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唐医起居注

章节目录 第39章 口味调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太子妃郑观音还有不足一月就要临盆了,长洛郡主李淑韵向唐皇李渊请旨回东宫探望阿娘。因太子妃即将分娩,却被药藏局侍医诊断气血不足,故李淑韵特请李渊允准携十常斋程道医一起返回东宫为太子妃协同食补。李渊允之,并赐上好当归、党参之物令其务必照料好太子妃的身体。

    是日,程子芩跟着长洛郡主李淑韵从宫城北门玄武门出发,经过玄武门内重门之时,她请李淑韵先出宫门至马车上稍等她片刻,然后便拎着她提前准备好的食盒走向她上次入宫时被卡检的入城门洞处。

    “请问今日可是常何将军值守?”程子芩礼貌地问今日负责守门的卫兵。

    卫兵答曰:“每日都是他。”

    程子芩心中一喜,请卫兵通传就说宫内内侍省尚食局食医求见。顷刻,宫城禁军统领常何又是一身戎装的出现在她面前。见到程子芩,常何也是一愣,原来这位食医就是不久前曾赠过他一食盒糕点果子的道医。

    “常将军,好久不见。”程子芩熟络地打着招呼。

    常何抱拳行了个礼。和往日还是一介布衣的道医不同,如今的食医虽只是一个小小的内宫宫官,但也已是皇帝陛下的臣子。所以,他们也算是同时期在朝为官的半个同僚了。

    “常将军,小医此次是有事相托。”程子芩拍了拍食盒,然后依次打开三层木盒,道:“小医近日正在研究可临时果腹的饼干配方,准备日后进献给圣人赐予军士们随身备用。但是在口味上小医还有些拿不准,所以希望请常将军帮帮忙,将这三种口味的饼干分发给守门的将士们,请将士们帮忙品鉴一下,然后给小医一些反馈。”

    程子芩深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如果想要做出一种能为大唐军士所广泛接纳的食物,还有什么是比提前调研更重要的呢?常何一脸诧异地盯着程子芩,这几年托他干什么事情的都有,可是托他试吃的倒是头一个。她方才说这是想给军士们随身备餐的,也就是说她作为一个负责后宫饮食的宫臣却超越自己职责范围的在为军队食饮考虑,他也不知道是说她善良好,还是胆大好。要知道这军队的饮食一向都是各个衙卫自行负责的。不同于前朝百官有殿中省的尚食局,后宫宫人有内侍省的尚食局,他们军队的伙食向来只有数名伙夫负责烧煮,大锅饭,只管饱,不管好,更没有前朝后宫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每日三餐能按时放饭就不错了,从没有过餐间还能加餐的先例。程子芩看着常何一直不作回应,忽然想起了什么,她依次从三层食盒中分别抽取一块,掰碎一些放进嘴里。试毒嘛。又不是第一次了,她懂。

    常何的眼中多了一丝杂乱,她这是显然误会他了。还没等他开口表态,守门的卫兵不争气地吸溜了一下口水。这也不能怪他,都是正值二十来岁的健壮小伙子,每日除了值守以外还要进行规律的操练。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但他们有比常人更多的消耗量,按道理说是需要多一些摄入的。

    “那就拜托了常将军了。”程子芩说完,又像上次一样擦擦嘴就跑开了。只不过这一次她是上了出宫的马车。

    “将军?”卫兵叫了常何一声。常何点了下头,卫兵欢欢喜喜地把食盒拿下去给同伴们分食。都快到分完时,才想起来要给他们的将军也留一份。

    “将军,”卫兵给常何递来一块饼干,开心地说:“咱们可真幸运。你知道吗?我听我那个在卫尉武库值守的发小说,他们天天都在被尚食局飘过去的香味‘毒害’。哎,你猜怎么的,他们就是闻得到,吃不着。你说气人不?”

    看着卫兵一脸得意的样子,常何的嘴角也不自觉地一提。这程食医到底是什么来历?常何接过一块饼干送入口中,脆脆的,咸咸的,还有股葱香味,确实比又干又硬的胡饼好吃不少。

    东宫承恩殿内,宫女絮秋扶着太子妃郑观音大腹便便地从东暖阁内走出来,长洛郡主李淑韵也赶紧上前搀扶。程子芩看着郑观音的肚子有些出神,因为她的肚子看起来似乎比平常同月份的妇人大。絮秋刻意清了一下嗓子提醒程子芩,程子芩方回过神来拱手行礼问候郑观音。

    “太子妃娘娘近日可还安好?这肚子……”程子芩问道,她是真的有些担心郑观音这看起来着实是大了点的肚子。

    絮秋轻嗤一笑,揭秘答案说:“娘娘这次怀的又是双生子,肚子可不就显大了些吗?”

    又?她怕指的不是李承宗和李淑韵吧。也对,絮秋也是后来才入东宫的,不知道李承宗的事很正常。但是……程子芩更担心了。在古代医疗条件十分有限,靠自然分娩双生子其实是非常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不同于单胎妊娠,双胎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比如由于空间有限,两个胎儿发生胎位不正的几率比一个胎儿时更大;产妇生育分娩需要力气,两个胎儿消耗的体力也更多;还有出血的风险、胎盘滞留的风险、脐带缠绕的风险……

    程子芩能想到的问题,有的连他们这个朝代的人听都没有听说过。这真的不是她在杞人忧天,是实在是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这个时代没有产检,没有剖宫产,也没有新生儿暖箱以及抢救监护设备,所以,女人生孩子只有靠天意。虽说每个时代女人生孩子都是九死一生,但比起现代的女子,古代女子的分娩死亡几率真的大很多。

    “无妨。”郑观音反过来安抚程子芩道:“一切自有天意。”

    她真的是个好虔诚的礼佛之人。程子芩终于知道真正的“佛系”是什么样子的了。虽说郑观音已经有很久都没有见到李淑韵了,但是从她对李淑韵的态度来看,她似乎也没有像李淑韵那样那么强烈的情感表达。不知道为何,虽然郑观音总能给人一种温和而舒适的感觉,但在她过于冷静的外表下,程子芩似乎总能感觉到一种可能曾经澎湃过,但却又被极度抑制住了的情感。这感觉既不像情感隔离,又不似空心症,倒像是一种刻意的逃避又想很小心的保护。

    “今日子芩道医回东宫是为了?”李淑韵问道。

    “哦,”程子芩把思绪收了回来,说道:“小医有些事需要面见太子殿下,不知太子殿下现在何处?”

    郑观音和李淑韵相视一眼,李淑韵摇了摇头,表示她也不知道程子芩想说什么。郑观音便回答道:“殿下近日长留在崇文殿议事,甚少回到后庭来。”

    “哦。”程子芩有些失落,看来直接面谏是没有机会了,她只有再想想别的办法。“小医想去看看太原王殿下,不知是否合适?”

    李淑韵转过头看看程子芩又看看郑观音,郑观音点了下头,程子芩便匆匆告退了。李淑韵看着程子芩神秘的样子很是不解,絮秋刚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就被郑观音打断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太子殿下交代的。”郑观音说道。说罢她转身看向李淑韵道:“你好久没回来了,不妨陪阿娘去佛堂院上柱香吧。”

    李淑韵乖巧地点了点头,和絮秋一起搀扶着郑观音缓缓向佛堂院挪步。

    离开承恩殿后,程子芩直奔宜秋宫。一别数月,李承宗的样子在她的脑子里都快要变得模糊了。距离越近,脚步越急,她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心也突突突的更厉害。一口气跑到殿前,她突然刹住脚。远远地看见长廊那头亭下那个少年的背影,她的心里先是一阵悸动,随后又升起了一股酸涩。虽然他的背影不再似她初见他时的那么单薄,但是不知为何,每次看到他一个人孤零零的背影时,她就好想幻化成一双用羽毛做成的翅膀,然后轻轻地飞到他的身旁,温柔地包裹住他,封闭住从他身上不断溢出的暖意,以帮助他冰冷的身体得意重新温暖起来,继而再融化掉他那颗冰封已久的心。

    “李承宗。”程子芩口中呢喃道。等李承宗转过身来,她才发觉自己方才竟叫出了口。然后她赶紧拱手行礼,改口道:“太原王殿下。”

    李承宗看见程子芩,眉头一瞬蹙动,待到他抬眼看见她发髻上的檀木簪,紧蹙的眉头便又化开。

    “好看。”他淡淡地评价道,不知是在说檀木簪,还是程子芩。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程子芩笑道。

    两人相视而笑,默默,许久。

    “太原王殿下,”程子芩首先打破了沉默,她的时间不多,所以她不得不打破此刻她也舍不得打破的这份宁静。“你可识得此物?”

    李承宗把视线从程子芩的眼睛移到她举起的右手上,眉头再次蹙起。他看到的是那个此刻不该在她手上的鲁班锁。见到李承宗的表情,程子芩确认了她之前的种种猜测。她紧紧闭上了眼睛,再一睁开时眼中的复杂变成了犀利。她当然知道他想做什么,不然那么多的电视剧都是白看了。只不过她不想看见他走上那条看起来合理,但却是通向无底深渊的路。也许还有别的路可以走,人只要自己别逼自己,就没有绝路。绝处逢生的转机往往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你不该来问我。”李承宗发出沙哑的声音,他的眼神又再次变得冷冽,不复方才的温柔。

    “你不是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的。”程子芩说道,语气中多了些乞求。

    李承宗瞥开视线,侧身而立,不再与程子芩正面相对,冷冷道:“你亦不是我,又如何知我想法?”

    “但我知道你阿娘的想法。”程子芩脱口而出。李承宗的眉头皱得更紧。“如果我是你的阿娘,我只希望你能平安、健康,如果可以的话,我还希望你能顺遂、幸福。”

    李承宗的眼白已微微泛红,他极力克制着随时有可能夺眶而出的眼泪。双拳亦用力地攥紧,指甲已经深深地扣紧掌心。此刻,程子芩好想走上去轻轻抱住他,稳住他微微颤抖的身体,她克制住自己的冲动。今日她必须先解决问题,因为没有时间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