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仰望星空请选择幸福

章节目录 第四十一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春节到了,有师傅师娘的照顾和关心,远在滨江的路远这个年过得还算惬意,并没有体验多少远离家乡的思乡之苦。

    大年初三路远去志武家里拜年,温厚善良的志武妈妈,让他感到在滨江又多了一份来自亲情的关爱。他开始渐渐地有些喜欢这个城市,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

    与平稳甚至还有些小幸福的路远不同,远在庆海杨浦的顾小佳,这个春节却过得郁郁寡欢,甚至有些凄凉。

    不管怎么说,除夕的年夜饭在二姐家里吃是不合适的。妈妈也早早地让最小的儿子顾磊通知姐姐,过年那天早点回家来吃饭。尽管生活依然艰辛,妈妈还是希望过年时一家人可以团聚。

    收入微薄的顾小佳也想着过节了要买些年货回去,做为家庭的成员之一,虽然也知道自己未必受欢迎,形式总要走一走的。不能因为任性不懂事被街坊邻居背后指指点点的。

    可她每个月五块钱的盈余,买些基本的生活用品之后几乎所剩无几。住在二姐家里,虽然按月交了房租和伙食费,二姐的婆婆还是会在外面讲究家里多带了一个拖油瓶。言下之意是要她别忘了她们一家人对她的好。寄人篱下的顾小佳自然无从辩驳,就算心里有多不情愿,表面上还要陪着笑脸,一口一个阿婆叫的亲热。

    小佳知道如果春节不买一份像样的礼物孝敬老阿婆,背后讲究她不懂事是肯定的。至少半个月的白眼她也是要看的,说不准还会找个借口将自己扫地出门。

    善良的二姐夫私下里问过她,手头紧的话一定要和他们说,他和二姐可以帮她的。可救急不救穷的道理她是懂的,自己是成年人,不能总想着被别人照顾,人家又不欠自己什么。

    最后小佳还是把知青时攒下的补助里边拿出三十块钱。给自己姆妈和二姐的婆婆各自买了礼物。苏小梅给她写了信,托她把邮寄过来的土特产送回她家里去。当然小梅的土特产里有给她的一份。她明白这是好姐妹照顾她的自尊,让她转交。其实小梅是可以直接邮寄回家的。经她的手不过是怕她不好意思留下给她的那一份。

    这个年关总算应付了过去,虽然一顿气氛压抑的年夜饭让她吃的味同嚼蜡。她偶尔也会想,自己是爸爸妈妈亲生的吗?这些兄弟姊妹都是和她又血缘关系的一家人吗?怎么就没有一点来自亲情的温暖呢?不管怎么说,她总算过了七年当中在家里的第一个年。

    这样的日子让顾小佳心灰意冷,已经对未来失去了憧憬,当初迫切返城的热情已消磨殆尽。她在认真考虑要不要接受二姐的建议,找个人结婚算了。

    正月里的路远,日子过得很轻松。十五之前码头上没有活,也没什么货需要他送。天又冷,他便老老实实地躲在师傅家的小屋,看他在废品收购站淘回来的书。后来他又去废品收购站买过一次,有了林志武的照顾,在废纸堆里随便翻多留都没人管他。有用没用的又搬回来了很大的一摞。

    以他并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的水平,很多知识他是看不懂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学会思考。他读书没有什么功利目的,也没想在考个大学什么的。纯粹是因为想让自己长长见识,积累知识储备。这样轻松的心态,反而让他在思考的同时,还能触类旁通的反思。有可能的话他还会对照自己的生活,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思考一下人生。

    大年初七,来自本省铜岭的二人转戏班子,在二十里铺村中心搭了一个简易的戏台。戏班子是村里请的,演员和乐器手由村里出钱派饭到各家。

    马守山因为家里的房子多,媳妇人干净做饭也好吃。他虽然不是村里的干部,可带着一支装卸队,威望还是有的。村里决定戏班子人员的住宿和吃饭就都放在他家里,最后算账由集体补给他一些钱。

    改革开放之前,这样的戏班子是不被允许的,更不能出来走街串巷的挣钱。这两年政策松了,老百姓的生活比以前过的好了许多。自然就有了娱乐方面的需求,二人转戏班子也便再次应运而生。

    没有人注意到马守山家的大女儿海棠,是什么时候开始和二人转戏班的男角儿二娃接触上的。

    可能是因为过年心情好,马守山今年正月的酒喝的有点多。二十里铺有正月里吃酒的习俗,至亲好友,三叔二大爷的都要张罗着请客。今天在你家明天到我家。

    在二十里铺马守山大大小小也算个人物,平常走动近的亲朋好友要请他,有点头之交的乡里乡亲有的也会叫上他。无疑这是让他觉得很有面子的事,虽说不是随叫随到,大多数的应酬他也没推。

    当然这也不算什么大事,都在一个村里住着,今天你请了我,明天我在请回来就是。关键是日子好过了,大家都不差这一口吃的。

    估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对自己几个女儿的关注被疏忽了。媳妇又要张罗着给戏班子的人做饭,院里搭伙的几个也要吃饭。晚上还要去村里听戏,给她忙的脚打后脑勺。再说她和自己的男人想法不一样,对几个女儿她心里是巴不得她们早点嫁人,省着村里老有人说闲话。

    路远不太喜欢热闹,二人转他就去看了一个晚上,觉得除了在台上胡说八道也没什么太吸引人的地方。还不如猫在家里看看闲书呢!

    而且他隐隐觉得师傅家的二女儿荷花,这段时间老喜欢和他说话,经常问他吃不吃的饱,晚上屋子冷不冷。还约他晚上一起去村里看戏。过了年按农村的算法他已经十八岁,不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年龄。

    说心里话,他现在只想好好赚钱,还没想过要考虑个人的感情问题。况且他知道几个女儿就是师傅的逆鳞,谁招惹谁倒霉,他可不想因为这个让师傅反感。师傅师娘对他是真心不错,吃的用的和别人比明显是不一样的。要不在装卸队也不会有人凑在师傅面前说他想要招女婿。

    他也知道荷花人不错,比他大两岁过了年二十岁,人长得是三姐妹里最俊的,平时对他关照也最多。可在他心里海棠和荷花就像晓敏一样,他都是当做姐姐看待的。所以他晚上不去听戏也有和荷花保持距离的原因在里面。

    尽管他大多数时间都是留在师娘家的院子里边,可他对二娃和海棠姐啥时候好上的确实是一无所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