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唐医起居注

章节目录 第111章 巫蛊之案(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薛婕妤躬身行礼后,开始了陈述:“据程学士坠湖那日在东海湖附近的宫女和内侍所述,在程学士出事之前,曾有人在东海湖心亭看见过尹德妃和她的掌事宫女,但后来在查证时,承香殿内的宫人皆可证明当日尹德妃并不曾离开过承香殿一步。”

    “哼哼,”尹德妃突然笑起来,一脸得意地说:“我早就说过了不关我事。”

    “你先不要得意太早。”薛婕妤接着说,然后她看了一眼程子芩,对着程子芩使了个眼神。

    程子芩回应性地点了下头,接替薛婕妤说道:“那日臣在寝居内换好衣服后恰逢承香殿掌事宫女前来求助,说尹德妃因酆王殿下的离世心气郁结、胸闷不适,曾几度昏厥,请臣前去诊治。在臣随其赶往承香殿的途中,途径东海湖时恰巧发现尹德妃于湖心亭处意欲跳湖,便追随掌事宫女一起前去阻止。不曾想臣刚一走到湖心亭就被人从身后捂住口鼻迷晕,等臣再度醒来时,就已经回到弘文殿寝居的床榻上了。”

    程子芩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游泳健将,如果当日不是被人先迷晕了的话,别说是把她推进东海湖,就算是把她推进东海,她也不可能被淹死的。

    “既然尹德妃确定不曾离开过承香殿,那么那日出现在东海湖心亭的‘尹德妃’必是另有其人了。”薛婕妤补充道。

    “此人是谁?”宇文贵妃急切地问。

    程子芩回复道:“那日臣救人心切,所以才会一时没注意细节。现在想来其实那日臣所见之人只不过是穿着尹德妃的服饰罢了,并非尹德妃本人。”程子芩说罢看了眼正跪在旁边身体有些微微发抖的李五戒,接着说:“从身形上来看,那人倒是和巫女李五戒颇为相似。”

    “你……你血口喷人……”李五戒刚想要否认,但一眼撞上程子芩犀利的眼神,她话一出口,便即刻心虚。

    程子芩冷笑一声,把陈述的接力棒交回到薛婕妤的手中。薛婕妤接着说:“承香殿的宫人可以证明,那日一早李五戒确实有进入承香殿中,没过多久便拿着一个包袱和掌事宫女一起离开,随后便发生了程学士坠湖一事。”

    “那此事又与承庆殿何干?”宇文贵妃发问。

    薛婕妤再向李渊和宇文贵妃行了个叉手礼,转过身看向长孙氏,说道:“据我所知,长孙氏一向心思缜密,那日又怎会在弘文内馆一不小心打翻程学士案上的墨汁呢?”

    长孙氏脸色镇定,不争不辩,静待薛婕妤继续抽丝剥茧。

    薛婕妤冷笑一声,接着说:“为了让程学士落单,长孙氏也是撒费苦心了,选择在她最不用防备的弘文殿内故意假借泼墨一事调虎离山,然后又由李五戒穿上尹德妃的衣服和掌事宫女配合引程学士至东海湖心亭,最后由宫女穗儿从背后趁其不备、将其迷晕、推入湖中。这后宫东海湖不比西面三湖相连的北西南三海湖,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如若不是后来我与金灵及时赶到,只怕程学士今日已无法再安然地站在这里了。”

    “薛婕妤所说可是当真?”宇文贵妃看向长孙氏,眼中满是不解。如果说尹德妃是因为酆王李元亨的薨逝而记恨程子芩的话,那这长孙氏又是缘何而与程子芩结下梁子的呢?难道说还是因为当年的秦王与太子之争?如今这么多年都过去了,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皆已双双殒命,说不定早已各自投胎转世。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这又是何必呢?

    长孙氏一脸轻蔑地笑了笑,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薛婕妤这是欺我孤儿寡母,无人可依吗?”

    “就是。”李五戒趁机反驳,“你有何证据说是我假扮的尹德妃?”

    程子芩接过李五戒的话,看着她说道:“那日我在被迷晕之前曾闻到过一股淡淡的苏合香气。在太极宫中,后宫妃嫔多用龙涎香或者麝香,而普通宫女也接触不到这来自西域的苏合香料。而且在此之前,这苏合香气我曾闻到过一次,那便是酆王殿下初病时我带人封锁承香殿之际,在当时站在尹德妃身边扮作宫女的你身上闻到的。据我所知,这苏合香具有凝神驱秽的作用,最适合修行通灵等巫术之人。想必五戒巫女也是因为造多了这巫蛊之孽,害怕秽气缠身,所以才不得不每日都用这苏合香以净身的吧。”

    “我……”李五戒还想狡辩,但却词穷。自从程子芩的灵魂穿越到古代以来,她的嗅觉灵敏程度就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所以,她定不会搞错而无辜冤枉了李五戒的。宇文贵妃听到这里,令一旁的薛万述再将巫蛊人偶呈与她一闻,果然人偶上也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苏合香味。看来此事与李五戒定是脱不了关系了。

    “就算巫女李五戒伙同尹德妃陷害程学士,又与我何干?”穗儿满脸的委屈,似是真的与此事毫无瓜葛一般。

    程子芩笑了笑,道:“你右手腕上的疤痕是曾经自轻时留下的吧?之前你扶长孙氏来三清殿时我就留意到你习惯使用左手。那日迷晕我的那个人也是使用的左手,而且在身高和体力上也都与你相匹配。”程子芩看了眼满头褐发的长孙氏,转过头看向穗儿补充道:“之前秦王妃在我面前故意伴老的妆容也是出自于你手吧?所以那日在三清殿时你才想要特意索要瓷枕,为的就是怕秦王妃两鬓的白灰蹭到我的软枕上。”

    说道这里,程子芩忍不住又是一笑,原来长孙氏对她的算计还能追述到更早些时候。就在她刚刚成为“程尚仪”不久,奉李渊之命第一次去承庆殿给中山郡王李承乾送《孝经》的时候,长孙氏就已经开始伴老以博取她的同情和削弱她的防备了。能一直隐忍到现在才趁她不备而一击即中,只能说她还真如史书中所写的那样足智多谋、锦心绣肠,只是不幸的是与秦王李世民一同薨逝的还有她的蕙质兰心与和煦包容。

    “此事与王妃无关,你莫要攀扯!”穗儿恼羞成怒地吼道。她的这条命当年就是被秦王李世民救下的,所以她生是秦王府的人,死是秦王府的鬼,要不是为了帮秦王李世民照顾秦王妃长孙氏,这没有秦王李世民的大唐她早就不想待了。

    “对了,承香殿的掌事宫女呢?”薛婕妤问薛万述道。

    薛万述回复说:“半月前她已经在承香殿中自行为酆王殿下殉葬了。”

    “哼。”薛婕妤冷笑一声,只要前去弘文殿传讯的掌事宫女一死,剩下的这些人便可以来个死无对证,然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那日不仅有她和金灵的心灵感应,上天还派了河东郡王李承德及时救场,这就叫好人有好报,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现在证据确凿,任凭她们想如何抵赖都是抵赖不了的。

    在薛婕妤的一声冷笑之后,神龙殿内陷入了一片沉寂。李渊一言不发,喜怒不形于色。宇文贵妃痛心疾首,不住地自责没能及早地察觉宫中异象,以至于没有能尽到保护好程子芩的职责。李渊体贴地安抚了一下宇文贵妃,但却对深受伤害的程子芩没有只言片语,他转过头正准确颁布敕令,只见穗儿忽然拔下自己的发簪,大喊一声“此事全是我一人所为,王妃断不知情”便一簪子刺向自己的颈动脉,霎时间她颈部的鲜血喷薄而出,飞溅到旁边尹德妃和李五戒的脸上。尹德妃受到惊吓,瞬间晕了过去。而李五戒则像魔怔了一样,不住地念道“紫气东来,天命所归……”

    见到殿内一片混乱的样子,李渊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些许不同的神情。他先是抬手令薛万述差人将穗儿的尸体拖下去处理掉,再令人将晕厥中的尹德妃拖回承香殿,待她醒来之后再由她自己亲自挑选是白绫,还是鸩酒。不论她是否曾伤害皇曾孙,在宫中行巫蛊之术本已是死罪了。至于巫女李五戒,李渊命薛万述先将其暂押入大理寺监牢,依法查办,一旦证据核实则即刻问斩。

    而对于殿内已经两眼空洞的长孙氏,李渊判定此事为宫女穗儿一人所为,秦王妃长孙氏实不知情,现穗儿已自戕伏法,承庆殿其余人等则免除牵连。但由于中山郡王李承乾也已至束发之年,故拟三日后予其迁出太极宫承庆殿,领阖宫亲眷徙居弘义宫自行开府别住,并按照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所颁诏令承袭秦王李世民的亲王爵位,由中山郡王晋为亲王中山王。

    自从玄武门之变三皇子薨逝后,唐皇李渊就再也不曾加封过亲王了,趁今日嘱李承乾移宫承袭之际,李渊叫来裴静下令,拟三日后迎皇太孙与征讨吐谷浑的大军凯旋之时,同时颁布诏令,以天佑大唐、征吐大捷为由,加封皇太孙李承宗为“天佑上将”荣誉称号,与秦王李世民当年的“天策上将”齐名,位在三公之上,并为李承宗和程子芩赐大婚,准皇太孙李承宗娶程子芩为皇太孙妃,同时加封安陆郡王李承道为亲王安陆王、河东郡王李承德为亲王河东王。

    如此以来,相当于皇太孙李承宗一派比中山王李承乾一党多升了一位亲王,更重要的是,皇太孙不必再在程子芩与皇储之位之间二选一,如此一来,李渊既不用得罪朝中秦王余势的中山王一党,也算是变相安抚了皇太孙一派,李渊悠然自得地捻了捻胡子,对自己目前再次精进的平衡之法颇为得意。

    听到唐皇李渊要为李承宗和程子芩赐婚的消息,整个殿内除了程子芩和长孙氏以外,每个人的脸上都溢满了笑容。长孙氏狠狠地攥紧双手,紧咬住牙关默不作声。而程子芩的脸色却显得异常的悲哀,不知怎的,她此时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预感,也许这用她腹中之子换来的皇太孙妃之位从一开始便就是带血的诅咒。再过三日,皇太孙李承宗就要回来了,而今日李渊却在李承宗不在场的情况下对她许下这个皇太孙妃之位,以此来保全长孙氏并且安抚她的丧子之痛,如此一来,她当真不知道三日后要如何去面对李承宗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