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楚大人的美娇娘野翻了

章节目录 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初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转眼又过去一个多月。

    陆家的房子已建妥,打扫过基本就能入住。

    而院子里的西瓜也都已经成熟,放眼望去,一大片都是绿油油的。

    那些果子又大又圆,藏在碧绿的叶子下,若隐若现。

    而种在菜地的那一片,才开始结小果。

    “这就是你们说的那个西瓜啊?”

    上官殿蹲在旁边,敲敲这个,又敲敲那个,脸上满是新奇。

    他在妖界倒是吃了不少灵果,唯独没见过这什么西瓜。

    当然,陆笙菜地里的那些,他基本都没见过。

    今天是打扫房屋的日子,陆笙本来是想自己回来打扫的,但陆洲听说西瓜熟了,便想跟着一起回来。

    上官殿和蓝衣见陆洲回来,他们便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而楚斯寒自然就不用说了,这段日子,他仿佛成了陆笙的跟屁虫,陆笙上哪儿,他就跟着去哪儿。

    这不,刚打扫完,几人就迫不及待地过来摸瓜了。

    陆洲动作熟练地敲了几下,然后摘了两个回来。

    蓝衣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把匕首,直接递给了陆洲。

    陆笙在一旁看得甚是无语。

    楚斯寒别的不在意,他只在意,小姑娘种的东西第一块要给他吃。

    于是,在陆洲把第一块西瓜切出来时,他直接就上手拿了。

    本想吃第一块的上官殿,还没伸出手,西瓜就已落入楚斯寒的手中。

    他目光幽怨地看了楚斯寒一眼,伸手要拿下第二块,结果第二块被蓝衣抢了。

    陆笙在一旁看着觉得好笑不已。

    直到第三块,上官殿才拿到。

    “小侄女儿,这要怎么吃?”

    他观察了一阵,问陆笙。

    陆笙笑着道:“吃红的。”

    那边,楚斯寒听后,忙低头咬了一口。

    他点了点头,“味道不错,很解渴。”

    “又甜又多汁,真好吃!”上官殿吃过之后也连连点头。

    蓝衣在一旁默默地吃着一向只对肉感兴趣的她,几下就吃完一块。

    陆洲给他们切了一个半余下的半个,他不知从哪里变出一个勺子,就坐在大树底下挖着吃。

    陆笙对这吃法早已见怪不尬,但其余三人,却看得目瞪口呆。

    “阿洲你那样吃看起来好像更好吃。”

    上官殿吃完手中的那块后又摸回地里去摘一个,然后分成凉拌他一半,蓝衣一半。

    两人跟陆洲拿了勺子然后抱着西瓜一左一右地坐在陆洲旁边吃。

    结果到最后,那些剩余的,只能交给陆笙和楚斯寒来解决。

    临回菜地前陆笙给梁家和陶家各送去两个尝尝。

    最近村里的人经常路过陆笙那片菜地也经常站在篱笆外观察。

    陆笙心情好时偶尔还给他们送一些拿回家尝尝。

    当然,也有些手脚不干净的想趁大家睡着时去地里偷吃的。

    结果自然是被吓得好几天都不敢出门还要去观里找道士过来做法。

    因为陆笙每次睡前都会将贾正和谭俊他们放到菜地里活动。

    每次听到哪家哪家的人撞鬼了又哪家哪家的人请了道士过来,陆笙都只是淡淡一笑。

    今天是收土豆的日子大家一大早就拿着锄头去挖土豆了。

    如今,北市那边的食肆也开起来了,所需的食材量都很大。

    这不今天刚挖一些土豆出来,何来和何勤就又过来拿货了。

    安木村那边收花椒的日子也已经结束倒不是大家懒了,而是花椒已经被采完了。

    哪里大赚一笔的村民们都在问,明年还收不收,答案自然是还会继续收。

    得到了保障的村民们,都纷纷期待着明年这段时期早点到来。

    虽然屋子都已经建好,而且,家具也都已经买全,但大家都没有要搬回去的意思。

    因为这段时间太阳极其辣,晚上睡觉时,天气特别热。

    而这边地靠山靠水,白天很凉快,晚上更凉快。

    所以,大家都不急。

    转眼又过去一个月。

    这天一大早,陆笙刚起来,正和陆然几人在摘羊角椒和朝天椒。

    忽然,那边传来一阵焦急的大喊声。

    “笙丫头,快过来!”

    陆笙回头,却见帮工里的一个老伯,正蹲在薯地里焦急地朝她招手。

    陆笙一见,赶忙走了过去。

    却听那老伯道:“笙丫头你瞧,这些地都裂了,这怎么回事儿啊?”

    陆笙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一听到老伯的话后,赶忙笑道:“杨大伯,地裂了是好事儿。”

    “这话怎么说?”

    杨大伯摘下笠帽,不解地看着她。

    陆笙蹲下身,在那地裂处挖了几下,没一会儿,就见她挖出好几个大红薯。

    “您看,地裂了,说明这片地已经到收获的时候。”

    薯类大多都喜沙地,所以,陆笙当初要种紫薯和红薯时,特地选了这片较沙的地。

    在沙地里种薯类,结出来的果不仅大个,而且皮还很滑,最主要的是挖的时候也更轻松一些。

    “哎哟,这东西长得可真好!”

    杨大伯没见过这些东西,不过,从外观上看,长势很喜人。

    陆笙笑着点头,“确实长得很好,明天就开始收吧,今天先挖一些给大家蒸上,让大家尝尝鲜。”

    上官殿和蓝衣一听说又有好吃的,连辣椒也不摘了,直接丢下箩筐就飞奔过来。

    可能是跟着上官殿混久了的原因,一向不爱吃素的蓝衣,竟然也开始喜欢上这些东西。

    “小侄女儿,这个可以生吃吗?”上官殿蹲在一旁问。

    陆笙无奈一叹,堂堂妖王,竟被陆洲带成了吃货,也不知是好是坏。

    “能生吃,但是……”

    但是什么都已经无所谓了,只见他拿起一个,拍了拍红薯身上的沙子后,就直接上口咬了……

    陆笙:……

    这坏习惯,也不知是被谁给惯的。

    他咀嚼片刻,微微蹙眉道:“不怎么好吃。”

    “那是,蒸着烤着才好吃。”

    那边,陆洲也慢悠悠地走了过来,淡声解释。

    昨天楚宏忠回楚府,所以,今天一大早,楚斯寒就回镇上了。

    临走之前,还让陆笙早点搬回陆家,因为再过段日子,那边就会过来决定成亲的日子。

    陆家没有长辈在,所以,陆笙决定,到时候让陆洲和楚府的人谈。

    至于陆然和乐雅,她已经决定了。

    明天是个好日子,到时候,就让于婶和方氏还有里正他们一起去花家提亲。

    本来是该陆然这做哥哥的先成亲的,但在这里没有这种规定。

    所以,她打算先让陆然去和乐雅提亲,然后明年再办酒席,陆然也已经答应。

    至于她自己,应该是逃不过今年了。

    陆笙轻叹一声,和杨大伯两人一起挖了半箩筐的紫薯和红薯,然后拿回厨房清洗再蒸上。

    红薯的味道偏甜,而紫薯则偏粉,大家口味都不同,有的喜欢吃甜的,有的喜欢吃粉的。

    当然,有一人除外,那就是上官殿。

    无论是粉的还是甜的,他通通都喜欢吃。

    陆笙蒸完,还让陆桨和陆欣给乐佟和乐雅送一些过去。

    本来她是要跟着去的,但两个小家伙说他们自己去就行。

    这段时间,乐佟时常过来玩,而陆桨和陆欣也时常去花家找乐佟玩,所以,陆笙也不怕他们呢会迷路。

    再者,小孩子都有炫耀的心里,一看到有新奇好吃的东西,就想给同伴分享。

    “端好了啊,当心别摔了。”

    陆笙拿了篮子,往里面装了十几个,里面有红薯也有紫薯。

    陆桨吃完自己手上的,这才伸手端过,陆欣则蹦蹦跳跳地跟在陆桨身后走。

    “别吃那么多,吃多了容易腹胀。”

    见上官殿还在吃,陆洲甚是无奈地提醒。

    “人会,我不会!”

    上官殿含糊地回了一句,然后继续剥皮开吃。

    陆笙抿唇一笑,她又拿来两个篮子,准备给梁家和陶家送一些去。

    顺便说说,明天要提亲的事儿。

    她之前问过于婶这里的提亲事宜,于婶说,要一只猪,还有十只鸡和十只鸭。

    然后,再通知一些村里的长辈一起跟过去。

    陆笙也不知道要通知谁,所以,把这事交给了于婶和方氏她们。

    花家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了,起初,花老爷一听乐雅说要嫁给柳月村的人还有些犹豫。

    但在听说是陆笙的哥哥后,几乎想都没想就应下了。

    在柳月村呆了一段日子,关于陆家的事儿,花老爷已经多多少少知道了一些。

    所以,对于女儿能嫁入陆家,他除了高兴还是高兴。

    他们高兴了,彭氏就不痛快了。

    她刚被大夫诊出喜脉,每天都欢欢喜喜地想着能生出个儿子,然后把乐雅踩在脚下。

    所以,在听到乐雅要嫁给村里的人时,还高兴的不得了。

    每天左一句“穷小子”又一句“穷小子”地在乐雅面前冷嘲热讽。

    结果,花老爷却告诉她,乐雅要嫁的那家人,妹妹是楚大人的未婚妻,这让她一口气堵在胸口不上不下的,心情郁闷到不行。

    这几日,她干脆就不出门了,直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吃喝拉撒都是小怜一个人在伺候。

    她不好过,乐雅自然就开心了,尤其是听到陆家那边说明日要来提亲时,一颗心更是雀跃到不行。

    在没什么什么事情,比如愿以偿地嫁给自己喜欢的人来得让人高兴了。

    这边,陆笙给于婶送完薯后,又给方氏送了过去。

    然而,刚进陶家,就发现里面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

    她也没在意,直接把东西放在了厨房之后,正欲出门回家。

    然而,她刚走出来,就碰上了杨嫂。

    因为她那句“连我家那头睡得跟猪似的驴都给吓醒了。”的话,让陆笙对她印象很深刻。

    而且,她之前找帮工时,曾去过杨家,杨婶就是杨大伯的儿媳妇儿。

    “小笙,你来找里正啊?”

    因为自家公公和丈夫都在陆笙那边做帮工,而且,每个月的收入极其可观,所以,杨嫂对陆笙的态度极其客气。

    陆笙笑着点头,“是啊,不过没人在。”

    “哎哟,你还不知道吧?”

    杨嫂轻叹着道:“今儿一早,陶嘉和他媳妇儿带着他们儿子回黄阳镇了,听说病得不轻呢。”

    “病得不轻?”陆笙蹙眉,“谁病了?”

    “就是里正的小孙子,听说在玉溪镇那边染了风寒,治了一个多月都治不好,所以才带回黄阳镇来。

    里正和陶婶他们刚过去,我方才还在镇上的医馆碰到他们了。”

    说到这儿,杨嫂紧皱着眉头继续道:“我看那孩子的脸咳的都青了,希望没事儿才好。”

    陆笙听到这儿,也不禁蹙了蹙眉,“那不知,他们在哪个医馆?”

    “就在那回春堂。”

    “多谢嫂子告知!”

    陆笙道了谢后,便急急忙忙地回了菜地。

    “这是准备去哪儿?”

    见她匆匆忙忙回来后,牵着马车出来就又要走,陆洲忙出声询问。

    “里正叔的小孙子生病了,听说现在在镇上的医馆,我想过去看看。”

    “什么?小初二生病了?”

    因为明天要去提亲的缘故,所以,陆然把食肆暂时交给何来。

    他把装辣椒的箩筐放在地上,对陆笙道:“阿笙,等我换身衣,我跟你一起去。”

    陆笙点头,“也好。”

    陆然洗了把脸,又把手脚洗干净,才匆忙回屋换衣服。

    “师父,我要是晚些回来,你们就自己做饭吃吧。”

    陆洲颔首,“去吧。”

    陆笙微微点头,这才和陆然驾车离开。

    两人一路到了回春堂,那边,陶嘉正抱着孩子,面如死灰地走了出来。

    而他身后,邱氏和方氏正不停地在抹泪,里正的脸色也甚是难看。

    “陶大哥,怎么了?”

    陆然跳下马车,慌忙上前询问。

    陆笙也赶忙把马车停在一旁,跟了上来。

    陶嘉抬头,见来人是兄妹二人,眼眶不由微红了红。

    “初二一个月前,突然染了风寒,当时我们也没在意,去看了大夫,也吃了药,但病情依旧时好时坏,方才去了医馆看,大夫却说自己也诊不出是什么病情,我们现在想带他到京城去看看。”

    “对不住了孩子,叔婶明天就不能亲自过去了。”

    里正和方氏一脸歉意地看向陆然。

    “这可怎么办才好?”

    陆然探了下陶初二的额头,发现他皮肤很凉。

    “不用去京城。”

    一旁的陆笙看过之后,淡声开口。

    “不用去京城?”

    陶嘉一怔,“小笙,难道你有办法?”

    陆笙点头,“你们先等等。”

    她走进医馆,报了几个药名,没一会儿,就见她提着三副药走了出来。

    “走吧,回家。”

    大家都不知道她要做什么,但见她态度淡然,好似初二的病情不是很严重的样子。

    陶嘉想着,要去京城前也要回家准备一趟,于是,便跟着他们一起乘马车回村。

    回到陶家之后,陆笙把药交给方氏,让她去煎药。

    那边,初二醒了,咳了几声过后,突然弓着身子大哭,哭声一声比一声尖,像是用尽全力喊出来的。

    “好孩子,娘亲在!”

    邱氏一双眼又青又肿,看起来似乎很久没好好休息了。

    “让我来。”

    陆笙上前,刚一伸手,就见初二哭的更大声了,还一直摇头晃脑地往后躲。

    邱氏忙把他抱紧,流着泪又是劝又是拍背的。

    “嫂子,你相信我!”

    邱氏看了看她,又看了看陶嘉,见陶嘉微微颔首,她才将初二递给了陆笙。

    初二原本在强行挣扎着,但在陆笙接过之后,瞬间停止了哭声。

    他睁着一双眼睛,怔怔地盯着陆笙看。

    陆笙笑着摸了摸他的小脸,“别怕,已经没事儿了!”

    而一旁的几人看到这一幕,全都愣住了。

    好半晌,陶嘉才反应过来。

    “这……这到底怎么回事?”他愣愣地问。

    初二方才明明还挣扎地厉害,不想让陆笙抱他,怎么一到陆笙怀里,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陆笙把初二交还给陶嘉,顺便将一枚符塞进初二的兜里。

    “一会儿我再同你们解释。”

    她说罢,越过几人,看向不远处的一个浑身冒着黑气的孩子冷声问:“为什么要附在他身上?”

    “嘻嘻——”

    那孩子没有回答,而是咧着嘴朝她笑。

    “不回答是吗?”

    陆笙把贾正几人放了出来,然后淡声道:“去,把那个小鬼给我抓来。”

    “是!”

    贾正应承完,笑呵呵地看向那小鬼。

    那小鬼在看到贾正他们时,先是一愣,而后吓得想要转身逃跑,却被贾正伸手提了过来。

    “说罢,为什么要附在他身上?不说,我就把你打得魂飞魄散。”

    陆笙举着拳头,威胁着开口。

    那小鬼吓得脖子一缩,“别……别打我!”

    这孩子看着不过五岁,而且……

    陆笙回过头看了眼初二,不由蹙了蹙眉。

    这孩子长得和初二,竟然一模一样,而且,年纪也差不多。

    “小笙……”

    见陆笙一个人在旁边自言自语,陶嘉几人都觉得背后凉嗖嗖的。

    方氏却曾听于婶提过这方面的本领,所以,在听到陆笙的话后,又看了眼不时咳两下,但脸色已经好很多的孙子,脸色顿时微微一变。

    “笙丫头,初二他是不是被不干净的东西缠上了?”

    方氏这话一问出口,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地放到陆笙身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