原因。

    即“年龄”和“人群”。

    首先是年龄,根据克劳利先前给出的推论——年幼之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抗衡祂的力量,或许基于这一点,当时年幼的里奥·卡斯里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祂的影响。

    接着就是人群,一个年幼的富家公子,一般来说在外出的时候,尤其是这种野外环境,肯定是有很多人盯着,怎么说也有三、四个人在旁边,预防出现意外。

    而根据克劳利的描述,祂似乎不会在人多的时候出手袭击,但那一天发生一个意外,让里奥独自前往了弗莱恩湖,而那时候他的附近只有一位暗中跟随的男佣人科雷顿·钱尼。

    因此悲剧还是发生了,先回被祂所杀害。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有一点非常奇怪。

    那就是他们的死并未诞生出“顶替者”。

    按照克劳利先前的说辞,亡者可以被祂复活成缄默者。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为什么呢?

    如果说年轻之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祂的力量,于是里奥死后没有变为“顶替者”,这还算可以理解。

    但为什么科雷顿·钱尼死后却并未变为“顶替者”呢?

    这是一处疑点。

    而第二处疑点也很容易想到。

    那时候已经有了洞察明灯,而任何超凡力量在作用于外物的时候,肯定会留下蓝色痕迹,在二人溺亡的那天好像也没有下雨,而蓝色痕迹一般能保存十五到十七小时,而根据档案的总调查时序来看,理智之门是在当天深夜介入事件的,理论上来说在晚上应该能通过洞察明灯找到蓝色痕迹才对,根据克劳利的叙述,祂具有一定的心智,但应该不至于锐敏到知晓蓝色痕迹的存在,懂得用手段去破坏这些痕迹。

    但资料上偏偏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而审查员不可能会忽略这一项标准检验流程。

    这一例子,或许就是反驳“祂”存在的最好例子。

    那么等会得问问,他对于二十六年前的溺亡事件了解多少,如果他正如自己所说的那样,曾经痴迷于探求真相,那么他肯定有调查过二十六年前的溺亡事件。

    这两处疑点虽然能够撬动克劳利的说辞,但还不足以全盘否定他关于祂的说法。

    而在逻辑的撬动之下,芙丽卡也对于克劳利所讲述的“往事”所产生了质疑。

    如果祂存在,那么祂又是从何什么诞生的?

    是数百年前的亚维兰罪祸者审判?

    还是其他更为接近的时间?

    关于湖和祂的传闻,真的是克劳利所说的那样吗?

    真相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探究。

    关于湖和祂的情报,需要在接下来去伊洛韦恩区进一步地进行询问,或许会有老者对此有更细致的了解。

    他所说的一切很难验证,毕竟序位一的异能尚且不能看穿他,“鉴实者”不行、“述实者”不行。

    而自己由于借助“寻色者”的力量晋升成的序位二“占图师”,由于“同源特异性”的作用,自己的异能效果偏向于“寻觅”和“定位”,无法用于辨析真伪。

    所以对于克劳利所说的一切,没有完全可靠的证据来证明真伪。

    即无法肯定,也无法否定。

    就处于这么一个古怪的状态中。

    或许在夜幕时分组织里会有人带来更加高阶的手段来绕开缄默者的作用,从他口中得出毋庸置疑的真相,或是彻底推翻他编织出来的谎言。

    但那个时候会不会有些迟了?

    一种不详的预感在她的心头弥漫,如果克劳利的真实目的是拖延他们的时间,那么或许已经成功了一半。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法直接绕开克劳利这一个特殊人物,如果对他视而不见,就此接续调查下去,反而会浪费更多时间。

    在审讯的时候,审讯者最需顾忌的就是要避免陷入受审者的“故事”和“情绪”中,避免与受审者达成共情。

    因为这么做会影响审讯者的感性。

    而感性永远与理性对立。

    暂居人脑中的感性越多,理性就越少,而理性越少,就越容易陷入虚妄之中,与真相失之交臂。

    基于理性,立足理智。

    无论是对于调查员,还是对于追猎人,这都是该有的基本素质。

    脱离开无意义的感人故事,以最为冷漠和冷峻的态度去看待整个事物的框架,就会发现,在现实中并没有能够完全证明他所说所言皆是真实的证据,而在得到象征真实的证据之前,在她的眼中克劳利永远只是一个具有过超凡力量的谋杀犯。

    所以对应他言辞的正确的办法是找出更多的疑点作为论证之中的武器,来排除乃至推翻他的可能的谎言。

    而第三调查队伍也尝试从第三档案库中查询凯特·蒙马特和弗雷德里克·奥日里埃的情报,即被克劳利指控之两者的情报。

    凯特·蒙马特,这位“顶替者”则是在档案库里中没有任何的记载,也就找不出没有任何线索。

    而关于弗雷德里克·奥日里埃,则有一些记载,主要是记载了他调查过的灵异事件,实际他接触到的百分之九十的“灵异”事件都跟超凡没有任何的关系,唯一跟超凡有些关系的那一个事件,是受到雇佣去调查出现在亚维兰西郊派罗村附近的林地中出现的诡异人影,而这个人影实际上是一个发了疯的晋升失败之人,而他轻易地用体术制服了这个疯子,并接着通知了理智之门。

    一般来说对于这些频繁接触诡异事件,很容易接触超凡的人,理智之门总是会多加于关注,而三年前理智之门第二调查队伍也找过了他,邀请他加入理智之门,不过后者拒绝了,选择签署协议作为“中间人”。

    在与理智之门的会面交谈以及检验中,弗雷德里克·奥日里埃确实是知道一些关于超凡的情报,不过他并非超凡者,解决灵异事件的主要手段是一把左轮手枪,这一点是经过了述实者的检验。

    而理智之门一般的检验流程中包括了使用“荆棘之血”、“述实者”的异能、“洞悉者”的异能依次鉴定。

    弗雷德里克·奥日里埃在三年前的时候,应该早已变成了“顶替者”,但他却躲过了三重鉴定。

    这就足以说明了一些问题所在。

    要么祂的力量无法被这一套流程检验出来。

    要么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假的。

    哪一份答案才是真实?

    在此刻依旧是真伪莫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