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是个有点坑的系统

章节目录 28.番薯立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陈亦武和罗伟左闪右挡,好不容易走出包围圈。走了老远,罗伟转回头看着还在围着船的人群,忧心忡忡地说,:哎……怎么会这样,几个月前还没有这么多人啊。”

    陈亦武皱着眉,“希望市里能好一些吧。”

    富市看起来和以前差不多,路上匆匆走过的人们,大多人脸色带着些许的菜色。一路走来,很多店铺要么关门,要么门庭冷落,突然前面有一条长长的队伍。

    罗伟好奇地走过去,问道:“啊爷,这儿卖什么呢?怎么这么多人啊。”

    被问的大爷一时没反应过来,罗伟只好在那里多喊两声“啊爷,啊爷”……

    大爷终于听到了,慢慢转过头看向罗伟,罗伟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大爷慢吞吞地说:“这儿,卖粮食啊…”

    罗伟看着眼前的一眼望不到边的队伍,忍不住惊叹,“这么长的队伍,就为了买粮食,为什么啊。”

    排在大爷前面的一位大娘转回头说:“为什么?这位小兄弟难道是外地人?你不知道最近一个月都买不到粮食了,这粮店的东西时有时无的,今天听说有大批粮食运到,大家就都来了。”

    陈亦武和罗伟互相对视了一眼,罗伟低下头,“粮食这么难买啊,大家为什么不去村里买呢,村子里应该有余粮。”

    大娘上下打量两人,向两人比了个让他们低头的手势,两人乖乖地低下头,大娘低声说:“你们两人从哪里回来的?这时候农村哪里有粮食卖人啊,粮食都归公有,卖粮食就是撬国家的墙脚。谁敢卖?”

    两人直起腰,看着眼前买粮食的队伍,长长吐了口气。谢过大娘,两人沿着排队的人走上去,走没几米,就看到有人因为插队而大打出手。

    越往前就越躁动,走到粮店门口,门口被人围得严严实实的,两人凑近门口,想看看粮店卖的粮食种类,被人拦住了。

    “哎哎哎,你们两个靠那么近做什么?”一个正在排队的男子伸出手臂,做了一个不许他们靠近的手势。

    陈亦武和罗伟无奈地说:“我们只是想看看有什么卖的。”

    男子似乎认定他们要插队,没好气地说:“粮店能卖什么,不就是粮食吗?你们不要借口凑过来,这里不允许插队。”

    陈亦武和罗伟只能走远点,找了个高点的地方,踮着脚尖往里面看。粮店不让人进去,在门口摆出两张长桌子,几个伙计在桌子后面将粮食称给顾客。

    粮店门口挤了一圈人,陈亦武和罗伟踮着脚尖只看到粮店伙计的脑袋。陈亦武想了想说:“老罗,你肩膀借我用用。”

    罗伟半蹲下身,拍拍肩膀说:“来吧。”,陈亦武两手压在罗伟的肩膀上,往上一跃,伸长脑袋,将粮店里面的情况看了个大概。

    下来后,陈亦武拉着罗伟悄悄走得更远一些,罗伟有些紧张地问道:“怎么样,里面粮食多不多,够不够后面的人买?”

    陈亦武苦笑了一声,“看得不太清楚,有好多袋子被撑得鼓鼓的,一个个的,应该是番薯。还有几个袋子单独放在后面,不知道装的是什么。”

    两人正在嘀咕,粮店那里又喧哗了起来,两人凑过去看热闹。一个烫着卷发的中年女子用力抱着自己的箩筐,另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妇女死死拽着箩筐背带,不让她走。

    “你不许走,你凭什么能买到大米,你们给我说清楚,不说清楚不许走。”穿着蓝色工装的妇女大声喊道。

    卷发中年女子十分生气,拼命想挣开妇女的手,“凭什么又不是我说了算,人家能卖就卖给我了,你说凭什么。”

    粮店的老板拉过一旁的伙计,问道:“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不是让你把人带到后面去吗?”

    伙计苦着脸说:“她说懒得走进去,让我赶紧拿出来。您不是说不能得罪她吗,我看她实在不肯走进去,就装给她了。”

    粮店老板忍不住“呸”一声“猪脑子”,不知道骂的是伙计还是中年男子。粮店老板瞪了伙计一眼,“还不赶紧上去帮忙,让她走。”

    粮店伙计赶紧都上前帮忙,这个拉箩筐,那个扯手臂。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妇女看卷发女要走,她突然号啕大哭起来,“伟人说人人平等,这粮店搞歧视,有人能买大米,我们只有番薯买,不公平啊!”

    粮店老板冷冷地看着她说:“这是我自己的店,我想卖什么就卖什么,关你什么事,你不想买就去别的地方买啊。”

    粮店老板敢把话说得这么硬,是因为现在整个富市只有他们家有粮卖,公家的粮店早早就把粮食卖完了,大家都以为秋收的粮食很快就下来了。没想到刚运进仓库就被拉走了,现在整个富市能开的粮店,只有这么一家。

    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妇女,很快恢复战斗力,卷发女子走了后,马上站起身来,对粮店伙计说道:“赶紧的,给我来五十斤番薯。”

    粮店伙计指了指旁边的牌子,牌子上写着“每人限购十斤”。蓝色工装妇女呸了一口,眉毛向上竖了起来,“哎,每人限购十斤,我家有五口人,一个人十斤,五个人你应该卖我五十斤啊。”

    粮店伙计无所谓地说:“你要不要买,不买就走远点,别挡着我们做生意。”

    没人搭理工装妇女,她只好低头买粮,“十斤”,一个筐子“哐”的一声放在桌子上。

    伙计眼皮都没抬,“一块钱。”,蓝色工装妇女忍不住叫到:“什么?一斤番薯一毛钱?你这是明抢啊。”

    伙计还是那副半死不活的状态,挥挥手,像赶苍蝇一般,“买不买?不买走快点。”

    妇女看看自己的筐子,再看看粮店里越来越少的粮食,咬咬牙说:“来十斤!”

    陈亦武和罗伟看到这里就离开了,“老陈,现在外面番薯贵成这样了?我们仓库里那么多番薯,卖了得收多少钱啊。”

    陈亦武拉了拉罗伟,示意他小点声,“别当街说这种话,现在粮食这么敏感,被人家听见了不好。”

    罗伟捂住自己的嘴,小小地点了一下头。两人在富市走了一圈,看到粮店几乎都关门了,就算不关门,店里的职工也是无所事事地站在门口打苍蝇。

    逛了一圈,陈亦武和罗伟对了个眼色,陈亦武说:“我们去找下武厅长,去问问别的农场怎么做的。”

    两人急匆匆地来到农林厅,在大厅正好遇到步履匆匆的李达明。罗伟一把拉住他,李达明正想问题,突然被拉住,他吓了一跳。

    正准备骂人,定睛一看,原来是罗伟,李达明问道:“哎,怎么是你们?你们来做什么?武厅长这几天老在念叨你们,武厅长现在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你们上去吧。我有点事,得出去一趟。”

    陈亦武和罗伟和李达明告别后,熟门熟路地找到武成浩的办公室。

    陈亦武伸手敲了敲门,门里传出一个声音说:“进”。两人就推门进去了,“武厅长,您好。”陈亦武和罗伟进去后,打了声招呼。

    武成浩听到这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陈亦武和罗伟,他高兴地说:“哎呀,你们来啦。来来来,坐坐坐。”

    陈亦武和罗伟在一边沙发坐下,武成浩端着茶杯走到他们对面的沙发坐下,“哎,你们怎么有空过来,基地和你们拿粮食了?”

    陈亦武点点头,“是的,他们突然过来,稻米还没收完,只能给他们番薯了。”

    武成浩点点头说:“番薯已经不错了,现在我们这儿很多人连番薯都吃不到。哎……”

    陈亦武有些奇怪,于是问道:“武厅长,福省虽然说不上什么产粮大省,但自给自足也不算困难,怎么会连番薯都吃不上了?”

    武成浩叹了口气,“哎,这事说来话长,以后再说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去哪里找粮食来填补缺口。现在到处都是伸手要粮的,我都不知道该去哪儿化缘。”

    陈亦武问道:“现在需要多少粮食,我们农场虽然是新建的,但还是能拿出一点粮食的。”

    武成浩听到这话,身子一下子坐直了,“真的吗?你们农场还能匀出多少粮食?”

    武成浩不是没想过九号农场可能有粮,但想到九号农场已经给基地供应粮食了,就算有粮,应该也不多。没想到,陈亦武居然自己上门说可以匀出一点粮食。

    陈亦武想了想说:“只能匀出番薯,番薯丰收,仓库都放不下了。我们这次来,是想招些工人加工番薯,延长番薯的保质期。”

    武成浩听到仓库都放不下了,脸上的笑掩饰不住了,“放不下好啊,放不下好啊。只要能挨过这几个月,等番薯收收上来,就可以了。”

    陈亦武点点头说:“那就这样吧,您安排船,我现在就回去清点一下,看能匀出多少。不过领导,我们交的番薯,算不算公粮?”

    武成浩摇摇头,郑重地说:“你们的公粮已经交了,基地那边那么多人,你一定要留够他们粮食。你的任务是给他们足够的粮食,这样就足够了。这次事出突然,你们农场帮了大忙,但也不能把所有的担子都给你们扛,这不公平。”

    陈亦武点点头,感受到武成浩的善意。武成浩没有因为他们农场丰收了,就让他们包揽所有,而是善意地劝诫他。

    “武厅长,我能提个要求吗?”陈亦武问道。

    武成浩点点头,“说说看。”

    陈亦武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您也知道我们那儿偏僻,进出不方便,就连电报都是时断时续的。您看,我能申请买一条船吗?”

    武成浩想了想,觉得陈亦武这要求很合理。他们农场的确很偏僻,有什么事,从里面出来不方便,自己买艘船应该的。

    “好吧,我给你批张条子,你自己去船厂买吧。”武成浩说道。

    陈亦武赶紧道谢,捐番薯算是把自家农场的大丰收摆到明面上了。“对了,武老,我们农场培育的番薯苗病虫害少,出淀粉率高。您如果需要,我们农场能出一万亩的番薯苗。”

    武成浩有些意外,“你们种这么多番薯啊,不种稻米吗?”

    “也种,我们农场山地多,有些地方不能种稻米,全都种上番薯。能多打些粮食,就多打些粮食。没有粮食太熬人了,我经历过饥荒,最担心没东西吃。”陈亦武叹息着说。

    武成浩也深有感触,他一边走到办公桌边,一边说:“你说的对,番薯虽然比不上大米,但灾荒时期,它能救命。我们不能日子过得好一点了,就忘了没吃没喝的时候。”

    武成浩说着拉开抽屉,取出一叠公文纸,准备给陈亦武写购买意见,同意他买船的申请。

    陈亦武拿着这个购买意见,去找船厂厂长。船厂厂长看到是农林厅的,想着要多分些粮食,于是让造船部的主任,陪着陈亦武去选船。

    “你看这边,这一片都是出海打鱼的渔船。你们要看看吗?”高小船问道。

    陈亦武和罗伟商量了一下,“好的,我们去看看,比较下那类型的好。”陈亦武说道。

    两人商量的结果,是暂时不需要,但未来谁知道呢。趁造船的主任在,了解了解渔船的知识也是好的。

    陈亦武和罗伟不仅了解了渔船知识,了解了货船的,还了解了一些载人的客运。

    高小船带着他们船厂里的船都看了一遍,陈亦武和罗伟终于了解得差不多了,心满意足地找厂长签字买船。他们买的船是找高小船推荐的,因为这一路上,高小船是很认真地在介绍,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要买,他都很负责地将船的优劣告诉他们。

    他们要的船没有现货,要想提船得等十个月。陈亦武虽然很想马上提船,但规矩就是规矩,他只能翘首以待了。

    回九号农场的路上,罗伟还在陈亦武说他看中的那条船,嫌弃陈亦武眼光不好。陈亦武似笑非笑地看罗伟,“刚才在船厂问你意见,你说哪个都好,等我们回来了,你跟我吹什么你眼光好?你就是怕被高主任说你眼光不好是吧。”

    罗伟急了,连忙否认,“不可能,我怎么可能害怕高小船啊。就他,给他两个,我都能单手把他给掀翻……”

    两人有说有笑地回到农场,第二天一早,带着人清点仓库里的番薯,留下自己农场要吃的,剩下的全送走。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仓库里的番薯都要泛滥了。哇,那个桶都要溢出来了,咱们先把这桶里的倒出来吧。”罗伟进了仓库,嘴巴叽叽喳喳的就没停过。

    陈亦武顺着罗伟手指的方向,看到那个他说的要溢出来的桶。“还真是堆得很高了,那就先把这个桶里的倒出来。”

    打开粮桶需要至少两人,两人用一根铁棒横插入孔洞里,然后双方一个用力往下压,一个用力举上去,这样才能将粮桶的安全闸给拧开。

    安全闸慢慢打开,里面的番薯从底部慢慢滑出来,咕噜咕噜圆溜溜的滑到下面张开的袋子里。

    安全闸不能开得太大,太大的话,滚出来会很快,在下面接番薯的人,很容易被翻滚而下的番薯砸到,甚至会被埋在下面。

    张斐颜很有经验,指挥打开的安全闸刚刚好,不会开得太小,卡着番薯掉不出来。也不会开得太大,让番薯翻滚得太快。

    一个粮桶,十个人装了半天还装不完。陈亦武突然想到那个传送带,他觉得可以拿来到试试看。

    陈亦武想到就做,跑回实验室,将这个传送带拿出来。叫上李小亮,两人叮叮当当忙了半小时,将传送带给安上了。

    罗伟看着传送带有些好奇,“这东西怎么用啊?”

    陈亦武将履带放到粮桶下面,让番薯掉到履带下,开动后,履带就将番薯传送到门口,掉入早就放在履带下面的箩筐里。

    罗伟看陈亦武一顿操作,只节省了从仓库里面到仓库外的一点拒绝。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鼓励陈亦武说:“你这履带挺不错的,节省了不少的活。”

    陈亦武叹了口气说:“哎,要不是不够履带,我就把这东西铺满整个农场,直接把货卸到船上。”

    “是哦,这样就不需要人去搬抬,人就不用那么辛苦。你这履带看起来有的眼熟啊,这不会是我上次好不容易从机械厂弄回来的轮胎皮吧……啊…陈亦武呢?李小亮,陈亦武是不是跑了?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陈亦武,你给我等着啊!”

    陈亦武早在罗伟发呆认皮子时就溜了,他这不是没办法嘛,谁让这个地方物资太缺乏了,找不到能用的,只能看到什么就用什么了。

    武成浩派来的船很快来了,陈亦武带着人将番薯扛到船上,因为番薯实在太多了,搬了好久才将东西搬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