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全能技艺师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发!川省三星堆遗址!(求订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师父,您开玩笑吧?

    我就一个修复古陶瓷的。

    这三星堆遗址前几期出土的文物精品,几乎都是以青铜器为主的,这青铜器的修复我又不太擅长,去了可能就给您丢人了!”

    三星堆遗址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

    88年那会儿被公布为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适应有节奏的挖掘。

    考古学家将该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分为4期。

    其中第1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2~4期则属于青铜文化。

    遗址群的年代,起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末周初的时间段,上下延续了将近2000年。

    当然,他之所以对这事情这么了解。

    也是因为自从88年那里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后续的一系列发掘工作也就此展开。

    当时刚硕士毕业的父亲。

    曾有幸参与过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7次发掘三星堆遗址的行动。

    他的重大发掘笔记上,曾清晰的记录了他们对三星堆土埂进行试挖,确定土根为内城墙的南墙的考古事实。

    也正是因为父亲去过那儿。

    张艺才清楚就凭他的文物修复水平,这个青铜绝对是玩不转的。

    “你少跟我废话!”

    蒋道金在听筒那边直接吆喝,“话说你小子隐瞒的也真是够久的,明明出身考古世家,这话却不跟师父我说!你还把不把我当师傅啊?”

    得!

    看来父亲的事情蒋老爷子算是知道了。

    不过他也不算是想要隐瞒蒋老爷子。

    因为和父亲之间的尴尬关系,所以从小时候他心里就一直有一个疙瘩。

    因而,这事他也从来没和别人提过。

    以至于和父亲工作过的那些同事,大部分都不知道他有个儿子的存在。

    而和他相处的不错的那些同学,其实也不知道他的父母到底是干什么的。

    但这个时候既然师父说话了,他肯定得有所表示啊,要不然被师父误会了那还得了?

    “我哪有这个胆子呀师傅。”

    张艺赶忙解释:“您应该也知道考古挖掘这事儿,毕竟时间跨度很长,我爸平时基本不怎么回家,再加上我大学学的是绘画,虽然中途转去做古陶瓷修复了,但也终归和考古发掘那个行业没沾边。

    说句实在话,您今天要是不说这个事儿,我还真没注意!”

    “行了,解释的话就算了。你现在赶紧坐飞机来京都,咱们碰面之后就要出发了……”蒋老爷子看起来的确很着急。

    当然也有可能是那边催的紧。

    “出发?去哪儿啊?”

    “当然是川省了。”蒋老头顺道解释:“我可跟你说啊,这一次三星堆出土的黄金面具,可是现如今国内所发现同时期最大的面具。”

    “不过这东西是残件,只有半张,所以我们得过去做修复。”

    张艺:“金器修复?”

    “对。不过你也不要太有压力。找你们过去只是观摩,顶多给我打个下手,黄金面具的主要修复,将由我来完成。”

    作为国内修复行业当中名气最大的前辈。

    蒋道金的身份很杂。

    他本人除了是古陶瓷修复的宗师级别大佬之外,对于金银器皿的修复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手法。

    还有就是,三星堆遗址以前的修复工作,他也曾参与过。

    不过当时蒋老爷子还不太了解青铜器皿的修复,现如今经过了十多年的打磨,它的青铜器修复水平在行业当中也绝对是拔尖的层次。

    虽然没有去考宗师证书。

    但以他修复的那几件价值连城的青铜器命来说,他的实力早就达到那个层次了,不过就是因为平常太忙,所以才没时间去认证罢了。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考古队那边才跟上面建议,想让蒋先生过去帮他们的忙,毕竟青铜器皿或者说这些金器,如果发掘出来,那肯定是在保护的过程当中要进行修复的。

    更何况这些东西已经在地里存在了上千年了。

    天晓得这个具体的修复工作应该怎么去做?

    要知道,历史上就有好几次,考古人员对于发掘出来的文物缺少判断,最终错过了古董的最佳修复时间,最后使得好端端的文物只能成为残件。

    虽说考古学家也会文物修复。

    但总归是不如那些专业人士。

    寻常一些不太贵重的东西,他们修修也就罢了。但听说这次出土的黄金面具,虽然只有半张。

    但面具重量已然达到了280克。

    这是个什么概念?

    现如今国内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是三星堆的金杖,重达463克。

    这次出土的黄金面具,如果能够拼凑完整。

    那它将成为突破历史的面具!

    而若是能够在此次工作中修复这张黄金面具,蒋道金绝对会觉得很荣耀。

    虽然他本身是修复大师。

    但这种级别的宝贝他还没修过,想想就觉得心里直痒痒。

    既然是师傅他老人家主修,自己和那群师弟在旁边打架的时候。

    那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再说了,他刚刚才想明白,自己不是已经解锁了古考师这个职业吗?

    那么无论是考古发掘还是文物修复,他好像都已经算是很擅长了。

    “那我现在马上收拾东西,一会儿就过去啊,对了,您还在那个小院里对吗?”

    “对,我在。不过我听你的语气你是不是也来京都了?”

    “嗯,刚和天工的杨总把水立方的事情解决完。”事情已然落下帷幕,张艺这边也没有什么好保留的,就直接把这事跟师傅说了。

    “果然!我就知道是你小子在背后搞的鬼,那什么张拉锁模结构和张拉锁杆结构都是你的杰作吧?”

    张艺:“瞧你说的,这当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了,这是大家共同奋斗才得到的结论和技术。”

    “我说你小子也真是够厉害的,这把你扔到哪个行业去,你好像都能发光发热。

    我现在真挺期待你小子能不能在咱们这次三星堆的古文物修复当中大显身手呢?”

    “您可别对我抱有太大的信心啊,师傅。

    我虽然挂了一个考古世家的名头,但其实技术真没学多少……”

    结束了和师傅的通话。

    休息了没半个小时的张艺,开始迅速的收拾他的这些行李。

    十五分钟后,他提着行李出了门,来到了酒店大堂。

    “怎么了张兄弟?饿了……”

    杨金龙这个时候正在处理工作,按理来说身为老板,这个时候他应该去天工主持工作,和上面交谈,争取京建所留下的那些市场。

    但他多聪明啊。

    他很清楚,相比于那些所谓的市场,这位神乎其技的年轻古建筑宗师,才是他应该争取的对象。

    当然啦。

    为了研究张拉索膜结构和杆结构,天工的这些员工,也累了很久。

    为了让员工能够对公司更有归属感,除了发钱之外,他会儿还得等这帮人睡起来,带他们去吃个大餐,好好放松一下。

    “唉,你怎么拿着行李啊?张兄弟,你是要出门?”一刹那,杨金龙有些慌乱。

    这位该不会是解决完的事儿,准备打道回府吧。

    “师傅那边临时有点事儿,我可能要去一趟。”这事没什么好隐瞒的。

    杨金龙:“师傅?”

    “对,就是我古陶瓷修复行业的师傅蒋道金先生,我们这次要去川省进行三星堆遗址的文物修复。”

    “去文物修复?”杨金龙一时间没转过来弯儿,这位的兴趣爱好够广泛呀。

    但这些都不是事儿。

    既然对方喜欢,那他就得投其所好。

    “这事儿我熟呀,张兄弟。其实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就想当一位考古学家,不过因为最后从商所以没去成,而我小时候耳濡目染,也特别想看,看文物从土里发掘出来,要不然这次我跟你一起去吧?”

    “跟我一起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